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所請問深義。
二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諸如來所聽受深法。
三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諸如來所承事供養。
四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之中。
而悉圓滿菩提資糧。
五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之中。
有諸菩薩成正覺時。
悉皆尊重作供養事。
六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之中。
自身示現成等正覺。
七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之中。
示現往詣菩提道場。
八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之中轉妙法輪。
九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之中示現涅槃。
十者於一佛刹不動身相。
能於無數佛刹之中。
乃至有情所可化者,随其所應而悉為作諸變化事。
菩薩雖複作諸化事。
而不分别能化所化。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作諸化事而不分别能化所化。
佛言:善男子,我今喻說。
汝應谛聽。
譬如日月照四大洲。
随攝世間一切有情普遍照曜。
而彼日月亦不分别。
我為能照一切有情是為所照。
何以故彼之日月。
皆由往昔所修業報故能照曜。
善男子,菩薩亦複如是,雖複作諸化事。
亦不分别能化所化。
都無發悟亦無造作。
何以故?謂由菩薩往昔勝善業報所成。
菩薩往昔修菩薩行時。
随其願力随其行業。
故能今時作諸化事無所分别。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能施作諸變化事。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何等為十。
一者能善具足。
及善積集布施之行。
二者善具足戒。
善積集戒。
無缺漏戒。
不雜染戒。
出過一切聲聞緣覺。
清淨潔白戒蘊具足。
三者善具忍辱。
四者善具精進。
五者善具禅定。
六者善具勝慧。
七者善具方便。
八者善具諸願。
九者善具諸力。
十者善具正智善積集智。
以菩薩成就不共智故。
而能出過一切聲聞緣覺之智。
超越菩薩初地。
乃至超越菩薩九地之智。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世尊宣說如是諸正法時。
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須彌山王。
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
小鐵圍山。
大鐵圍山。
及馀寶山黑山諸小山等峰岫。
自然皆悉低屈向象頭山。
而伸供養佛及正法。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花樹一切果樹。
皆悉低垂向象頭山。
供養世尊及其正法是時複有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
化現種種衣服莊嚴。
其積量如須彌山王。
供養世尊及其正法。
複有無數百千帝釋梵王護世天等。
皆悉合掌頂禮世尊,雨天曼陀羅花。
摩诃曼陀羅花。
散於佛上。
複有無數百千諸天子衆各持天衣。
住虛空中舉身旋轉。
作百千種清妙之聲而伸供養。
複以天花散於佛上鹹作是言:我等今日見佛世尊,於第二時出現世間。
於第二時轉正法輪。
世尊,若諸有情。
具大福德修諸善業。
於先佛所植衆德本者,是人方得聞此正法。
何況有能聞已發生清淨心者,
複有無數百千摩睺羅伽。
鹹悉震發大雲雷音。
又複化現種種大雲。
遍覆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及象頭山。
雨衆香水皆悉充滿是中有情亦不堯惱。
如是施作而伸供養複有無數百千龍女。
於世尊前出歌詠聲而伸供養。
複有無數百千乾闼婆衆緊那羅衆右繞。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及象頭山。
出美妙聲歌詠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