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象頭山中。
與大刍衆七萬二千人俱。
皆是阿羅漢。
諸漏已盡無複煩惱。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如大龍王。
諸有所作悉已成辦。
釋諸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
正智妙心俱得解脫。
諸心自在到勝彼岸。
善入法界建立法幢。
心能棄舍一切利養。
正善出家極善具圓。
滿足諸願住涅槃道。
唯一補特伽羅現居學地。
所謂尊者阿難。
諸菩薩摩诃薩八萬四千人。
皆是一生補處。
獲諸總持得一切智。
現前趣向一切智。
漸入一切智。
增廣一切智。
得無礙總持諸三摩地。
複能安住首楞嚴王妙三摩地。
具大神通遊戲自在。
履輕安道。
離諸所起一切障累。
大慈大悲廣遍十方一切世界。
超越無邊一切佛刹。
通達空行及無相行諸願離著。
勤劬發起一切有情利益勝行。
善入一切佛之境界。
心如虛空具無邊智。
心如大海深無涯底。
心如須彌山王堅固不動。
心如蓮華離諸染著。
心如妙寶極善清淨。
心如真金精煉瑩潔。
其名曰寶星菩薩摩诃薩。
寶手菩薩摩诃薩。
寶印手菩薩摩诃薩。
寶冠菩薩摩诃薩。
寶髻菩薩摩诃薩。
寶峰菩薩摩诃薩。
寶積菩薩摩诃薩。
寶頂菩薩摩诃薩。
寶幢菩薩摩诃薩。
金剛藏菩薩摩诃薩。
金藏菩薩摩诃薩。
寶藏菩薩摩诃薩。
吉祥藏菩薩摩诃薩。
淨藏菩薩摩诃薩。
淨無垢藏菩薩摩诃薩。
如來藏菩薩摩诃薩。
智藏菩薩摩诃薩。
日藏菩薩摩诃薩。
等持藏菩薩摩诃薩。
蓮華藏菩薩摩诃薩。
解脫月菩薩摩诃薩。
普月菩薩摩诃薩。
普賢菩薩摩诃薩。
觀自在菩薩摩诃薩。
得大勢菩薩摩诃薩。
普光菩薩摩诃薩。
普眼菩薩摩诃薩。
蓮華眼菩薩摩诃薩。
廣眼菩薩摩诃薩。
普威儀道菩薩摩诃薩。
普嚴相菩薩摩诃薩。
普戒慧菩薩摩诃薩。
智慧菩薩摩诃薩。
法慧菩薩摩诃薩。
勝慧菩薩摩诃薩。
上慧菩薩摩诃薩。
金剛慧菩薩摩诃薩。
最勝慧菩薩摩诃薩。
師子慧菩薩摩诃薩。
師子遊戲菩薩摩诃薩。
大音聲王菩薩摩诃薩。
師子吼聲菩薩摩诃薩。
震吼深妙音聲菩薩摩诃薩。
無染著菩薩摩诃薩。
離諸垢菩薩摩诃薩。
月光菩薩摩诃薩。
日光菩薩摩诃薩。
智光菩薩摩诃薩。
智吉祥菩薩摩诃薩。
賢吉祥菩薩摩诃薩。
月吉祥菩薩摩诃薩。
蓮華吉祥菩薩摩诃薩。
寶吉祥菩薩摩诃薩。
妙吉祥童真菩薩摩诃薩。
如是等諸菩薩衆而為上首。
複有賢護等十六大士。
慈氏等賢劫中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四大王天主等。
四大王天諸天子衆。
帝釋天主等。
忉利天中諸天子衆。
須夜摩天主等。
夜摩天中諸天子衆。
兜率陀天主等。
兜率陀天諸天子衆。
善變化天主等。
化樂天中諸天子陀化自在天主等。
陀化自在天中諸天子衆。
導師等。
善分魔王子衆。
大梵天主等。
梵衆天中諸天子衆。
大自在天主等。
五淨居天諸天子衆。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大力阿修羅王。
羅睺阿修羅王等。
無數百千阿修羅衆。
阿那婆達多大龍王。
摩那斯大龍王。
娑伽羅大龍王。
阿難多大龍王。
嚩蘇枳大龍王等。
無數百千龍王之衆。
吉祥威光龍王子等。
無數百千龍王之子并諸龍女。
及馀無數百千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衆集會。
時象頭山。
遍四方面四由旬内。
天人大衆充滿虛空。
乃至無有一毛端量極微塵量之所空缺。
於如是等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衆會中間。
敷佛所坐妙師子座。
其座高一由旬。
縱廣正等各半由旬。
嚴設無數百千天妙寶衣。
寶鈴寶網張設幰蓋彌覆其上。
複有無數百千天妙缯帛。
周匝垂挂。
散真珠華及諸妙華。
又師子座周匝地方皆是金剛所成。
嚴飾殊妙地平如掌。
柔軟清淨妙香芬馥。
無數百千天妙寶華散布其地。
複有蓮華大若車輪。
無數百千黃金為葉。
琉璃為莖。
帝青為台。
馬腦為須。
妙香可愛適悅快樂。
如是莊嚴佛所受用。
又複師子之座。
於其四隅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而極聳拔。
高半由旬。
周廣盤郁三俱盧舍。
爾時世尊在大衆中處師子座。
以極淨慧轉妙法輪。
摧伏魔軍不染世法。
作師子吼明煥無畏,猶如大池清淨無雜。
又如大海廣積妙寶深無涯底。
如須彌山王高出衆山。
如日光明威耀赫奕。
如滿月輪人所愛樂。
如大龍王能雨法雨。
如大梵王世間最上。
而佛世尊與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梵王護世等無邊善調伏者弟子衆俱。
是時大衆一心誠谛瞻仰世尊,
爾時世尊,先以常光照諸大衆。
於常光中複從頂上放大光明其名普照。
是光複有無數百千光明眷屬。
其光即於十方一切世界普照耀已,旋環佛所右繞三匝。
複從世尊口門而入。
而佛世尊口門之相悉無動靜。
譬如日月光明悉從虛空界入。
而虛空界亦無動靜。
佛之光明口門入時無動靜相亦複如是,又如積以乾沙投之酥油。
或投以水。
彼等入時悉無動靜。
佛之光明口門入時無動靜相亦複如是,
爾時東方去此佛刹過克伽沙數等世界。
有世界名大蓮華。
其中有佛号蓮華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諸菩薩宣說法要。
彼所說法唯以一乘發起利益。
彼佛刹中無有聲聞緣覺名字。
況複聲聞緣覺乘法。
又彼世界有情。
皆修菩薩行法。
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彼世界。
不以飲食而為資養。
彼諸菩薩。
悉以等持靜慮法喜為食。
又彼世界。
不以日月星宿而為照明。
皆彼如來身光普照而悉清淨。
又複其土。
無諸草木沙礫土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