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滿百頃。
滿百頃已,滿一由旬。
滿一由旬已,滿二由旬。
滿二由旬已,滿三由旬。
滿三由旬已,滿四由旬。
滿四由旬已,滿五由旬。
滿五由旬已,漸漸廣大。
滿百由旬。
滿百由旬已漸漸廣大。
遍滿閻浮提。
地火二大。
其性各異。
更相鼓動。
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上至三界頂。
下至金剛際。
還從頂入。
見此事已,複當更教觀於風大。
觀風大者,自觀身内。
心華樹間。
出紫色風。
水大随入。
滅此風色。
同為水色。
風動水湧。
遍滿身内。
漸漸廣大。
遍滿一床。
滿一床已,滿一房内。
滿一房已,遍滿一庭。
滿一庭已,遍滿一城。
滿一城已,漸漸廣大。
遍滿一由旬。
滿一由旬已,風水二性。
其性各異。
風吹此水。
如琉璃沫。
其色焰熾。
更相鼓動。
遍滿二由旬。
滿二由旬已,滿三由旬。
滿三由旬已,滿四由旬。
滿四由旬已,滿五由旬。
滿五由旬已,漸漸廣大。
滿百由旬。
滿百由旬已,漸漸廣大。
遍滿閻浮提。
滿閻浮提已,漸漸廣大。
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上至三界頂。
下至金剛際。
見此事已,自見己身。
身諸毛孔一切火起。
此火光炎。
遍滿三界。
出三界外。
如真金華。
華上有果。
果葉相次。
彼果光中。
演說四谛及十二因緣度生死法。
複見身内。
一切水起。
其水溫潤。
從毛孔出。
流布三界。
無不遍滿。
水色出光。
照三界頂。
入火光果中。
複見身内。
一切風起。
遍滿身内。
從毛孔出漸漸廣大。
駛速飄疾。
遍滿三界。
化為金雲。
入火光果中。
複有地氣。
極為微薄。
彌滿四大。
見此事已,複當更教谛觀五陰。
觀於色陰。
此色陰者,依地大有。
地大不定。
從無明生。
無明因緣。
妄見名色。
觀此色相。
虛僞不真。
亦無生處。
假因緣現。
因緣性空。
色陰亦然。
受想行識。
性相皆空。
中無堅實。
觀此五陰。
實無因緣。
亦無受有。
如此四大。
雲何增長遍滿三界。
作此思惟時。
見一切火。
從一切毛孔出。
遍滿三界。
還從一切毛孔入。
複見一切地大,猶如金剛雲。
從一切毛孔出。
遍滿三界。
還從一切毛孔入。
複見水大,猶如微塵。
從一切毛孔出。
遍滿三界。
還從一切毛孔入。
複見風大。
其勢羸劣從一切毛孔出。
遍滿三界。
還從一切毛孔入。
如是四大。
從毛孔出。
從毛孔入。
往複反覆。
經八百遍。
見此事已,如前數息已,閉氣而住。
經一七日。
爾時自然見此大地漸漸空。
見一床下漸漸空。
見一房漸漸空。
見一房已,見一庭地漸漸空。
見一庭已,見一城地漸漸空。
見一城已,見十頃地漸漸空。
見十頃已,見百頃地漸漸空。
見百頃已,見一由旬地漸漸空。
見一由旬已,見二由旬地漸漸空。
見二由旬已,見三由旬地漸漸空。
見三由旬已,見四由旬地漸漸空。
見四由旬已,見五由旬地漸漸空。
見五由旬已,乃至見十由旬地漸漸空。
見十由旬已,乃至見百由旬地漸漸空。
見百由旬已,乃至見閻浮提八千由旬地漸漸空。
見閻浮提已,見弗婆提地十千由旬漸漸空。
見弗婆提已,見瞿耶尼地三萬由旬漸漸空。
見瞿耶尼已,見郁單越地四萬由旬漸漸空。
見郁單越已,見須彌山四大海水山河石壁四天下中一切所有見堅鞕物。
一切悉皆漸漸空。
見四天下已,心遂廣大。
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諸堅鞕物。
大地山河石壁。
一切悉空。
心無所寄。
爾時自然見金剛際。
有十四金剛輪。
從金剛輪下。
自然上踴。
更相振觸。
至行者前。
爾時心樹諸妙花端。
自然火起。
燒諸華葉樹上四果。
堕行者頂。
從頂而入。
住於心中。
爾時此心。
豁然明了。
見障外事。
複有六象。
其正色黑。
踏大地壞。
吸飲諸水。
風吹象殺。
象耳出火。
燒象都盡。
四大毒蛇。
走上樹端。
見有一人。
似大力士。
拔此大樹。
下至金剛際。
上至三界頂。
令樹動搖。
行者心中。
四明珠果。
複出大火。
燒樹荄絕。
是時大樹。
散如微塵。
行者見已,我今觀於水火風等及與水大。
一切無常。
須臾變滅。
當自觀我身内四大。
火起無窮。
地水風等亦複如是,此無明相。
空無所有。
假僞颠倒,猶如霜炎。
屬於三界。
緣於癡愛。
三十三億念生法。
九百九十轉。
次第念粗相。
結使九十有八。
枝條種子。
彌覆三界。
為是衆結。
受生無數。
或堕地獄。
猛火焚身。
或為餓鬼。
吞飲融銅。
啖熱鐵丸。
百千世中。
不聞水穀。
或為畜生。
駝驢豬狗。
數不可知。
人中受苦。
衆難非一。
如是衆多。
從癡愛得。
今觀癡愛。
性無所有。
作是思惟時。
釋迦牟尼佛。
放金色光。
與諸聲聞眷屬圍繞。
告行者言:汝今知不。
色相虛寂。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汝今應當谛觀空無相無作無願三昧。
空三昧者,觀色色性。
及一切諸法。
空無所有。
如是衆空。
名空三昧。
無願三昧者,觀涅槃性。
寂滅無相。
觀生死相。
悉同如實際。
作此觀時。
不願生死。
不樂涅槃。
觀生死本際空寂。
觀涅槃性相皆同入空。
無有和合。
是名無願三昧。
無作三昧者,不見心。
不見身及諸威儀有所修作。
不見涅槃有起性相。
但見滅谛通達空無所有。
爾時行者,聞佛世尊說是空無相無願三昧。
身心靜寂。
遊三空門,猶如壯士屈申臂頃。
應聲即得超越九十億生死洞然之結。
成阿羅漢。
不受後有。
梵行已立。
知如道真。
豁然意解。
無複馀習。
漏盡慧通。
自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