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畢定誓。
何等為四。
一者畢定成佛轉於法輪。
二者生死衆生令得解脫。
三者令無量衆生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者舍自身樂。
令諸衆生得無漏樂。
是名四種畢定之誓。
佛告彌勒。
譬如二人。
善解醫方。
善解咒術。
善别毒藥。
善識甘露。
爾時一人。
於大衆中即取毒藥。
而自食之現希有相。
食已受苦身不安隐。
複求甘露咒術望除毒氣。
爾時彼人求不能得。
毒氣熾盛遂便命終。
時第二人作如是言:我今不能食於毒藥。
不食毒藥不須甘露。
不欲處衆作希有想。
令身苦惱。
彌勒。
當來末世後五百歲。
有諸在家出家菩薩。
亦複如是,作如是言:如我說法能除諸罪。
如是語已轉集惡業。
複作是言我還忏悔。
我說彼人。
於正法中名為死人。
何故名死。
謂於正法堕落退沒。
是名為死。
彌勒。
複有菩薩。
其心清淨。
作如是言:我不作罪不須忏悔。
我當忏悔過去未來一切諸罪。
現在不作。
亦如彼人不食毒藥不須甘露。
彌勒。
所言毒者,於正法中犯於戒律。
是名為毒。
彌勒。
汝等莫作食毒之人。
佛告彌勒。
複有四法。
能令菩薩離薩婆若離聲聞果。
況薩婆若。
何等為四。
一者不知恩。
二者谄曲。
三者妄語。
四者犯戒。
彌勒。
此四種法。
能令菩薩離薩婆若。
亦離聲聞。
況薩婆若。
彌勒。
複有四法。
菩薩應急走舍離過百由旬。
何等為四。
一者利養。
二者惡友。
三者惡衆。
四者同在一處。
或作戲笑。
或瞋或鬥。
當速舍離過百由旬。
菩薩於馀菩薩不應惡心。
彌勒。
若有菩薩。
打罵割截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
彌勒。
於汝意雲何。
菩薩以是打罵割截一切衆生。
得罪多不。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打一衆生得罪尚多。
何況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
何以故?世尊,一切菩薩。
於衆生不應起於瞋恚之心。
爾時世尊,告彌勒言:若有菩薩。
打罵割截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
得罪尚少。
若有菩薩。
於馀菩薩起瞋恚心。
退於菩提複爾所劫彌勒。
譬如木柱。
若以草土不能斬截。
必以利斧乃能斬之。
菩薩善根亦複如是馀不能荊若於菩薩起瞋恚心。
能滅諸善。
彌勒。
是故菩薩應學恭敬。
於初發心諸菩薩等。
心生尊重如世尊想。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我當修行尊重恭敬一切衆生。
何況菩薩。
何以故?世尊,應舍瞋恚行於忍辱。
離於谄曲行清淨心。
遠離有為。
行於無我無取之行。
不貴财寶當重法行。
不求衣食當求法财。
舍離嫉妒。
見人巨富心助歡喜。
非唯求名以為沙門。
當學沙門一切功德。
我非口說當修實行。
舍於利養少欲知足。
求佛功德。
不為财利入於聚落。
念薩婆若入於聚落。
不為衣食入於村邑行谄曲行。
當行正行贊四聖種。
不學凡夫下劣之心。
當學佛行不觀他過。
但自調伏。
修奢摩他毗婆舍那。
離三業惡。
常修三業清淨之行離於破戒。
當學波羅提木叉。
不依佛法僧而自活命。
贊歎如來真實功德。
不為求施。
為求法故。
常贊正法修如法行。
贊歎聖僧依不退僧。
不依世間有為之僧。
不求一切世間資身之具。
唯求正法不求世事。
求出世法離於谄曲。
行真實行不樂一處。
當如野鹿無所依止。
離世間樂求佛功德。
當離睡眠。
初夜後夜讀誦經典。
舍於愦鬧當行遠離。
於諸功德不生厭想。
求諸功德心不暫息。
當離狗法。
當行師子所吼之法。
為究竟友不應暫友。
舍無反複當行報恩。
不以财利而作親友。
當以淨心而作親友。
舍虛诳心行真實行。
舍下劣法。
當求成就無上佛身。
於如來所。
當行恭敬。
不起憍慢。
舍於兩舌心口相違。
當行誠實無二之言:不作菩薩而行谄曲。
當以淨心行奢摩他毗婆舍那。
舍於我慢當行恭敬。
離不淨食當淨持戒。
食人之施。
當舍邪念念諸佛法。
離於人見行於空行。
離於妄覺行無相行。
離身谄曲。
當行三業清淨之行。
不求财利而演說法。
以大悲心而說正法。
不以财物而作親友。
以法親友不為自利。
為利他人令不損害。
行阿蘭若離於谄曲。
不作谄曲而行乞食。
不行谄曲著糞掃衣。
所以者何。
具十二頭陀者,不求。
一切世間利養。
爾時世尊,贊彌勒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彌勒。
汝求佛功德心無厭足。
作師子吼。
已於過去佛所。
種諸善根。
能說此法。
說此功德。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
說此法時。
衆中五百比丘從坐起去。
爾時摩诃迦葉。
問諸比丘今聽說法。
汝等比丘欲詣何所。
諸比丘言:大德迦葉。
如彌勒菩薩摩诃薩所說之法。
甚深難得。
我等作如是念。
我等不能修得此法。
欲還歸俗。
何以故?信施之食難可消故。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
贊諸比丘,善哉善哉!善男子,是汝所應。
若不能消信施之食。
甯可一日百數歸俗。
不應破戒受人信施。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等之人應受信施。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
善男子,若有修禅解脫者,我聽彼人受信施食。
爾時文殊師利。
告五百比丘。
汝等今者應速修行。
佛世難值。
當住佛法。
爾時五百比丘。
問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
我等雲何修行。
文殊師利。
告諸比丘言:汝等應如是觀。
無一法合。
無一法散。
無一法生。
無一法滅。
不受一法。
不舍一法。
不增一法。
不減一法。
若如是行於法無得無得則無去。
無去故無來。
無來則無去。
比丘是名無來無去無住無不祝爾時文殊師利。
說是法時。
五百比丘。
於諸漏中。
心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