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七

首頁
    法。

    未圓滿者而能圓滿。

    諸有未斷一切煩惱而悉能斷。

    是故於彼軌範師所。

    恭敬承事如親教師想心大歡喜。

    而彼師尊。

    能以正道一切善法攝受於我。

    不以邪道不善之法而為攝受。

    七者菩薩如是觀察。

    誰是我師乃審思惟。

    一切智者是我大師。

    彼一切明了悲愍世間。

    起大悲心作大福田。

    能為天人阿修羅世間等師。

    以是緣故。

    生大歡喜適悅慶快。

    又複思惟。

    若佛世尊為我大師。

    我實得大善利。

    如佛世尊施設學道。

    我當盡其壽命奉教修學。

    如聞随轉終不違越。

    八者菩薩作是思惟。

    我當從誰而行乞食。

    遍伺察已,我應於彼婆羅門刹帝利庶民之家周行求乞。

    令彼施食獲大果報。

    成大義利具大威德。

    我以此緣。

    令彼得果故從乞食。

    九者菩薩作是思惟。

    彼婆羅門刹帝利等。

    為起何想而施我食。

    如是審察彼婆羅門刹帝利等。

    必應於我起沙門想起刍想起福田想故施我食。

    我今宜應積集修行沙門功德刍功德福田功德。

    十者菩薩作是思惟。

    我當雲何而能出離無始生死。

    如是審察。

    一者我得成刍相。

    斯為第一出離生死。

    二者我得成就刍所有功德。

    斯為第二出離生死。

    三者我能發起精進舍離懈怠。

    修諸善行證得法性。

    斯為第三出離生死。

    四者遍修諸行。

    乃至成佛化度有情。

    斯為第四出離生死。

    菩薩若能如是審谛常所觀察。

    是即名為善自了知。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自了知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世間。

    何等為十。

    一者見高倨人能自卑下。

    二者見我慢人能離憍慢。

    三者見谄曲人能立正直。

    四者見妄語人為說實語。

    五者見惡語人為說愛語。

    六者見粗猛人起柔軟相。

    七者見恚惡人能多忍辱。

    八者見毒害人為起慈心。

    九者見苦惱人為生悲愍。

    十者見慳吝人為行布施。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知世間。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生清淨諸佛刹土。

    何等為十。

    一者具戒淨淨不斷不雜。

    複無染污戒行成就。

    二者行平等心。

    為一切有情設平等方便。

    三者成就廣大善根非鮮少故。

    四者遠離世間名聞利養等事複不染著。

    五者具於淨信無疑惑心。

    六者發勤精進舍離懈怠。

    七者具修禅定無散亂心。

    八者修習多聞而無惡慧。

    九者利根利慧無暗鈍性。

    十者廣行慈行無損害心。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生清淨諸佛刹土。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雲何世尊,為具修十法乃得生邪。

    為随修一法無所缺壞亦得生邪。

    佛言:善男子,若随修一法不斷不壞。

    無雜無染清淨潔白。

    即能成就馀諸法行。

    善男子,此中意者,若能具修諸法無所缺減。

    生淨佛刹決定無疑。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不染胎藏垢穢而生。

    何等為十。

    一者修治如來形像。

    二者嚴飾破故塔廟。

    三者妙香塗治如來寶塔。

    四者以妙香水洗沐佛像。

    五者泥飾塗補掃除濺灑如來塔地。

    六者恭事父母。

    七者恭事軌範之師及親教師同梵行等。

    八者雖複如是無所悕望。

    九者即以如是所有善根而用回向。

    願以此善普令一切有情不染胎藏垢穢而生。

    十者深心志固。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得不染胎藏垢穢而生。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在家出家。

    何等為十。

    一者得無所取。

    二者不雜亂住。

    三者棄背諸境。

    四者遠離諸境一切愛著。

    五者不染諸境所有過失。

    六者能於如來所設學門恭敬修習。

    加複勤力而無厭足。

    七者雖複少分得其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心常喜足。

    八者随得應器衣服離諸取著。

    九者厭離諸境常生怖畏。

    十者常勤修習現前寂靜。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在家出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