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護譯)

首頁
    又求道心。

    亦無所得亦無所失。

    是意覺品。

    若将護法精進日新。

    是法覺品。

    開化衆生不以厭倦。

    是精進覺品。

    設樂法樂殷勤思議。

    是悅覺品。

    若化人民。

    滅除塵勞建立於道。

    是信覺品。

    若住等意心不懷亂。

    是定覺品。

    若能察行聖賢之慧。

    建立衆人。

    是觀覺品。

    無憂不念若如師子。

    過於聲聞緣覺之乘。

    是意覺品。

    一切諸法皆悉清淨。

    曉了此者,是法覺品。

    其行清淨。

    護身口意而無所犯。

    是精進覺品。

    淨無所著離於危害。

    是悅覺品。

    嚴修所行。

    所當為者而悉成辦。

    是信覺品。

    未曾順從世之同塵平等色像。

    是定覺品。

    未曾住於二法之行。

    離於漂流。

    常見将護救於衆生。

    是觀覺品。

     佛告族姓子。

    所以名曰覺品者何。

    了了曉諸法靡所不達。

    分别稱量識知所趣。

    解其威儀禮節所歸。

    開化衆生。

    彼所住處。

    己身勤修廣行道義。

    除去結縛諸所拘綴。

    是意覺品。

    斯則為是賢聖之行。

    非是愚夫所修。

    說其聖行非魔所行。

    非是貢高自大所行。

    聖賢行者此則非是。

    外道異學之所及逮。

    賢聖所行。

    不行色聲香味細滑之法。

    賢聖行者,則無衆想因緣之著。

    賢聖行者,便無選擇處所方面。

    有所忘失。

    賢聖行者,無心意識念言之行。

    賢聖行者,離於見聞念知識法。

    賢聖行者,無有泥洹造念思想。

    於一切法無所行者,是賢聖行。

    修於經典。

    一切無有應與不應念與不念。

    亦無他想。

    是賢聖行。

    於一切法悉無所祝不慕尊處所。

    是賢者行。

    於一切法而不錯亂。

    順行正義各令得所。

    是賢聖行。

    於一切法未曾诤訟。

    和同止祝是賢聖行。

    奉行諸法無諸法想。

    不失道意。

    是賢聖行。

    此族姓子。

    修七覺品聖賢淨之行。

    佛告族姓子。

    何謂菩薩修八道法清淨之行。

    所謂八道行者,一曰正見。

    何謂正見。

    若能奉行一切諸法。

    於我不我不住空觀。

    所以者何。

    察身吾我等無差特。

    亦複不住觀身人空。

    所以者何。

    身人及空亦複等耳。

    亦複不住觀人壽命與空别也。

    所以者何。

    人壽命空觀心平等。

    亦複不觀所有生死。

    離於終始空無之義。

    所以者何。

    所有生死及終始患。

    所見空者悉亦等耳。

    不住觀空斷滅常見。

    有吾有我。

    所以者何。

    斷滅常見悉亦等矣。

    亦不計身及所觀空。

    亦不住此。

    所以者何。

    身吾我空悉亦等耳。

    亦複不住見佛法衆觀空之行。

    所以者何。

    見佛法衆及所觀空。

    悉亦等矣。

    是族姓子。

    有彼此見觀至滅度。

    是為正見見佛法衆。

    其邪見者不離颠倒也。

    若於諸見無所想念。

    上妙中間。

    是謂正見。

    所以者何。

    如彼等觀則亦無邪。

    以何為見。

    其見者當觀平等。

    見凡夫法以為卑賤。

    所學法者以為尊高。

    如是觀者則為邪觀。

    見凡夫法穢行未消。

    菩薩法者無有塵勞。

    如是觀者則為邪見。

    見凡夫法以為是漏。

    無所學法以為無漏。

    如是觀者則為邪見。

    見凡夫法有求衣食。

    緣覺之法不望供養。

    如是觀者則為邪見。

    見有小意有所悕望。

    菩薩之意無所悕望。

    如是觀者則為邪見見凡夫法以為放逸。

    菩薩之法以為無欲。

    如是觀者則為邪見。

    見凡夫法悉有為事。

    佛之正法是無為道。

    如是觀者則為邪見。

     佛告族姓子。

    有能察凡夫法。

    一切法皆本淨。

    其學法亦本淨。

    觀諸法悉自然乃為正見也。

    凡夫法所學法亦空。

    了學法空。

    乃為正見。

    凡夫法者等於因緣。

    曉了如此緣覺之法。

    因緣亦等。

    乃為正見。

    凡夫法者則為靜默。

    菩薩之法亦為澹泊。

    乃為正見。

    凡夫之法無所成就。

    諸佛之法亦無究竟。

    乃為正見。

    其正見者,心不入二不見二者,人亦無二不見吾我,則為正見。

    無若幹見。

    不以若幹為異見者,為平等觀,則不想念。

    一切諸法有上中下。

    於一切法無所想見。

    乃為正見。

    其正見者,無若幹見亦無所見。

    無所見者乃為正見。

    所可察者無有形色。

    以見諸法無形色者,乃為正見。

    是族姓子。

    觀一切法曉如是者,斯乃名曰班宣法律。

    說是語時。

    五百比丘漏盡意解。

     佛告寶髻菩薩。

    所謂正念。

    蠲除諸念與不念俱。

    合集寂然。

    而觀智德至澹泊法。

    曉了所觀見於諸法。

    所念信者,何謂為法。

    何謂非法。

    解知諸法各各别異。

    不相親近。

    以曉了是不念平等。

    況于信邪未之有也。

    於一切念無念不念。

    無所複思無應不應。

    是為正念。

    佛告族姓子。

    所謂正言:其所說者不自見身。

    不見他人不著彼我。

    不危己身亦不危他。

    是謂正言:又正言者,等解諸法。

    知一切法至於滅荊知一切法歸賢聖法及與解脫。

    是謂正言:奉行慈心重加愍哀。

    親仇無别。

    正言亦空等演諸法。

    無相不願悉無所作。

    不生不起。

    諸法言等。

    一切諸法無常苦空非身之教。

    其正言者,一切諸法無人壽命。

    等說諸法從意緣起。

    如其所種各得其實。

    菩薩等示衆生宣其經法。

    令行佛道。

    其正言淨,則為一切十方諸佛之所擁護。

    是為正言: 佛告族姓子。

    所謂正業。

    消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