返回

卷七十三(那連提耶舍譯)

首頁
    界滅時去無所至。

    大王。

    彼身内外界生時。

    亦無所從來。

    滅時亦無所去。

    大王。

    彼身内外界生時亦空。

    滅時亦空。

    其水界性自是空。

    大王。

    有時彼内火界增盛。

    增盛已能竭身内水界。

    彼水界燒竭之時,去無所至。

    大王。

    彼身内水界生時。

    無所從來。

    滅時亦無所去。

    大王。

    彼身内水界生時亦空。

    滅時亦空。

    體性自空。

    大王。

    又時此世界壞。

    大王。

    此世界欲壞時。

    於虛空中。

    興三十二重雲而祝遍興三十二重雲住已,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已,經五中劫。

    天降大雨流注不絕。

    如象王尿。

    其後複經五中劫。

    降粗大雨。

    當於爾時,其水積滿上至梵天。

    大王。

    彼大水界初生之時,無所從來。

    大王。

    又時此世界居處壞時。

    此世界中第二日出。

    二日出時。

    小河泉源悉皆枯荊大王。

    又時此世界第三日出。

    第三日出時。

    大池江河悉皆枯竭。

    大王。

    又時此世界第四日出。

    第四日出時。

    四大河本源亦悉枯荊大王。

    世界又時第五日出。

    第五日出已,大海中水一由旬二由旬三由旬。

    四五乃至十由旬悉皆枯荊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由旬海水枯荊一百由旬二百由旬。

    三百乃至千由旬亦皆枯盡二千三千四千。

    乃至一萬由旬悉亦枯荊二萬三萬。

    乃至四萬四千由旬。

    大海水盡皆枯涸。

    大王。

    又時大海之中馀殘之水。

    四萬由旬馀殘水在。

    三萬二萬一萬由旬馀殘水在。

    後複漸荊九千八千。

    乃至一千由旬。

    九百八百。

    乃至一百由旬。

    馀殘水在。

    九十由旬八十七十六十五十四十三十二十。

    乃至十由旬九由旬八由旬。

    乃至一由旬馀殘水在。

    五裡下至十多羅樹。

    九多羅乃至一多羅。

    十人乃至一人。

    馀殘水在於一人身齊咽。

    至腋至臍。

    至腰至跨。

    至?尃至踝。

    馀殘水在。

    乃至牛迹水在。

    大王。

    當爾之時,大海之中唯有少濕相。

    如粗雨時乍濕乍乾。

    大王。

    譬如粗雨渧渧。

    如有濕未周匝。

    大海之水亦複如是,大王。

    又時大海之中所有濕處。

    唯潤一指面。

    大王。

    彼水界漸滅之時,去無所至。

    亦不詣於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大王。

    彼水界生時亦空。

    住時亦空。

    滅時亦空。

    如是大王。

    彼水界性不可得。

    唯有但用。

    然彼但用非男非女。

    大王。

    火界亦二種。

    一内二外。

    大王。

    何者是内火界。

    大王。

    身内所有。

    及他身内所有所齲火火體火相。

    熱體熱相。

    所謂能消飲食者,身中所有溫暖蒸熱。

    入於熱數者,大王。

    此名身内火界。

    大王。

    何者為身外火界。

    身外所有不取不受者,所謂火火體火相。

    溫暖蒸熱。

    大王。

    此名身外火界。

    大王。

    又時迦羅羅胞胎中。

    身内火界增盛。

    水界漸微。

    是故迦羅羅漸稠漸堅。

    大王。

    譬如鐵器煎煮饧餔。

    以火力故漸漸稠強。

    大王。

    如是如是,以火力故。

    迦羅羅漸稠漸堅。

    迦羅羅漸稠漸堅故。

    名遏浮陀。

    遏浮陀以火力成故。

    名為卑屍迦。

    卑屍迦以火力成故。

    名為堅固。

    堅固為火成故。

    生於五支。

    如是如是,大王。

    彼水界為火界成熟。

    如是如是,彼水界漸稠漸堅故。

    成於肉團。

    大王。

    彼火界生時。

    無所從來。

    而能燒滅於彼水界。

    大王。

    又時當有病人。

    身内火界悉皆滅荊彼病人身内火界既滅盡已,所食之物不複消化。

    其彼病人不能消故。

    於後不複更能進食。

    不能食故。

    身内火界悉皆滅荊以彼人不能進食身内火滅故。

    必當命終。

    大王。

    火界滅時不至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大王。

    彼火界生時亦空。

    滅時亦空。

    而彼火界從本已來。

    體性自空。

    大王。

    有時世界壞。

    世界壞時。

    身外火界增盛洞一。

    洞一已遍燒三千大千世界。

    大王。

    彼身外火界生時。

    無所從來。

    大王。

    又時彼大火聚。

    遍燒三千大千世界已,還複滅荊大王。

    彼火滅時不至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大王彼身外火界生時亦空。

    滅時亦空。

    彼大火界體性自空。

    非有不可得。

    唯是但用。

    然彼但用非男非女。

    大王。

    風界亦二種。

    一内二外。

    大王。

    何者是身内風界。

    自己身内。

    及他身内所有風界。

    所受所齲風風體風名。

    速疾不速疾體速疾名。

    所謂住身四支者是風。

    住胃者是風。

    行五體者是風。

    行諸子支者亦皆是風。

    遍行大小支者亦是風。

    出入息者亦是風。

    略而言之。

    遍身行悉皆是風。

    大王。

    此名身内風界。

    大王。

    又時身内風界增盛集合。

    彼增盛集合時。

    能枯燥水界。

    亦能損減火界。

    于時枯燥水界。

    損減火界已,令人身無潤澤亦無溫暖。

    心腹鼓脹四支掘強。

    諸脈洪滿筋節拘急。

    彼人爾時受大苦惱。

    或複命終。

    大王。

    彼身内風界生時。

    無所從來。

    大王。

    又時彼病人。

    遇值良醫。

    醫觀彼病人已,應病處藥。

    随病與藥故。

    風病除愈。

    大王。

    彼風界滅時亦無所去。

    大王。

    彼身内風界生時亦空。

    滅時亦空。

    身内風界體性自空。

    大王。

    何者是身外風界。

    身外所有。

    身所不取不受者,風風體風名。

    速疾速疾體速疾名。

    大王。

    此是外風界。

    大王。

    又時彼外風界增盛。

    增盛故風界集合。

    集合時落葉折枝條。

    折樹拔根。

    崩摧山峰倒壞大山。

    破析分段漸次散壞。

    乃至微塵。

    而此三千大千世界。

    為風所吹周回旋轉。

    大王譬如陶師以杖轉輪。

    三千大千世界為風所轉。

    亦複如是,如少麥糗為風所吹。

    碎末為塵。

    難可得見。

    如是大王。

    此三千大千世界。

    為風所吹破析作末已,成於微塵。

    成微塵已亦不可見。

    大王。

    譬如大猛風輪起。

    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