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下

首頁
    得。

    其馀五通。

    要假修得六通義。

    廣說如阿毗昙。

    爾時世尊,為阿祇達。

    說是賢聖。

    空相應心。

    境界分别。

    十一切入相已,默然安隐。

    入無诤三昧。

    放衆色光。

    普照世尊,是時會中。

    二百五十比丘。

    心意開解。

    成阿羅漢。

    五十優婆塞。

    破二十億洞然結。

    成須陀洹。

    天人大衆。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長老阿難。

    即從坐起。

    白佛言世尊,如來初為迦絺羅難陀。

    說不淨門。

    為禅難提比丘。

    說數息法。

    為阿祇達。

    說四大觀。

    如是衆多微妙法門。

    雲何受持。

    當以何名宣示後世。

    佛告阿難。

    此經名禅法秘要。

    亦名白骨觀門。

    亦名次第九想。

    亦名雜想觀法。

    亦名阿那般那方便。

    亦名次第四果想。

    亦名分别境界。

    如是受持。

    慎勿忘失佛告阿難。

    我滅度後。

    若有比丘比丘尼。

    式叉摩尼。

    沙彌沙彌尼。

    優婆塞優婆夷。

    若有欲學三世佛法。

    斷生死種。

    度煩惱河。

    竭生死海。

    免愛種子。

    斷諸使流。

    厭五欲樂。

    樂涅槃者學是觀。

    此觀功德。

    如須彌山。

    流出衆光。

    照四天下。

    行此觀者,具沙門果。

    亦複如是佛告阿難。

    佛滅度後。

    若有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欲學此法者,當離四種惡。

    何等為四。

    一者淨持禁戒。

    威儀不犯。

    於五衆戒。

    若有所犯。

    應當至心忏悔清淨。

    戒清淨已名莊嚴梵行。

    二者遠離愦鬧。

    獨處閑靜。

    系念一處。

    樂少語法。

    修行甚深十二頭陀。

    心無疲厭。

    如救頭然。

    三者掃偷婆塗地。

    施楊枝淨籌。

    及諸苦役。

    以除障罪。

    四者晝夜六時。

    常坐不卧。

    不樂睡眠。

    身倚側者,樂常冢間樹下阿練若處。

    食若鹿食。

    死若鹿死。

    若有四衆。

    行此四法者,當知此人。

    是苦行人。

    如此苦行。

    不久必得四沙門果。

     佛告阿難。

    若有四衆。

    修系念法。

    乃至觀見腳指端手指端一節少分白骨相。

    極令明了。

    若見一指。

    若見一爪。

    一切諸白骨。

    當知此人。

    以心利故。

    命終之後。

    必定得生兜率陀天。

    滅三惡道一切苦患。

    雖未解脫。

    不堕惡道。

    當知此人。

    功德不滅。

    已得免離三塗苦難。

    何況具足諸白骨人。

    見此骨人者,雖未解脫。

    無漏功德。

    當知此人。

    已免一切三塗八難苦厄之患。

    當知此人。

    世世所生不離見佛。

    於未來世。

    值遇彌勒龍華初會。

    必先聞法。

    得證解脫佛告阿難。

    若有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於佛法中。

    為利養故。

    貪求無厭。

    為好名聞。

    而假僞作惡。

    實不坐禅。

    身口放逸。

    行放逸行。

    貪利養故。

    自言坐禅。

    如此比丘。

    犯偷蘭遮。

    過時不說。

    不自改悔。

    經須臾間。

    即犯十三僧殘。

    若經一日。

    至於二日。

    當知此比丘。

    是天人中賊。

    羅刹魁脍。

    必堕惡道。

    犯大重罪。

    若比丘尼。

    妖冶邪媚。

    欲求利養。

    如貓伺鼠。

    貪求無厭。

    實不坐禅。

    自言坐禅。

    身口放逸。

    行放逸行。

    貪利養故自言坐禅。

    如此比丘尼。

    犯偷蘭遮。

    過時不說。

    不自改悔。

    經須臾間。

    即犯十三僧殘。

    若經一日。

    至於二日。

    當知此比丘尼。

    是天人中賊。

    羅刹魁脍。

    必堕惡道。

    犯大重罪。

    若比丘比丘尼。

    實不見白骨。

    自言見白骨。

    乃至阿那般那。

    是比丘比丘尼。

    诳惑諸天龍鬼神等。

    欺世間人。

    此惡人輩。

    是波旬種。

    為妄語故。

    自說言我得不淨觀。

    乃至頂法。

    此妄語人。

    命終之後。

    疾於雹雨。

    必定當堕阿鼻地獄。

    壽命一劫。

    從地獄出。

    堕餓鬼中。

    八千歲中。

    啖熱鐵丸。

    從餓鬼出堕畜生中。

    生恒負重。

    死複剝皮。

    經五百身。

    還生人中。

    聾盲瘖啞。

    癃殘百病。

    以為衣服。

    如是經苦不可具說。

    若優婆塞。

    實不坐禅。

    自言坐禅。

    實不梵行。

    自言梵行。

    是優婆塞。

    得失意罪。

    不淨有作不起。

    堕落臭旃陀羅。

    與惡為伴。

    是朽敗種。

    不生善芽。

    貪利養故。

    多求無厭。

    經於一日。

    乃至五日。

    犯大妄語。

    此大惡人。

    波旬所使。

    是旃陀羅。

    屠兒羅刹同類。

    必定當堕三惡道中。

    此優婆塞。

    欲命終時。

    十八地獄。

    火車爐炭。

    變化惡事。

    一時迎之。

    必定當堕三惡趣中。

    無有疑也。

    若優婆塞。

    實不得不淨觀。

    乃至暖法。

    於大衆中。

    起增上慢。

    唱如是言:我得不淨觀。

    乃至暖法。

    當知此優婆塞。

    是天人中賊。

    欺诳世間天龍八部。

    此優婆塞。

    命終之後。

    疾於雹雨。

    必定當堕阿鼻地獄。

    滿一大劫。

    地獄壽盡。

    生餓鬼中。

    經八千歲。

    啖熱鐵丸。

    從餓鬼出。

    堕畜生中。

    生恒負重。

    死複剝皮。

    經五百身。

    還生人中。

    聾盲瘖啞。

    癃殘百病。

    以為衣服。

    如是經苦。

    不可具說。

    若優婆夷。

    顯異惑衆。

    實非坐禅。

    謂言坐禅。

    此優婆夷。

    得失意罪。

    垢結不淨不起。

    堕落不淨有作臭旃陀羅。

    此優婆夷。

    與惡為伴。

    是魔眷屬。

    必定當堕三惡趣中。

    是優婆夷。

    過時不說。

    不自改悔。

    經須臾間。

    一日乃至五日。

    是優婆夷。

    貪求無厭。

    實非梵行。

    自言梵行。

    實非坐禅。

    自言坐禅。

    此大惡人。

    必定當堕三惡趣中。

    随業受生。

    若優婆夷。

    實不得不淨觀。

    乃至暖法。

    於大衆中。

    唱如是言:起增上慢。

    自言我得不淨觀。

    乃至暖法。

    此優婆夷。

    是天人中賊。

    命終之後。

    疾於雹雨。

    必定當堕阿鼻地獄滿一大劫。

    地獄壽盡。

    生餓鬼中。

    經八千歲。

    啖熱鐵丸。

    從餓鬼出。

    堕畜生中。

    生恒負重。

    死複剝皮。

    經五百身。

    還生人中。

    聾盲瘖啞。

    癃殘百病。

    以為衣服。

    如是經苦。

    不可具說。

     佛告阿難。

    若比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