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伏結使不堕犯中。
親近持於菩薩藏人。
於學修行六波羅蜜及修方便。
近阿練兒修學獨處。
親近修行修學端坐。
若有比丘未定位者,須衣施衣。
須缽施缽。
勸彼比丘發無上心。
何以故?此非勝處财法攝彼。
如是長者,在家菩薩如是善知沙門之行。
若有沙門鬥訟诤競而和合之。
舍於身命守護正法。
長者,在家菩薩見病比丘舍自肉血令彼病愈。
長者,在家菩薩未開施心。
不先請他施已心悔。
一切善本以菩提心而為上首。
長者,在家菩薩住在家地如佛教行。
不忘不失助菩提法。
現法無染得增勝法。
爾時郁伽長者,及諸長者,一切同聲歡喜贊歎。
希有世尊,善說在家過患。
而猶未知出家戒行出家功德。
世尊,我等亦觀在家多過出家德大。
唯願世尊,哀愍我等願得出家。
說是語已,佛告長者,出家甚難一向淨行。
時諸長者,白言:世尊,實如聖教。
唯願世尊,聽我出家當如教行。
爾時世尊,即聽出家。
告彌勒菩薩。
一切淨菩薩。
汝善丈夫令是等出家。
時彌勒等。
令九千長者悉皆出家。
是長者等受出家戒。
是時複有千長者等。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郁伽長者,白言:世尊,已說在家過患功德。
善哉世尊,願說出家菩薩戒聞功德之行。
雲何菩薩善妙法中調伏出家。
禮拜起住去來進止。
佛告長者,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出家菩薩應如是學如是住行。
唯然世尊,受教而聽。
佛言長者,出家菩薩應如是學。
我以何緣舍業出家。
為修慧故勤加精進如救頭然。
應作是念。
我今應住於四聖種樂行頭陀。
長者,雲何出家菩薩修四聖種。
是出家菩薩随所有衣應生知足。
歎美知足不為衣故而行妄語。
若不得衣不想不念不生憂惱。
設令得衣心不生著。
雖服著衣而無系著不貪不祝知其過咎知於出離随是知足。
不自稱譽不毀他人。
長者,出家之人随所乞食随所敷具。
亦當知足而生歎美。
不為敷具而起妄語。
不得不念不生憂惱。
得不染著無染心畜不吝不系。
知其過咎知出離行随是知足。
終不自稱毀於他人。
樂斷樂離樂於修習。
於此樂斷樂離樂修不自稱譽。
長者,是名出家菩薩住四聖種。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以十功德持著身衣。
何等十。
為慚恥故。
為覆形故。
為蚊虻故。
為風暴故。
不為軟觸不為好故。
為於沙門表戒相故。
此染色衣。
令諸人天阿修羅等生塔想故而受持之。
解脫而染非欲染衣。
寂靜所宜非結所宜。
著此染衣。
不起諸惡修諸善業。
不為好故著染服衣。
知聖道已我如是作。
於一念頃不持染結。
長者,是名出家菩薩十事功德持著身衣。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見十事故。
盡其形壽不舍乞食。
何等十。
我今自活不由他活。
若有衆生施我食者,要令安住於三歸處然後受食。
若不施食於是衆生生大悲心。
為彼衆生勤行精進。
令是衆生所作辦已後食其食。
又我不違佛所教敕。
為殖滿足根本因故。
依降伏慢積集無見頂因緣故。
不為女人丈夫男女。
共和合故平等乞食。
於諸衆生生平等心。
集一切智莊嚴具故。
長者,出家菩薩見此十利。
盡壽不舍於乞食法。
若有至心敬信來請。
爾時應去。
若有請者不至心請。
觀有自利利彼因緣即便應去。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見十利故。
終不舍於阿練兒處。
何等十。
自在除去故。
無我持故。
舍卧具愛故。
寂無愛故。
處無可利故。
阿練兒處舍身命故。
舍衆鬧故。
如來法中所作作故。
寂定適意故。
專念無留難故。
長者,是名出家菩薩見十德利盡壽不舍阿練兒處。
長者,若阿練兒欲聽法故。
有和上阿阇梨因緣事故。
為問病故至村聚中。
當作是念。
今夜還去。
若為讀誦在房舍祝應作是念。
我今故在阿練若處。
住阿練兒處與法相應。
於一切物無有诤想。
於一切法無障礙想集法無厭。
長者,出家菩薩在阿練兒處。
作如是觀。
我以何緣住阿練兒處。
非但空處名為沙門。
是中多有不調不寂。
不堅不相應。
亦住是中。
所謂獐鹿猕猴。
鳥獸師子虎狼。
賊旃陀羅。
是等無有沙門功德。
是故我應具阿練兒行沙門義利。
謂系念不亂。
得陀羅尼。
修大慈大悲。
五通自在。
滿六波羅蜜。
不舍一切智心。
修行方便。
常以法施攝取衆生教化衆生。
不舍攝法。
修行六念。
勤進修聞。
系念修集正相應行。
不證果智。
守護正法信於業報。
是名正見。
斷於一切妄想分别。
是正思惟随所解法而為演說。
是名正語。
除盡業滿。
是名正業。
斷除結習。
是名正命。
勤趣於定。
是名正進。
不忘諸法。
是名正念。
得一切智知。
是名正定。
解空不驚。
無相不怖。
無願不怯。
心不執有。
依義不依語。
依智不依識。
依法不依人。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長者,是名出家菩薩住沙門法。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不應親近多人衆中。
我應舍彼我之善根。
終不舍於一切衆生故修於善根。
長者,出家菩薩有四親近。
如來所許。
何等為四。
長者,出家菩薩親近聽法。
是佛所許。
親近成熟一切衆生。
是佛所許。
供養如來。
是佛所許。
親近不舍一切智心。
是佛所許。
長者,是名出家菩薩四種親近如來所許。
長者,親近是四勿親近馀。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住阿練兒處。
應如是念。
我以何故來在此處。
我來至此為怖何事。
畏誰故來。
畏衆鬧故。
畏親近故。
畏貪瞋癡故。
畏狂慢故。
畏惱熱故。
畏慳貪故。
畏於色聲香味觸故。
畏於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故。
無常常畏。
無我我畏。
苦中樂畏。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