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羅是名佛法。
何以故?無法可得名阿耨多羅。
文殊師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羅蜜。
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
亦非佛法非增長法。
是修般若波羅蜜。
複次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有法可分别思惟。
佛告文殊師利。
汝於佛法不思惟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見佛法。
亦不可分别。
是凡夫法。
是聲聞法。
是辟支佛法。
如是名為無上佛法。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凡夫相。
不見佛法相。
不見諸法有決定相。
是為修般若波羅蜜。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欲界。
不見色界。
不見無色界。
不見寂滅界。
何以故?不見有法是盡滅相。
是修般若波羅蜜。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作恩者,不見報恩者,思惟二相心無分别。
是修般若波羅蜜。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般若波羅蜜。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是佛法可齲不見是凡夫法可舍。
是修般若波羅蜜。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凡夫法可滅。
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
是修般若波羅蜜佛告文殊師利。
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
是諸菩薩摩诃薩所學法櫻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
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佛告文殊師利。
若人得聞是法。
不驚不畏者,不從千佛所種諸善根。
乃至百千萬億佛所久殖德本。
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不驚不怖。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般若波羅蜜義。
佛言便說。
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祝亦不見境界可取舍相。
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
乃至不見諸佛境界。
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
不取思議相。
亦不取不思議相。
不見諸法有若幹相。
自證空法不可思議。
如是菩薩摩诃薩。
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
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複次修行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縛不見解。
而於凡夫乃至三乘不見差别相。
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
汝已供養幾所諸佛。
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
不見供養及與受者,佛告文殊師利。
汝今可不住佛乘耶。
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
雲何當得住於佛乘。
佛言:文殊師利。
汝不得佛乘乎。
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
非可得亦不可見。
我雲何得。
佛言:文殊師利。
汝得無礙智乎。
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
雲何以無礙而得無礙。
佛言:汝坐道場乎。
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常我今雲何獨坐道常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
佛言:雲何名實際。
文殊師利言:身見等是實際。
佛言:雲何身見是實際文殊師利言:身見如相。
非實非不實。
不來不去。
亦身非身。
是名實際。
舍利弗。
白佛言世尊,若於斯義谛了決定。
是名菩薩摩诃薩。
何以故?能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
心不驚不怖不沒不悔彌勒菩薩。
白佛言世尊,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
具足法相。
是即近於佛坐。
何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故。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
能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當知此人即是見佛。
爾時複有無相優婆夷。
白佛言世尊,凡夫法。
聲聞法。
辟支佛法。
佛法。
是諸法皆無相。
是故於所從聞般若波羅蜜。
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何以故?一切諸法本無相故。
佛告舍利弗。
善男子善女人。
若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心得決定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當知是人即住不退轉地。
若人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不驚不怖信樂聽受歡欣不厭。
是即具足檀波羅蜜。
屍波羅蜜。
羼提波羅蜜。
毗梨耶波羅蜜。
禅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亦能為他顯示分别如說修行。
佛告文殊師利。
汝觀何義。
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不住佛乘。
雲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我所說即菩提相。
佛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能於是甚深法中。
巧說斯義。
汝於先佛久種善根。
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文殊師利言:若見有相則言無相。
我今不見有相。
亦不見無相。
雲何而言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佛告文殊師利。
汝見聲聞戒耶。
答曰見。
佛言:汝雲何見。
文殊師利言:我不作凡夫見。
不作聖人見。
不作學見。
不作無學見。
不作大見。
不作小見。
不作調伏見。
不作不調伏見非見非不見。
舍利弗。
語文殊師利言:汝今如是觀聲聞乘。
若觀佛乘當複雲何。
文殊師利言:不見菩薩法。
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舍利弗。
語文殊師利言:雲何名佛。
雲何觀佛。
文殊師利言:雲何為我。
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
名字相空。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
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
不以名字而求菩提。
菩提之相無言無說。
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
複次舍利弗。
汝問雲何名佛。
雲何觀佛者,不生不滅。
不來不去。
非名非相。
是名為佛。
如自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
是名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