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十七(後秦三藏鸠摩羅什譯)

首頁
    。

     亦滅諸法相,多聞從是生。

    △不退品第三 佛告富樓那。

    菩薩成就四法。

    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何等四。

    菩薩聞未聞法思量義理不即言非。

    菩薩成就此初法者,則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聞所未聞法,其心逮不逆。

    思量其義理,不即言非法。

    若聞於空法,常求其義理。

    是故智增長,佛道從是生。

     聞所未聞法,應求其義理。

    不退於菩提,智慧得增長。

    聞所未聞法,不随惡慢心。

    不生於谄曲,生則非菩提。

     聞所未聞法,應求解其義。

    先雖未曾聞,一心應思念。

    是人求法時,能得聞正法。

    常值遇諸佛,不退失菩提。

     得見諸佛已,則能正問難。

    聲聞人得聞,鹹以為歡喜。

    是人甚希有,能作如是問。

    我等尚無心,況能聞是事。

     聲聞稱希有,天神皆歡喜。

    諸佛稱其名,此是多聞果。

    若有所問時,佛答其所問。

    無量諸大衆,皆得大饒益。

     得聞是多聞,菩薩所問答。

    無量衆皆得,無上之法眼。

     佛告富樓那。

    以是因緣。

    當知菩薩聞未聞法。

    信受不逆。

    正心思量不即言非,則能饒益無量衆生。

    富樓那。

    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爾時有佛号一切功德光明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富樓那。

    是一切功德光明王佛。

    壽八十億歲。

    其佛一會聲聞弟子。

    不受諸法漏盡解脫。

    恒河沙數此不可計。

    是諸阿羅漢皆得共解脫。

    菩薩衆數亦複如是,富樓那。

    其佛滅後法住六萬歲欲涅槃時。

    百億菩薩皆與神力。

    為護法故。

    悉遍百億閻浮提内。

    一一閻浮提。

    各有一菩薩。

    富樓那。

    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滅度之後。

    諸弟子衆漸皆懈擔不複誦持如是深經。

    諸法空經。

    淨戒頭陀經。

    漸皆滅荊以其不能讀誦說故。

    其法廣大有八百四萬法藏。

    一一法藏。

    有六十八百萬億那由他修多羅。

    一一修多羅中。

    有三萬六千憂陀那。

    一一憂陀那中。

    有七百六萬億偈。

    富樓那。

    最後末世法欲滅時。

    於此爾所佛法藏中。

    馀但有一修多羅憂陀那。

    時有比丘法師名那羅延。

    於此閻浮提中。

    佛與神力。

    為護法故。

    是那羅延法師。

    多聞廣博善能說法。

    嚴飾文辭義理明了。

    每常樂說所未聞法。

    當說法時。

    多有人衆違逆毀破。

    那羅延法師。

    便作此念。

    是諸人衆。

    所未聞法聞不能信不樂聽受。

    若聽不解心不随順。

    聞已違逆破壞出過。

    而作是言:此非佛語非大師教。

    所以者何。

    我等未曾從師和上聞如是經。

    又諸長老比丘。

    亦複不言從師和上展轉所聞。

    今諸比丘,唯有一馀修多羅憂陀那。

    我今何不獨處閑靜。

    富樓那。

    那羅延法師。

    作是念已獨入深山。

    爾時閻浮提中從劫初來。

    有六萬八千大城。

    城長十二由旬。

    廣七由旬。

    莊挍嚴飾街巷相當。

    人民充滿豐樂安隐。

    其後續造八十四億小城。

    有廣七由旬或六五四三二由旬。

    其最小者,廣一由旬。

    富樓那。

    爾時閻浮提中有一大城名為安樂。

    中有長者名為阇匿。

    有一子名摩诃耐摩陀。

    是長者子在空閑處。

    有一天來。

    為說偈言: 汝當勤求法,求已正思惟。

    功德王如來,已記汝作佛。

     富樓那。

    天說偈已忽然不現。

    時長者子。

    即詣父所頭面禮足。

    作如是言:我欲出家。

    於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法中。

    修習梵行。

    爾時阇匿長者,以偈答曰: 我家多财寶,金銀無有量。

    閻浮提所無,我家悉具有。

    我所求财寶,為子受欲樂。

    雲何行出家,為世所輕賤。

     爾時長者子。

    偈答父言:我樂常求法,求已正思惟。

    不樂受富樂,當為世作佛。

    不須家業寶,我欲求少欲。

     所出之法财,今當行出家。

    諸佛出世難,佛說法亦難。

    我今值佛法,雲何當舍離。

    富樓那。

    時長者子。

    頭面禮父足。

    繞已而出。

    說此偈言: 設有一億父,及有百億母。

    猶尚不能遮,今我出家心。

    我舍身壽命,父母親族财。

    唯不舍佛法,當行出家求。

     富樓那。

    時長者子說此偈已,出家為道。

    即詣那羅延法師。

    求欲聽法。

    時那羅延法師。

    即為演說所未聞經。

    時摩诃耐摩陀比丘。

    聞所未聞經已,問那羅延法師言:我於此經先所未聞。

    如是諸經。

    誰讀誰誦誰受持者,從何處聞。

    那羅延言:我以宿命善根因緣故。

    亦以一切功德光明王佛威神力故。

    如是深經自然在心。

    富樓那。

    是摩陀比丘聞說此已,加心思念智力即生。

    以大智慧方便力故。

    難問那羅延法師。

    那羅延随義答已,而作是言: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時。

    有一比丘問佛是事。

    如汝今問佛如是答。

    時是比丘聞已歡喜。

    富樓那。

    是摩阿耐摩陀比丘。

    複問那羅延法師。

    那羅延言: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時。

    有一比丘問如是事。

    如汝今問佛如是答。

    時是比丘聞已歡喜。

    富樓那。

     時摩陀比丘。

    語那羅延法師言:正士。

    昔日從佛。

    聞如是幾問答事。

    那羅延言:置此勿問。

    是事難信。

    馀人身未證增上法。

    亦複難信。

    第二第三亦如是問。

    摩诃耐摩陀問言正士。

    昔日從佛聞是幾問答事。

    那羅延言:置此勿問。

    不得已者,今當為汝譬喻解說。

    諸有智者譬喻得解。

    比丘。

    我於一切功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