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性。
有性虛诳。
若見虛诳。
非聖所行。
大德須菩提。
即便默然。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謂須菩提言:何不答無垢施女所問。
須菩提答富樓那言:我於理不應有答。
唯有默然是我樂處。
此女所問問無戲論法。
若有言說則生過患。
法性無說是無诤行。
時無垢施女謂富樓那言:世尊記大德。
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若說法時。
說有境界法耶。
無境界法耶。
若說有境界法,則與凡夫等。
所以者何。
以凡夫說有境界法故。
是以大德。
不離凡夫法。
若無境界則無所有。
若無所有。
何名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富樓那即便默然。
大德離越謂富樓那言:大德。
何為不答無垢施女所問。
富樓那答離越言:此女不問有為。
問第一義。
第一義中則無言說。
是故無理可答。
時無垢施女謂離越言:世尊記大德。
於行禅人中最為第一。
大德禅時。
依有心禅耶。
無心禅耶。
若依心入禅。
心如幻化不實。
此定亦複不實。
若無心入禅。
諸外法草木枝葉花果等亦應得禅。
所以者何。
以彼同無心故。
大德離越即便默然。
大德阿那律謂離越言:何不答無垢施女所問也。
離越答阿那律言:此女所問諸佛行處。
是非聲聞所答。
時無垢施女言:諸佛法聲聞法有異耶。
若是有異。
無為有二耶。
諸賢聖皆行無為。
無為之法則無有生。
若無有生則是無二。
若是無二則是如爾。
如爾無二。
是故大德離越。
何為作是說耶。
時無垢施女謂阿那律言:世尊記大德。
於諸天眼人中最為第一。
大德。
以天眼所見。
為有物耶。
為無物耶。
若見有物則為見常。
若見無物則為見斷。
若離二邊則為無見。
大德阿那律即便默然。
大德阿難謂阿那律言:何為不答無垢施女所問。
阿那律答阿難言:此女所問為壞假名。
是故不可以假名而答。
時無垢施女謂阿難言:世尊記大德。
於多聞人中最為第一。
此多聞法。
為是實義耶。
為是文字耶。
若是實義。
義不可說。
若不可說法,則非耳識所知。
若非耳識所知。
複不可說。
若以文字。
世尊說言依於了義不依文字。
是故大德阿難。
亦非多聞亦非了義。
大德阿難即便默然。
文殊師利法王子謂大德阿難言:何為不答無垢施女所問也。
阿難言:此女所問多聞離於文字。
此則不可以音聲而答。
問於平等。
平等非心。
離心相故。
此非學地人法。
我何能答耶。
此是諸如來法王至彼岸處。
△菩薩品第三
爾時無垢施女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世尊記汝。
於深解菩薩中最為第一。
汝為以十二因緣深為深耶。
為以真深為深耶。
若以十二因緣深為深。
無有衆生成十二因緣深者,所以者何。
以十二因緣無來無去故。
非眼識所知。
非耳鼻舌身意識所知。
此中十二因緣非是行法。
若以真深為深。
真深則非深。
亦無得真深者,文殊師利答無垢施女言:以始際深故深。
無垢施女問文殊師利言:始際則非際。
是故汝知亦非知。
文殊師利答無垢施女言:以無知得無得故。
言始際耳。
無垢施女問文殊師利言:無得之中無有言分。
過言語道無有所說,文殊師利答無垢施女言:說假文字說耳。
無垢施女語文殊師利言:諸佛菩提過字句言說。
是故菩提則不可說。
爾時無垢施女謂無癡見菩薩言:汝善男子作是言:我作是念。
詣舍衛城。
願令城中衆生必定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其所見物盡是如來像。
又令決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見如來時。
為色身觀耶。
為用法身觀耶。
若以色身觀者則不見佛。
如世尊說。
若見我色身聞我音聲者,彼人邊見非為見我。
若以法身法身不可見。
所以者何。
法身離見聞不可取故。
是以不可見聞。
時無癡見菩薩。
即便默然。
寶相菩薩謂無癡見菩薩言:善男子,何故不答無垢施女所問。
無癡見菩薩言:無垢施女所問無性法。
此無性法不可說。
是故不答。
無垢施女言:善男子,我不問無性法。
無性法不可問。
學已而答則無有礙。
爾時無垢施女謂寶相菩薩言:善男子,汝言我當作是念。
詣舍衛城。
願令城中一切種族居家。
寶藏勇出具足七寶。
汝施寶之心。
為有染著耶。
無染著耶。
若有染著,則與凡愚同。
所以者何。
以凡夫有愛著故。
若無愛著。
無愛著中無有施寶。
時寶相菩薩即便默然。
時無垢施女謂離惡趣菩薩。
善男子,汝言我作是念。
詣舍衛城。
願令城中若有衆生應堕惡趣者,盡使現世輕受速脫苦惱。
如來說業不可思議。
此不可思議業可速斷耶。
若可斷者,則違如來所說,若不知雲何而能輕受速斷。
若能斷者,於無主法中汝則是主。
若能斷者亦當能不斷。
離惡趣菩薩答無垢施女言:我以願力故能令輕受速斷。
無垢施女問離惡趣菩薩言:善男子,諸法如性。
不可以願力而受。
時離惡趣菩薩即便默然。
爾時無垢施女謂除諸蓋菩薩。
善男子,汝言我當作是念。
願令舍衛城中衆生盡除五蓋。
汝作是念。
入是定已能令衆生不為五蓋所覆。
於此定中己自在耶。
他自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