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己自在。
無由及彼。
一切諸法無至彼者,雲何汝入禅定去他五蓋。
若他自在,則不能利益於他。
除諸蓋菩薩答無垢施女言:此行以慈為首。
無垢施女問除諸蓋菩薩言:諸佛皆行慈行。
善男子,叵有佛因衆生不以五蓋為患者也。
除諸蓋菩薩即便默然。
時無垢施女謂觀世音菩薩。
善男子,汝言我當作是念。
願令舍衛城中衆生牢獄系閉速得解脫。
臨當死者即得濟命。
恐怖之者即得無畏。
夫言畏者,是有取耶無取耶。
若是有取者,凡愚之人亦複有齲是故不然。
若是無取則無所施。
無施法中何得有除。
觀世音菩薩即便默然。
辯嚴菩薩謂觀世音菩薩。
善男子,何為不答無垢施女之所問耶。
觀世音菩薩言:此女不問生滅法。
是故不可答。
無垢施女問觀世音菩薩言:叵有是無生無滅問耶。
觀世音答無垢施女曰:無生無滅中乃無文字言說。
無垢施女問觀世音言:諸智慧者,於無文字假說文字。
然不著文字法性無礙。
是故慧者不礙文字。
時無垢施女謂辯嚴菩薩。
善男子,汝言我當作是念。
願令舍衛城中衆生其見我者皆得辭辯。
以諸妙偈互相問答。
善男子,汝此所施辭辯者,以覺起耶。
若以覺起者,一切有為皆由覺觀而起。
是故非寂靜。
若以愛起者所施則虛。
辯嚴菩薩答無垢施女言:此是我初發菩提心時。
願其見我者皆得辭辯。
以諸妙偈互相問答。
時無垢施女問辯嚴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即有發菩提心願耶。
若即有者則是常見。
若今無者不可以施彼。
是故所願則虛。
時辯嚴即便默然。
爾時無垢施女謂無癡行菩薩。
善男子,汝言我作是念。
願令舍衛城中若有衆生其見我者,得無癡見。
決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菩提為是有耶。
為是無耶。
若是有者,是有為菩提執於邊見。
若是無者,則是虛妄亦堕邊見。
時無癡見菩薩答無垢施女言:此菩提者名之為智。
無垢施女問無癡見菩薩言:此智名為生耶。
為無生耶。
若名為生則非是善順思惟所生。
是有為智凡愚所知。
若名無生。
無生中無所有。
若無所有則無分别。
菩薩聲聞辟支佛諸如來菩提。
無有分别。
凡愚之人分别菩提。
智慧之人則無分别。
時無癡見菩薩即便默然。
爾時大德須菩提謂諸大德聲聞并諸大菩薩言:諸大德。
我等宜還。
不須入舍衛城乞食。
所以者何。
無垢施女所說即是智者法食。
我等今日樂於法食。
不須搏食。
無垢施女問須菩提言:如說諸法無上無下。
於此法中。
當有何求而行乞耶。
大德不戲論法是比丘所行。
不可樂於戲論。
此是無依之法。
非依止者所行。
賢聖所行無有退轉。
爾時八大聲聞。
八大菩薩。
梵天等五百婆羅門。
無垢施女。
波斯匿王。
及諸大衆。
俱詣佛所。
到已頂禮佛足。
右繞三匝卻坐一面。
無垢施女。
别繞七匝。
頂禮佛足。
合掌而立。
以偈問佛。
我問無等尊,應供無量稱。
施衆甘露喜,菩薩雲何行。
雲何在道樹,破魔降勞怨。
雲何動天地,山王及林薮。
雲何放光明,顯發無量稱。
願大悲世尊,說應菩提行。
雲何得總持,如來妙音聲。
雲何能修持,清淨妙勝定。
雲何諸行人,能得神足力。
今勸請世尊,說諸人實行。
雲何得專念,及與堅固心。
雲何得應辯,微妙成具足。
雲何得順理,含衆義圓足。
美說微妙法,慧者無所礙。
雲何樂施慧,淨戒及忍辱。
善精進禅定,智慧照世間。
雲何憶宿命,天眼明了見。
天耳他心智,神足過諸刹。
雲何不處胎,化生蓮花中。
恒於諸佛前,說空無我法。
雲何等怨親,斷愛及荒穢。
志行無高下,其猶如風地。
利衰及毀譽,稱譏與苦樂。
雲何舍八法,行世猶如日。
雲何不谄诤,除我舍憍慢。
寂靜處禅定,智者樂實義。
雲何不愛樂,妻子及财寶。
雲何諸行人,樂於閑靜處。
雲何如飛鳥,亦如麟一角。
雲何樂正法,及樂喜悅心。
雲何諸智人,觀地水火風。
無傾動分别,處禅如虛空。
不行非法行,不樂觀他行。
甯舍於身命,終不舍離法。
雲何於菩提,生想如世尊,生世尊想已,能發菩提願。
雲何得淨土,及與清淨僧。
智者得長壽,稱名獲安樂。
方便至彼岸,見谛不取證。
能度無量衆,勸樂行善根。
雲何得端正,及得於化生。
智慧多财寶,能知衆生心。
雲何憶宿命,常與諸佛會。
於千萬億劫,恒不生難處。
雲何得種好,及三十二相。
雲何善辭辯,及得於應辯。
雲何修淨土,成就比丘衆。
随所願樂處,能得生於彼。
導者作何行,能得色名稱。
得力精進等,雲何得不壞。
雲何不猶豫,能行菩薩道。
去離諸悼悔,為衆生說法。
於佛法衆中,雲何得最勝。
甯舍己身命,而不诽謗法。
世尊無不知,今世及未來。
願大智世尊,次說菩薩行。
△菩薩行品第四
爾時世尊,贊無垢施女言:善哉善哉!汝為多安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