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十七(後秦三藏鸠摩羅什譯)

首頁
    光明王佛所。

    得聞衆生之性多於地種。

    比丘。

    假使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衆生。

    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皆盡其數。

    令得人身有智慧力。

    一一衆生於彈指頃。

    能起恒河沙等問。

    然其所問各各不同。

    比丘。

    如是展轉。

    乃至十方無馀世界一切衆生。

    若一劫若過一劫。

    起此諸問。

    複有一人。

    能彈指頃。

    起爾所人一切諸問。

    差别各異。

    如是一人。

    複盡一切無馀衆生。

    若一劫若減一劫。

    起種種問。

    於汝意雲何。

    是所起問甯為多不。

    答言甚多。

    非是譬喻所能得及。

    那羅延語摩陀比丘言:我今明了告汝勿生疑悔。

    如彼一切無馀衆生。

    若於一劫若減一劫。

    所起疑問我從佛聞。

    一法門中所答多彼。

    如是二門三四五門十二十三四五十。

    乃至百千萬億門。

    比丘。

    我當略說一切所有算數名字。

    無量無盡不可思議。

    過是諸數我盡誦持。

    比丘。

    此諸答者,悉皆總在一法門中。

    我悉知之。

    所謂一切功德光明王如來。

    說是道句門句印句本事句金剛句重句不可動句難得底句。

    比丘。

    於一門中攝一切法。

    謂無作門。

    一切諸法一切諸句。

    是門為本皆入是門。

    一切修多羅憂陀那皆入門句。

    分别一字能入多字。

    比丘。

    如是能入七萬八千諸陀羅尼。

    是中有九萬二千諸根差别。

    是衆生行門中。

    有八萬億形色。

    於諸道差别。

    是諸形色我知其名。

    一一色中我知百名。

    如是二百名字三百名字。

    乃至知千名字。

    皆在閻浮提中。

    又複過是十方佛國。

    其中所有各各緣各各名字我皆得知。

    舉要言之。

    佛所有力。

    於諸法中各各差别。

    問答差别。

    我皆知之。

    皆是一切功德光明王如來威神之力。

    富樓那。

    時摩陀比丘。

    語那羅延法師言:唯願正士。

    還詣聚落城邑。

    随轉一切功德光明王如來法輪。

    願受我請。

    我當衛護為受法者,那羅延言:且置勿說。

    今世比丘悉皆懈擔集善法中無有深欲。

    摩陀複言:我從今日。

    當於善法深生欲心。

    為求是法不敢懈擔富樓那。

    摩陀比丘即請那羅延。

    還入聚落令說正法。

    當随衛護谘聽未聞。

    富樓那。

    爾時摩陀比丘。

    多為人衆供養恭敬。

    時人皆謂持戒智慧多聞最上功德無量。

    時摩陀比丘。

    入城邑聚落。

    稱贊那羅延法師。

    為令衆生入於正法。

    又使佛法普得流布。

    富樓那。

    時摩陀比丘。

    多導人衆。

    使供養法恭敬守護那羅延法師。

    為聽法故。

    富樓那。

    其後那羅延法師。

    為摩陀比丘。

    所守護已,後入城邑聚落。

    種種廣說一切功德光明王如來阿僧祇劫所修菩提。

    令普流布。

    如是富樓那。

    摩陀比丘於百歲中。

    常随那羅延法師。

    所問諸法。

    常是新異未曾重說。

    富樓那。

    那羅延法師。

    得是摩陀比丘所護助故。

    使無量衆生住聖法中。

    無量衆生住佛菩提。

    富樓那。

    汝謂爾時那羅延法師。

    守護法者善說法者,豈異人乎。

    即彌勒菩薩是。

    富樓那。

    摩陀比丘。

    守護法師佐助勸請。

    以是福德力。

    命終之後。

    即生下方第十世界上衆佛所。

    於彼佛前問斷一切衆生疑經。

    佛時稱贊百千善哉!即為演說斷一切衆生疑經。

    說是經時。

    無量衆生。

    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入必定。

    富樓那。

    摩陀比丘命終之後。

    複值須彌山佛。

    於彼佛前。

    問攝出一切法經。

    時佛稱贊百千善哉!即為廣說攝出一切法門經。

    說是經時。

    無量衆生。

    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命終之後複值山王佛。

    於彼佛前問諸法門經。

    時佛稱贊百千善哉!即為廣說一切法門經。

    說是經時。

    無量衆生。

    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命終之後複值梵音聲佛。

    於彼佛前。

    問請攝一切法經。

    佛時稱贊百千善哉!即為廣說攝一切法經。

    說是經時。

    無量衆生。

    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富樓那。

    摩陀比丘如是展轉。

    所值諸佛值已問經。

    所度衆生。

    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若以劫若以過劫。

    說諸佛名。

    衆生所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不可得荊富樓那。

    是摩陀比丘。

    凡所護持諸佛正法恒沙可數。

    是諸佛者,若現在世。

    若已滅度不可稱計。

    是故富樓那。

    當知菩薩摩诃薩。

    聞未聞法思惟義理。

    得如是等大功德利。

    富樓那。

    汝謂爾時摩诃耐摩陀比丘於那羅延法師所。

    聞未聞法随其義趣者,豈異人乎。

    即橋越兜菩薩是。

    時摩诃耐摩陀比丘。

    守護正法聞所未聞。

    随其義趣不著言辭。

    以是因緣值無量佛。

    值已聞諸深妙經。

    以是往昔善根因緣。

    今於我所。

    亦問攝一切法大海法門經。

    我為說時。

    無量衆生得大饒益。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事。

    而說偈言:菩薩聞未聞,應思其義理。

    不應作是言,我昔未曾聞。

    聞所未聞法,正念思其義。

     是故慧增長,如海受衆流。

    多聞轉增上,智慧亦複爾。

    能問諸佛事,廣利諸衆生。

    集多聞如海,智慧不可荊 善能知章句,差别中第一。

    是故應當聞,所未曾聞法。

    求所未聞法,得如是果報。

     複次富樓那。

    菩薩摩诃薩。

    於求多聞深生欲心。

    於空閑處深生樂心。

    一心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求已為斷瞋恚修集慈觀。

    為斷貪欲修不淨觀。

    為斷愚癡修因緣觀。

    富樓那。

    何等是菩薩精進。

    菩薩雲何修集精進。

    富樓那。

    若有菩薩。

    若於一劫若減一劫。

    若行若坐常發精進。

    富樓那。

    如是不名真實精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