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八法敬重袈裟。
迦葉。
若有於四聖種不行知足離沙門法。
亦不以此八法敬重袈裟者,而彼别有似沙門數堕小地獄。
迦葉。
彼地獄中似沙門者於中受罪。
衣缽支體皆悉熾然。
坐卧之處凡有所用物。
亦皆熾然如大火聚。
似沙門者受如是罪。
何以故?成就不淨身口意業故堕是罪處。
迦葉。
若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非梵行者自言我有梵行。
若有持戒功德具足人所。
右繞恭敬尊重者,若破戒比丘。
受其禮敬供養而不自知惡。
彼惡比丘以是不善根故得八輕法。
何等八。
一作愚癡。
二口瘖啞。
三受身矬陋。
四顔貌鬼惡。
其面側戾見者蚩笑。
五轉受女人身作貧窮婢使。
六其形羸瘦夭損壽命。
七人所不敬常有惡名。
八不值佛世。
迦葉。
是破戒比丘。
受持戒者禮敬供養。
得如是八種法。
迦葉。
破戒比丘聞如是法已,應當不受持戒比丘禮敬供養。
迦葉。
若有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
非梵行自言我有梵行。
於此大地乃至無有涕唾分處況舉足下足去來屈伸。
何以故?過去大王持此大地。
施與持戒有行德者,令於中行道。
迦葉是破戒比丘。
舉足下足處。
一切信施不及此人。
況僧坊及招提僧舍經行之處。
若有房舍床敷園林。
所有衣缽卧具醫藥。
一切信施所不應受。
迦葉。
我今當說。
若有非沙門自言我是沙門。
非梵行自言我有梵行。
不能必報信施如一毛端。
何以故?聖衆福田猶如大海最妙最勝。
於中若有施主。
淨心信故。
以施種子種福田中。
如此施主起無量施想。
迦葉。
若有破戒比丘。
如分一毛以為百分。
若惡比丘受信施如一毛分。
随所受毛分即損失施主。
爾所大海福報之分不能畢報。
迦葉。
是故應淨其心受他信施。
迦葉。
應如是學。
爾時衆中。
有淨行少欲離扼比丘二百人。
聞說是已扪淚而白。
世尊,我今當死。
不欲以不得沙門果。
受他信施乃至一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如是慚愧畏於後世。
喻如金剛即是現世嬰珞。
善男子,我今當說。
世有二人應受信施。
何等二。
一者勤行精進。
二者得解脫者,佛告比丘。
若有比丘得解脫者,行善法者,如我所說堅持戒者,觀一切行無常苦一切法無我者,觀涅槃寂滅願求欲得。
如是比丘。
受他信施抟如須彌。
必能報是信施之福。
若有比丘受信施主施。
令此施主得大利益得大果報。
何以故?常生福德。
有三種福。
一常施食。
二僧坊舍。
三行慈心。
此三福中慈心最勝。
佛告比丘。
若有比丘從施主受施。
若衣缽卧具飲食湯藥受已,若入無量定。
令彼施主得無量福得無量報。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大海尚可竭荊而此施主所得福報不可得荊迦葉當知。
破戒比丘損於施主爾所福德。
若受施主施已,行於惡法損他信施。
迦葉如是說沙門垢。
沙門過罪。
沙門谄曲。
沙門中賊。
迦葉。
持戒比丘應當專念。
遠離如是一切惡法。
迦葉。
所謂沙門者,眼不流色中。
耳鼻舌身意不流法中。
是故謂之沙門。
選擇六入。
了達六通。
專念六念。
安住六敬法。
行六重法。
是謂沙門。
△比丘品第二
爾時佛告迦葉。
所言比丘。
比丘者能破煩惱故名比丘。
破我想衆生想人想男想女想。
是謂比丘。
複次迦葉。
有修戒修慧是名比丘。
複次迦葉。
離恐畏故。
度三有四流故。
見有及流諸過患故。
離一切有及流故。
安處無畏道故。
是名比丘。
迦葉。
若有比丘自知不成就。
如是之法及馀善法。
又離是法行於馀道。
迦葉。
彼比丘。
非我弟子。
我非彼師。
迦葉。
多有惡比丘壞我佛法。
迦葉。
非九十五種外道能壞我法。
亦非諸馀外道能壞我法。
除我法中所有癡人。
此癡人輩能壞我法。
迦葉。
譬如師子獸中之王若其死已,虎狼鳥獸無有能得食其肉者,迦葉。
師子身中自生諸蟲還食其肉。
迦葉。
於我法中出如是等諸惡比丘。
貪惜利養為貪利所覆。
不滅惡法。
不修善法。
不離妄語。
迦葉。
如是比丘能壞我法。
迦葉。
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貪恚癡及我慢者,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傲慢自大。
無慚無愧。
不慎口過。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掉動輕他。
貪求利養。
多行非法。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何等四。
多有奸僞。
幻惑於人。
多行邪命。
多說惡言: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現受他恩不知報之。
小恩於他責望大報。
先受他恩而不憶念。
侵損親友。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受人信施失他福報。
不善護戒。
輕所受戒。
不堅持律。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有我論。
有衆生論。
有命論。
有人論。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不敬佛。
不敬法。
不敬僧。
不敬戒。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若僧和合而心不悅。
不樂獨處。
樂於衆中。
常論世俗所有言說。
是名惡比丘。
複有四法成就。
當知是惡比丘。
何等四。
求於利養。
求大名稱。
求多知識。
不住聖種。
是名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