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一十三(北梁沙門釋道龔譯)

首頁
    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系屬於魔。

    為魔所害。

    多於睡眠。

    作善不喜。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於佛法中朽敗。

    心懷谀谄。

    為煩惱所害。

    離沙門果。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為淫欲所燒。

    瞋恚所燒。

    愚癡所燒。

    亦為一切煩惱所燒。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多遊淫裡不知過惡。

    不知知足。

    雖多學問不知知足。

    於所須物常懷嫉心不能施他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從闇入闇從癡入癡。

    不見聖谛多生疑惑。

    常為生死之所系縛。

    閉涅槃門。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身多奸行。

    口多奸行。

    意多奸行。

    儀式多奸行。

    雲何身多奸行。

    安詳而行是身奸行。

    不左右視是身奸行。

    若左右視不過一尋。

    是身奸行。

    邪命著衣是身奸行。

    谀谄行於空閑之處。

    不求空閑所行之法。

    谀谄乞食不觀乞食相。

    谀谄著糞掃衣。

    不知為慚愧故。

    谀谄行於山窟樹下。

    不知分别十二緣行。

    谀谄服於陳故棄藥。

    不求甘露法藥。

    迦葉。

    是名身多奸行。

    迦葉。

    雲何口多奸行。

    他識我他請我。

    如所求我已得。

    我不求利養。

    而他送與我細妙供養我皆得。

    多利養我亦得。

    我常行善法應受供養。

    我善問答。

    我能順法相。

    我能逆法相。

    我於一切法解義非義。

    他若如是問我。

    我能如是答。

    答已伏彼令其默然。

    我說是已能令大衆一切喜悅。

    亦令一切歎言善哉!令彼衆人請我供養。

    得供養已複令施主請言數來。

    迦葉。

    若有不調伏口而有所說,一切所言皆非正言:是口多奸行。

    迦葉。

    是名口多奸行。

    迦葉。

    雲何意多奸行。

    心所牽連貪求利養。

    衣缽卧具飲食醫藥。

    而口說言:一切利養我所不須。

    心實多求而詐言知足。

    是名意多奸行。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心求利養,口言知足,邪命求利。

    常無快樂,其心多奸,欺诳一切。

    如此之心,都不清淨,諸天龍神。

    有天眼者,諸佛世尊,鹹共知見。

     迦葉。

    如是惡比丘。

    離善法儀式。

    作邪命行。

    堕三惡道。

    △旃陀羅品第三 佛告迦葉。

    雲何旃陀羅沙門。

    迦葉。

    譬如旃陀羅。

    常於冢間行求死屍。

    無慈悲心視於衆生。

    得見死屍心大喜悅。

    迦葉。

    如是沙門旃陀羅常無慈心。

    至施主家行不善心。

    所求得已生貴重心。

    從施主家受利養已,不教施主佛法毗尼。

    為利養故親近在家。

    不為法故亦無慈心常求利養。

    迦葉。

    是名沙門旃陀羅。

    迦葉。

    如旃陀羅為一切人之所舍離。

    所謂大臣長者及諸小王。

    刹利婆羅門并馀庶民。

    乃至下賤之所遠離。

    不欲共作知識。

    迦葉。

    如是沙門旃陀羅。

    亦為一切之所遠離。

    所謂持戒有德人所敬者,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天龍鬼神及乾闼婆。

    知其破戒行惡法故。

    迦葉。

    是名沙門旃陀羅。

    迦葉。

    如旃陀羅所有衣服飲食諸所用物。

    盡非好人之所愛樂亦不受用。

    迦葉。

    如是沙門旃陀羅。

    若有衣缽所用之物。

    皆是破戒非法。

    身口意業谀谄所得。

    持戒沙門婆羅門。

    舍不愛樂亦不受用。

    於此人所生哀愍心。

    迦葉。

    是名沙門旃陀羅。

    迦葉。

    如旃陀羅以愧恥心持所用器從他乞食。

    迦葉。

    如是沙門旃陀羅。

    以愧恥心入於房舍。

    及至他家。

    或到衆中。

    亦以愧心至於佛所。

    亦以愧心禮如來塔。

    亦以愧心去來屈伸。

    亦以愧心行住坐卧。

    一切所行皆有愧心。

    覆藏惡法故。

    迦葉。

    我今當說。

    旃陀羅人所至之處不到善處。

    何以故?自行惡法故。

    迦葉。

    如是沙門旃陀羅所至之處。

    亦不到善道多作惡業。

    無遮惡道法故。

    迦葉。

    是名沙門旃陀羅。

    迦葉。

    雲何沙門敗壞。

    迦葉。

    譬如好酒香味具者是酒之醍醐。

    接取已盡下有糟滓。

    人所惡賤無所施用。

    迦葉。

    如是敗壞沙門。

    離於法味取煩惱滓。

    人所惡賤無所施用。

    離持戒香嗅諸煩惱。

    若有至處不能自利亦不益他。

    迦葉。

    是名敗壞沙門。

    迦葉。

    敗壞者如有所食變為糞穢。

    臭惡不淨人所厭離。

    迦葉。

    如是敗壞沙門猶如糞穢。

    以身口意業不清淨故。

    迦葉。

    是名敗壞沙門。

    迦葉。

    譬如敗種種大地中終不生牙實。

    迦葉。

    如是敗壞沙門。

    雖在佛法不生善根。

    不得沙門果。

    迦葉。

    是名敗壞沙門。

    迦葉。

    雲何沙門箧。

    迦葉。

    譬如畫箧巧工所成中盛嗅穢種種不淨。

    迦葉。

    如是沙門箧。

    外現成就似沙門行。

    内有種種垢穢行諸惡業。

    迦葉。

    是名沙門箧。

    迦葉。

    雲何沙門構欄荼。

    迦葉。

    譬如構欄荼華色貌鮮好。

    其體堅鞕猶如木石。

    其氣嗅穢猶如糞塗。

    有智之人若見此華。

    不近不觸遠避而去。

    愚人若見不知過患近而嗅之。

    迦葉。

    如是沙門構欄荼。

    現似沙門行而有粗獷。

    傲慢自高臭穢不淨。

    又作破戒無儀式行破於正見。

    迦葉。

    如是沙門構欄荼。

    智者不親近不禮敬右繞。

    以惡人故而遠離之。

    迦葉。

    若有癡如小兒。

    彼諸癡人之所親近。

    禮敬右繞信受其語。

    如構欄荼華為癡人所捉。

    迦葉。

    是名沙門構欄荼。

    迦葉。

    雲何沙門求利。

    迦葉。

    譬如谀谄之人。

    心常慳惜為貪所覆。

    若見他财物悕望欲得。

    畜利刀杖無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