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首頁
    為實法。

    滅除諸結使,得證於無相。

    菩提無有色,無滅亦無果。

     魔怨不能障,自覺於菩提。

    諸法無诤論,無生性寂滅。

     爾時文殊師利說是偈已,如是無量百千衆生除諸疑悔。

    離疑悔已心生歡喜得法照明。

    各脫上服供養文殊師利。

    作如是言:能令我等皆得此法悉作是說。

    亦令衆生心證諸法。

    皆得如彼文殊師利所解實相。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如是百千萬億衆生皆生疑悔。

    何故如來不自為說令斷疑悔。

    於是佛告阿難言:如是百千萬億衆生。

    皆從文殊師利發菩提心。

    於文殊師利而得調伏。

    阿難複言: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如是,阿難。

    一切衆生皆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皆由文殊師利善知識故。

    阿難言:如是等諸比丘,信行法行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聲聞辟支佛想盡。

    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有難信者,少智下劣者,懈怠懶惰少精進者,貪嗜飲食近於五欲。

    樂處愦鬧心不遠離。

    忘失正念無智慧者,心無正定常驚亂者,增上慢者,取著增上慢者,貪著己身樂於壽命不觀無常。

    多諸貪嫉愚癡無智。

    毀破禁戒心生惱害。

    於佛法中起於疑惑。

    見無智者,近惡知識遠離善知識。

    亦不恭敬善知識。

    不學般若波羅蜜。

    不修陀羅尼諸經之王。

    常起妄見。

    著妄見已得於惡師貪樂衣缽。

    於和上阿阇梨無恭敬心。

    亦不樂親近。

    於初中後夜心生懈怠。

    兩舌難信好喜妄語。

    惡口貪嫉親近邪見。

    習邪見已常修邪觀不好學戒。

    心無慚愧無所顧畏。

    親近愚癡樂行外道。

    不信空無相無願無生無滅。

    於一切法不生信心。

    阿難。

    如是人等難可解悟。

     爾時世尊默然而住。

    是時阿難承佛神力。

    問文殊師利言:如來何故默然而住。

    文殊師利答言:於末法中。

    後未來世多有衆生。

    在於彼世成就如是心。

    不信法不能解了。

    是故如來默然而住。

    阿難言:複有衆生能信如是法不。

    文殊師利答言:亦有衆生少能信者,阿難。

    少有衆生能識於寶。

    多有衆生不識是寶。

    阿難。

    少有衆生能生信解。

    如是說法城邑聚落。

    多有衆生棄舍不信。

    何以故?是彼衆生宿世因緣。

    本作謗法罪業障故。

    阿難言:唯願文殊。

    當令是諸衆生信解所說,文殊師利言:汝當問佛。

    佛自為汝分别解說。

    爾時阿難白佛言:惟願世尊,時為我說。

    族姓男女少信解者,彼得聞已生大歡喜。

    爾時世尊遍觀四方面門出舌。

    普覆三千大千世界。

    從其舌根出大光明。

    遍照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各於十方恒河沙世界。

    爾時四衆。

    以佛神力亦見東方恒河沙世界諸佛同說此法。

    亦皆遙聞不增不減。

    如是次第十方世界亦複如是,於是世界諸佛說法如此。

    大衆皆悉見聞。

    得見聞已,亦皆一心勸請。

    世尊,惟願哀愍。

    重為我等分别演說。

    使見無量無邊不可稱數諸佛所說,不增不減不可思議諸佛正法。

    唯願世尊,時為說之。

    還攝舌相。

    佛告阿難。

    頗有作妄語人能得如是舌相不耶。

    阿難言:不也世尊,若有實語柔軟語諸有智者,善能調順利益語。

    慈悲喜舍如是等。

    乃至一切智人。

    得是舌相。

    惟願世尊,為族姓男女有少信者分别解說。

    亦為憐愍不解者說。

    當使此輩心生悔恨。

    爾時佛告阿難。

    四衆已集正身端坐。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緊那羅迦樓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諸來在坐能聽法者,皆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各於此地而說正法。

    不增不減如今所說,爾時四衆。

    及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心生歡喜。

    皆脫上服以奉於佛。

    或散華香。

    或散華鬘。

    或以金鬘。

    或以銀鬘。

    或以琉璃鬘。

    或以玻璃鬘。

    或以馬瑙鬘。

    或以毗盧旃鬘。

    或以曼陀羅華。

    摩诃曼陀羅華。

    曼殊沙華。

    摩诃曼殊沙華。

    或以所作之華而散佛上。

    或以天優缽羅華。

    拘物頭華。

    芬陀利華。

    以散佛上。

    於虛空中。

    天樂自鳴。

    龍雨真珠。

    諸婦女等。

    以身嬰珞。

    各脫上服以供養佛。

    整其衣服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皆共同音。

    白佛言:世尊,如來無二。

    爾時佛告阿難。

    如是如是,如彼所說,如來無二永盡愚癡。

    如來世尊無有吝惜。

    無一切過。

    已離過故。

    離於諸欲。

    一切塵垢清淨無染。

    憍慢貪嫉悉斷無馀。

    智慧具足覺悟正法。

    到於彼岸,猶如大梵得大自在。

    威儀具足究竟諸行。

    得四具足。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而不取著有為無為。

    不染生死。

    從佛世尊得正解脫。

    得具足見無阙失見具足親近。

    阿難言:雲何如來。

    得具足見無阙失見。

    具足聞佛具足見佛具足親近。

    佛告阿難。

    汝不知耶。

    阿難言:我實不知。

    佛言:汝今谛聽。

    當為汝說。

    阿難言:唯然世尊,願為解說。

    阿難。

    汝今聞我釋迦牟尼佛。

    已聞當聞。

    如是等。

    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一切法身若有所說,其見聞者皆悉利益。

    阿難。

    若以一華供養如來。

    及般涅槃後。

    為佛舍利起塔供養。

    亦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

    乃至畜生。

    得聞佛名。

    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