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抄經錄第一新集安公疑經錄第二新集疑經僞撰雜錄第三新集安公注經及雜經志錄第四
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
長安睿法師喻疑第六
○新集抄經錄第一
抄經者,蓋撮舉義要也。
昔安世高抄出《修行》為《大道地經》,良以廣譯為難,故省文略說。
及支謙出經,亦有《孛抄》。
此并約寫胡本,非割斷成經也。
而後人弗思,肆意抄撮,或棋散衆品,或蓏剖正文。
既使聖言離本,複令學者逐末。
竟陵文宣王慧見明深,亦不能免。
若相競不已,則歲代彌蕪黩法寶,不其惜欤。
名部一成,難用刊削。
其安公時抄,悉附本錄,新集所獲,撰目如左。
庶誡來葉,無效尤焉。
《抄華嚴經》十四卷《抄方等大集經》十二卷《抄菩薩地經》十二卷《抄法句譬經》三十八卷
《抄阿差末經》四卷《抄淨度三昧經》四卷《抄摩诃摩耶經》四卷《抄摩诃摩耶經》三卷
《抄胎經》三卷《抄央掘魔羅經》二卷《抄報恩經》二卷(少上卷。
)《抄頭陀》二卷(抄律中事。
)
《抄義足經》二卷《抄法華藥王品》一卷《抄維摩诘所說佛國品》一卷《抄維摩诘方便品》一卷
《抄維摩诘問疾品》一卷《抄安般守意經》一卷《抄菩薩本業經》一卷《抄菩薩本業願行品》一卷
《抄四谛經要數》一卷《抄法律三昧經》一卷《抄照明三昧不思議事經》一卷《抄諸佛要集經》一卷
《抄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抄普賢觀忏悔法》一卷《抄樂璎珞莊嚴方便經》一卷《抄未曾有因緣經》一卷
《抄阿毗昙五法行經》一卷《抄諸法無行經》一卷《抄無為道經》一卷《抄分别經》一卷
《抄德光太子經》一卷《抄魔化比丘經》一卷《抄優婆塞受戒品》一卷《抄優婆塞受戒法》一卷
《抄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
(從《華嚴經》至《貧女為國王夫人》凡三十六部,并齊竟陵文宣王所抄。
凡抄字在經題上者,皆文宣所抄也。
)
《般若經問論集》二十卷(即《大智論抄》。
或雲《要論》,或雲《略論》,或雲《釋論》。
)
右一部,凡二十卷。
廬山沙門釋慧遠以論文繁積,學者難究,故略要抄出。
《抄成實論》九卷(齊武帝永明七年十二月,竟陵文宣王請定林上寺釋僧柔、小莊嚴寺釋慧次等于普弘寺共抄出。
)《淨度三昧抄》一卷
《律經雜抄》一卷《本起抄經》一卷《睒抄經》一卷(《舊錄》所載。
)《五百梵律經抄》一卷(《舊錄》所載。
)
《大海深崄抄經》一卷(上六抄經是舊抄,今并阙本。
)《抄為法舍身經》六卷(抄字在上,似是文宣王所抄。
今阙此經。
)
《法苑經》一百八十九卷
(此一經近世抄集,并撮撰群經,以類相從。
雖立号《法苑經》,終入抄數。
今阙此經。
)
右抄經四十六部,凡三百五十二卷。
其三十八部一百五十一卷并有經,其八部一百一卷今阙。
○新集安公疑經錄第二
外國僧法,學皆跪而口受。
同師所受,若十、二十轉,以授後學。
若有一字異者,共相推校,得便擯之,僧法無縱也。
經至晉土,其年未遠,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無括正,何以具僞乎!農者禾草俱存,後稷為之歎息;金匮玉石同緘,卞和為之懷恥。
安敢預學次,見泾渭雜流,龍蛇并進,豈不恥之!今列意謂非佛經者如左,以示将來學士,共知鄙倍焉。
《寶如來經》二卷(南海胡作。
或雲《寶如來三昧經》。
)《定行三昧經》一卷(或雲《佛遺定行摩目揵所問經》。
)
《真谛比丘慧明經》一卷(或雲《慧明比丘經》,或雲《清淨真谛經》。
)
《尼咤國王經》一卷(或雲《尼咤黃羅國王經》,或雲《黃羅王經》。
)《胸有萬字經》一卷(或雲《胸現萬字經》。
)
《薩和菩薩經》一卷(《舊錄》雲,《國王薩惒菩薩經》。
)《善信女經》二卷(或雲《善信經》。
)《護身十二妙經》一卷(一名《度世護世經》。
)
《度護經》一卷(或雲《度護法經》。
)《毗羅三昧經》二卷
《善王皇帝經》二卷(或雲《善王皇帝功德尊經》。
或為一卷。
)《唯務三昧經》一卷(或作《唯無三昧》。
)《阿羅呵公經》一卷(或雲《相國阿羅呵公經》。
)
《慧定普遍神通菩薩經》一卷(《舊錄》雲,《慧定普遍國土神通菩薩經》。
)《陰馬藏經》一卷(或雲《陰馬藏光明經》。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