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首頁
    等。

    地平如掌。

    彼有菩薩摩诃薩名除蓋障。

    獨止一處。

    若諸有情聞是菩薩名者,一切障累悉得蠲除。

     是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蒙佛光明之所照觸。

    離自所止詣彼佛所。

    到已頭面禮佛雙足退住一面,并馀菩薩各各蒙光所照觸已悉離所止。

    鹹來詣彼世尊蓮華眼如來所。

    到已頭面各禮佛足退住一面。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著於蓮華台上。

    合掌頂禮白其佛言:世尊,何故有是光明。

    極善無垢清淨悅意。

    使諸有情蒙光照者身心調暢。

     爾時蓮華眼如來。

    告除蓋障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西方去此佛刹過克伽沙數等世界。

    有世界名娑婆。

    其中有佛。

    号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若諸有情聞彼如來名字之者,悉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彼如來所現此光明。

    即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而諸有情聞彼如來名字之者,悉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蓮華眼如來。

    告除蓋障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彼佛如來往昔修行菩薩道時。

    發是願言:願我當來成正覺已,一切有情聞我名者,悉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除蓋障菩薩言:雲何世尊,彼世界中一切有情悉得不退轉邪。

    佛言:不也善男子,除蓋障菩薩言:雲何世尊,若然者亦有有情不聞彼佛名邪。

    佛言:善男子,一切皆聞。

    除蓋障菩薩言:若皆聞者何故乃有不得不退轉者,佛言:善男子,所言一切不退轉。

    亦非一切不退轉。

    除蓋障菩薩言:如佛所說一切不退轉亦非一切不退轉。

    其義雲何。

    佛言:善男子,若有有情得聞如來名字。

    生起不退轉種子者,我說斯等有情得不退轉。

    非是得聞如來名字。

    俱時皆得不退轉地。

    善男子,我今複說譬喻以成斯義。

    譬如有樹初植種子。

    而其種子離諸過失。

    後以諸緣得生牙莖。

    乃至滋長果實成結。

    善男子,彼樹何故但說種子。

    除蓋障菩薩言:世尊,由其種子離諸過失。

    乃至果實成辦故說種子。

    佛言:善男子,得不退轉有情亦複如是,由彼才聞如來名字之時,不退轉種子生起具足。

    而其有情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白蓮華眼如來言:世尊,我今欲往娑婆世界。

    瞻睹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禮奉親近尊重供養。

    於是蓮華眼如來告除蓋障菩薩言:善男子,汝當可往今正是時,馀諸菩薩俱白蓮華眼如來言:世尊,我等亦欲往詣娑婆世界。

    瞻睹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禮奉親近尊重供養。

    時彼世尊,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等可往今正是時,然汝往彼世界勿生放逸。

    何以故?彼世界中諸有情類極貪瞋癡。

    無沙門婆羅門父母之想。

    非法欲行。

    暴惡粗獷。

    口出惡言:高倨輕慢。

    染著懈怠。

    破戒造惡。

    慳嫉增盛。

    如是多種煩惱随煩惱等。

    彼佛世尊,於如是等惡有情中而為說法。

    彼諸菩薩白其佛言:世尊,彼佛如來難行能行。

    於如是等惡有情中能為說法。

    佛言:諸善男子,如是如是,彼佛如來難行能行。

    惡有情中能為說法。

    又善男子,彼諸有情亦複如是,難行能行於彼雜染世界之中。

    能起一善心者斯為極難。

    何以故?若清淨世界中。

    清淨有情發起善心豈為希有。

    雜染世界之中能起善行者極為希有。

    能於一彈指頃發淨信心。

    一彈指頃能歸依佛及法僧寶。

    一彈指頃修持淨戒。

    一彈指頃離貪著心。

    一彈指頃起悲愍意。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極為希有。

    諸菩薩言:希有世界。

    希有善逝。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等諸菩薩衆。

    鹹歎善哉!於彼佛所如其行相。

    聞佛所言順佛教敕。

    各各頭面禮佛足已,從佛會出。

    俱時往詣娑婆世界。

    於世尊釋迦牟尼佛所。

    作供養事。

    或有化現諸寶樹者,枝幹傭圓色相榮茂。

    華果具足。

    或現琉璃寶樹。

    或現頗胝迦樹。

    或現劫樹。

    或真金樹。

    或衆華樹。

    或衆果樹。

    或現妙寶衣雲。

    或莊嚴雲。

    或塗香雲。

    或寶鬘雲。

    或妙蓋雲。

    或末香雲。

    或鼓樂雲。

    如其所應各化現已,鹹悉萃集前導。

    除蓋障菩薩摩诃薩等諸菩薩衆。

    來詣娑婆世界。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告諸菩薩言:仁者,彼娑婆世界諸有情等苦之深重。

    仁等宜應随其神力善化而往。

    使彼有情得勝妙樂。

    時諸菩薩聞是語已如教而行。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诃薩如其色相。

    以自神力作諸化事。

    即從身中放大光明。

    善妙無垢清淨適悅。

    使諸有情蒙光照者身心調暢。

    是光普遍廣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

    所有地獄餓鬼畜生等趣。

    諸有情類蒙光照觸。

    皆得離苦息恚害心。

    互相皆起父母之想。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幽隐暗暝。

    日月光明所不照處是光普照。

    所有日月具大神力。

    有大威德自在照耀。

    為此光明映蔽不現。

    悉無焰赫光耀之用。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明普照。

    其中所生諸有情類互得相見。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

    諸鐵圍山。

    大鐵圍山。

    目真鄰陀山。

    摩诃目真鄰陀山。

    寶山黑山及諸山等。

    其光普照。

    上至梵世下至阿鼻大地獄。

    於其中間一切方分而無光明所不照處。

     爾時諸菩薩衆。

    随彼色相如其所應。

    亦以神力作諸化事。

    令諸有情須食者得食。

    須飲者得飲。

    須衣者得衣。

    須輩輿者得辇輿。

    須财者得财。

    盲者能視。

    聾者能聽。

    裸者得覆。

    迷亂之者還得正念。

    苦者得樂。

    諸懷妊者産生無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