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識雲何須觀。
譬如郁金香子。
或紅藍花子。
或分陀利花子。
其體本随分色不定。
而彼子内不可見牙亦無定色。
而彼子入地得水潤澤即便生牙。
有牙已然後生花。
而彼色不可以子得見。
亦不離子有牙及色。
如是如是,此識舍此身已欲成彼身。
彼肉團内未有諸根。
何況諸入。
既無諸根及入。
豈可有天眼天耳及香味觸。
體得有知理豈可知。
我於彼時作如是諸業。
我過去如是身體。
但因識而受。
譬如蠶蟲以自身口出於絲縷作繭。
纏繞其身於中即死。
如是如是,此識自生身已還自造業,猶如蠶蟲出絲纏繞。
即自滅身移向於彼。
譬如蓮花生於水中。
即有妙色香味。
而彼花内無水正體而可得見。
彼花滅已,所有地方置子於中,則有色香所祝如是如是,此識所移之處。
諸根境界無共移者,受亦無移。
其所移者唯有法界。
譬如如意珠随所至之處。
有須之物即随念得,猶如日天光明自随逐日而行。
日所至處光亦至彼。
如是如是,此神識所移至處。
受想法界等相随不離。
複次此識舍身已取一切諸有。
聚集取已,無肉無骨來就後身。
彼取色身有及諸觸等事。
以天眼觀見善惡受齲譬如小棗千年棗。
菴摩羅果。
迦毗陀等果成就時。
各有一味。
或苦或酰或甘或鹹等諸六味。
而彼諸果熟已,在所地方其味在内。
子移彼處各自有味。
如是如是,此識子所移之處。
彼自有觸随福及無福。
以有及念自随而移。
複次此識。
舍身時作如是念。
如我今舍此身故。
名此念識。
為識知善業不善業。
知此業随我而行。
知我随此業而行。
如是等知故名為識。
複次此身知造一切諸業故名為識,猶如風界或時冷或時熱。
或時随臭有氣。
或時因香有氣故知為風。
如是此識體無有色。
以取因色故。
或欲取因故。
或見取因故。
或持戒求報取因故。
乃至有受受因故受身體色成就故言為識。
爾時彼衆中有一長者童子,名曰蘇摩浮坻(音多尼反隋言真月)從座而起。
合十指掌。
而白佛言:世尊,其色雲何須觀齲雲何須觀欲齲雲何須觀見齲雲何須觀戒齲雲何須觀。
佛告真月。
凡有智者,欲知汝所問。
當如是知。
真月若有善色。
若有非善色。
從肉團時。
須觀筋血。
脈及氣脈。
髑髅縫腦。
大腸小腸。
肺心肝腎脾膽諸藏。
脂?冊髓血。
痰陰涕唾。
不淨臭穢非常可畏。
毛發髭鬓皮膚裹覆聚集。
聚已所有諸色皆為四大。
所成四大者,取色以成身故名取色。
蘇摩坻彼身以父母和合成牢鞕者,彼即是地大。
所有稀軟者,彼名為水大。
所有暖成熟者,彼名為火大。
所有搖動屈伸者,彼名為風大。
所有知者,彼名聲香味觸等界。
所念知者故名為識。
爾時蘇摩浮坻。
複白佛言:世尊,雲何死時舍彼色界。
雲何彼識從彼身出。
雲何彼身舍已,作如是知。
此是我身。
佛報真月言:真月。
受此身正住之時,身業既盡舍於諸大。
譬如以乳和水以火煎煮。
以得熱氣乳水各别。
而彼乳所有脂膩味彼無有色。
真月。
如是如是,死人身别諸大亦有别。
神識亦有别。
然彼識取諸大。
及取法界。
已以法界熏念。
取善及惡至於來世。
譬如摩诃迦良那藥蘇(隋言大真樂蘇)。
取種種藥味力煎。
其内或有辛或有苦。
或有醋或有鹹。
或有淡或有甜。
取諸味已入體成熟。
色香等味取已,彼蘇體舍移而成藥味。
此識亦複如是,舍身已取善及惡。
及取法界。
此識移去。
言彼蘇味體者,即以喻身。
言彼諸藥和合聚集者,喻彼諸根。
言諸藥色香味觸者,喻識移去故言識。
諸味将去者,即是識移。
應當如是觀。
言人色别異者,或善色或惡色。
或入體大真藥蘇熟消。
即是喻善業。
當如是觀。
若言因彼大真蘇食已出痿黃色。
即是喻不善業。
當如是觀。
如大摩诃迦良那藥蘇寶者,如是此識。
應當觀如摩诃迦良那藥蘇。
取諸藥色味。
取已成大真藥蘇。
而彼蘇無有手足及諸根。
但取彼味。
如是如是,此誠舍身已及舍諸界。
唯取法界。
取受已取善及惡而去。
真月。
彼人舍身已,於來世得正念得天念。
或見六欲諸天。
或見十六大地獄。
或見身體諸根具足。
彼於爾時作如是知。
此是我身也。
彼人命終之時,彼念見種種相。
或見微妙辇輿。
或見微妙園林。
其園林内有種種樹木。
新生蓊郁可愛。
或有妙池。
或見種種成就諸事。
彼見如是等諸相。
心生歡喜。
生歡喜已,安隐如法取命終。
而彼人神識,猶如乘馬。
應當如是觀。
言乘馬者,譬如有人在戰場内。
身著好牢铠甲。
善持馬控辔速疾騙騎。
如是此識。
著攀緣铠甲善果報。
速疾乘出入息。
舍諸界諸入等。
舍已取後生諸梵天。
乃至阿迦膩吒等天微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