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蓋障。
汝今當問斯為常事。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諸有自高之者乃非正士。
如何世尊為大法王。
今自贊說得非自高邪。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而汝心志深固能發是問。
汝應谛聽。
極善作意。
今為汝說。
時除蓋障菩薩受教而聽。
佛言:善男子,如來無我慢心亦不自高。
不為利養名稱所欲生於我慢。
亦不為求人所知故。
亦不起於谄诳心故生於我慢。
但以己所得法。
廣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何以故?欲令有情於如來所發生清淨歡喜之心。
堪任法器者令彼獲得一切善法。
使其長夜得大利樂。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有情而不能知如來勝德。
佛言:善男子,彼實不知。
何以故?此佛刹中諸有情類。
信解狹劣志著粗弊。
少慧少信善根微鮮。
而不能知如來勝德。
是故如來乃自贊說所有功德。
意欲令諸有情發生淨信。
能成如來諸勝功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為大醫師善療衆病國中第一無有倫比。
然其國中不知是人。
明善方藥具醫勝得。
時彼醫師。
見有疾苦所逼惱者即起是念。
是人疾苦不善方藥。
我今應當為其治療。
是時醫師詣病人所語其人言:我是醫師明練方術。
善知衆病及病所因。
汝之病惱善為治療。
時彼病人聞是言已,即於醫師起信重心而作依仗。
醫師即時為其治療病得除愈。
善男子,於汝意雲何。
而彼醫師於病人前。
說已能解為自贊邪。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如來亦複如是,為大醫王善療有情諸煩惱病。
知病所因施大法藥。
而諸有情為無明等諸煩惱病之所逼迫。
如來見已即詣其前。
稱說如來具勝功德。
令諸有情為其病苦所逼惱者,聞說如來勝功德已,能生清淨信重之心。
以佛如來而為依仗。
是故如來勝大醫王。
為彼病者施大法藥。
使諸有情煩惱重病鹹得銷滅。
善男子,何等是大法藥。
所謂多貪有情作不淨觀。
多瞋有情作慈悲觀。
愚癡有情作緣生觀。
以是緣故。
乃見如來自贊勝得。
複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諸願離著。
何等為十。
一者雖行布施而有願求。
亦不著於布施。
二者雖持禁戒。
亦不著於持戒。
三者雖行忍辱。
亦不著於忍辱。
四者雖起精進。
亦不著於精進。
五者雖習禅定。
亦不著於禅定。
六者雖修智慧。
亦不著於智慧。
七者雖依三界。
亦不著於三界。
八者雖求菩提。
亦不著於菩提。
九者雖行正道。
亦不著於正道。
十者雖入涅槃。
亦不著於涅槃。
何以故?菩薩離諸所著雖於世間一切所行而悉無著。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諸願離著。
複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慈身具足。
何等為十。
一者無方分慈。
二者無種類慈。
三者法慈。
四者定慈。
五者不害慈。
六者利益慈。
七者於一切有情平等心慈。
八者等心無瞋恚慈。
九者周遍十方廣大慈。
十者出世間慈。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慈身具足。
複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悲身具足。
何等為十。
一者見諸苦惱無救無依無歸趣者,菩薩見已發起菩提心。
二者發菩提心已求所得法。
三者曆苦勤求得法成已,普為有情作大利益。
四者慳貪有情令行布施。
五者毀戒有情令持淨戒。
六者瞋心有情令修忍行。
七者懈怠有情令發精進。
八者散亂有情令住定心。
九者無智有情令修智慧。
十者菩薩為利有情故。
不以艱苦壞失退轉菩提勝行。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悲身具足。
複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修喜行。
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自得出離三有熾然。
故生歡喜。
二者為斷長時輪回往來系縛之索。
故生歡喜。
三者菩薩遠離種種尋求。
自已得渡生死海中諸惡雜類。
故生歡喜。
四者菩薩自已摧折久遠以來高慢之幢。
故生歡喜。
五者菩薩以智金剛。
自已摧碎煩惱高峰細無塵末。
故生歡喜。
六者菩薩自得安隐。
亦複令他悉得安隐故生歡喜。
七者菩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