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了一條河,他就想跳入水中,去撈起那隻失去了的銀杯。
别人看見問他說∶『你到水裡尋其麽呀? 』他回答說∶『我要打撈失落的銀杯哪。
』人家又問他∶『你失落在其麽地方呀?』他說∶『我在兩月前初入海時失落的。
當時我在船面上畫過一個記号,并且牢記著。
今天,我看到船面這個記号,所以跳到水裡去打撈。
』大家聽了,呵呵大笑說∶『水雖沒有分别,地已相隔千裡,這裡怎能撈得到呢?』
這故事比喻∶外道不修正行,在相似的善法中,枉修無益的苦行,他們那裡知道,差之毫裡,失之千裡。
掌握原則,具擇法眼,是怎樣的重要啊。
◎割肉百兩還千兩◎
從前有一個國王,聽說有人在私下議論,說他很是暴虐,不會治理政事。
他聽了憤怒得不得了,立刻下令要查辦這個議論朝政的人,但一時卻查不出究竟是那一個?後來聽信一個旁人的話,把一個賢臣捉來辦罪。
那刑罰是剝開背脊,割肉一百兩。
不久有人證明,說這個賢臣并沒有诋毀過國王,於是國王很後悔,認為不應該冤枉這個賢臣,要償還他的損失,因此下令以一千兩肉去補他的背脊。
不料這個賢臣,在得到了一千兩肉以後,在夜裡還是呻吟叫喚,非常痛苦。
國王聽了不明白,就去問他∶『你為其麽還覺得痛苦呢?我取你一百兩肉,現在已十倍償還你了,你還不滿足嗎?』這個賢臣聽了沒有力氣來回答,旁邊有人代他回答說∶『哦,大王呀,假如有人把大王的頭割去,然後還大王一千個頭,大王的頭還能夠再回原位嗎?』國王聽了這話,才默默無語。
這故事比喻∶一個人要謹慎細心,不要魯莽作事,等到事情作錯了,雖竭力設法,還是不能補救失去的損失的。
◎殺子以求子◎
有一婦人,已經有了一個兒子,但她還想再得一個,就去請問别的婦女們說∶『誰有方法使我再生兒子呢?』當時有一個老婆子對她說∶『我有方法使你再生兒子,但須祭祀天神。
』婦人問她用其麽東西來祭祀天神。
那個老婆子說∶『殺你的兒子,用他的血來祭祀天神,你就可以再得到兒子了。
』這個婦人,真的很相信老婆子的話,就想去殺死她的兒子,用他的血來祭祀天神。
幸而旁邊有人阻止著,并責罵她說∶『你真太愚笨了。
你希望再得兒子,現在還沒有得到,将來能不能得到,還不能肯定,而現在的兒子倒被你殺死了。
你要想得到二個,會不會連一個也沒有了呢?』
這故事比喻∶有很多人盲目地聽信愚癡的外道和害人的邪說,為求未來福,自投火坑,沒有理由地和亳無利益地修種種邪法,苦身自害,以求不可希冀的生天和福報,這是與佛教原理相距很遠的。
◎把沉香燒成炭賣◎
從前有一個作官人家的兒子,到海裡去采取沉香,經過了好幾年,方才得到一車沉香運回家來,於是他拿到市場上去出賣。
因為價格太高,過了好多天沒有銷售出去。
這樣,他心裡很急,而且非常苦惱。
那時他看到市場上有很多人挑著炭賣,總是一挑到就有人買,於是他心裡想!『如果把沉香娆成了炭,不是很快的就可以賣出去了嗎?』他就立刻把沉香燒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賣脫了,可是一車的沉香,還得不到半車木炭的價錢。
這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難而生退心,如若見異思遷,或者退求小果,結果自失大利,猶如沉香娆成炭賣一樣,是非常可惜的。
◎用錦綢包裹破氈◎
有一個賊,走進一個富人家裡偷東西,他偷得了一塊很值錢的錦綢,另外又偷了一條破氈和一些破爛的衣服。
偷了以後,他把那塊錦綢當包裡布,來包那些爛東西,打成一個包袱帶出來。
後來許多人和道了,都把這事作笑話講。
這故事比喻∶已發正信修學佛法的人,不能再貪世間利益而破清淨戒律,弄得事情颠倒,得不償失,被人所笑。
◎水和火◎
有一個人,在家中作事,他要用到火,同時也要用到冷水所以他就拿了一隻瓦盆,裝了火種,放在房中,又拿了一個鐵罐子,盛了水,放在有火種的瓦盆上,他這樣想∶『我把火和水都已預備好了。
』過了一些時,他去生火,火卻已經熄滅;再去倒冷水,冷水也已經變成熱水了。
這故事比喻∶有一人種,既出家求佛法,但對家中的妻兒和欲樂的享受,還是念念不忘,困此既未能脫離欲海,喪失了功德的火,又掉了持戒的水,而其結果,修道與世事雙破雙夫,正和上面所說的故事一樣。
◎學著國王的樣子◎
從前有一個人,要得到國王的歡心,就請問人家說∶『我怎樣才能讨好國王呢?』那人對他說∶『如果要得到國王的歡心,就得處處學著國王的樣子。
』這人就跑到國王跟前去,看看國王的舉動,一心要學國王的樣子。
那時國王正在不斷地挾眼睛,這人也就不斷地挾眼睛。
國王見了,覺得很奇怪,問道∶『你的眼睛有毛病嗎?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