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喻經

首頁

百喻經

作者:僧伽斯那

分類:國學

狀態:已完結

更新:2025-06-26 15:40

最新:白话百喻经故事

百喻經 最新章節預覽:

  ※卷首語※   有一天,佛和他的弟子們在王舍城的一個鵲封竹園裡集會,座中有諸大比丘,諸大菩薩,以及天龍人部等。在這個盛會中,還有從别處來的異學梵志五百人,他們都一心想聽佛法,對佛有所詢問,當佛出來坐定後,他們便從座上站起來說∶『我們聽說佛法非常宏大和深遠,所以特來請教。』佛就叫他們提出問題,一一加以回答,於是那五百梵志,都得到了心領意會,明白佛法的真義。就在佛座下五體投地受了五戒。接著,當他們重新坐回座位以後,佛就對他們說∶『你們要好好聽,我現在給你們說各種譬喻。』   『百喻經』就是這樣的緣起,以下就是正文...   注【梵志】①志求生於梵天的人②在家的婆羅門③指一切外道出家人   ※笨人吃鹽※   從前有一個笨人,到朋友家裡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飯,他嫌菜沒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鹽,他吃起來味道就覺得很好了。笨人心裡想∶『菜的味道好是從鹽中得來,不多的就已這樣好吃,那麽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這樣想了以後,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鹽,一口吞進嘴裡去,不料鹹得要命,就急忙把鹽從嘴裡吐出來。   這故事比喻∶修行人适當地節量飲食,少欲知足,是對於身體和修行都有好處的;但一般外道宣傳,矯枉過正,索性提唱不進食,認為這樣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斷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結果影響身體,困餓而死,對修行卻一點兒沒有益處,這是錯誤的。那種作法和笨人吃鹽一樣,是可笑而愚蠢的舉動。   ※把牛奶積儲在牛的乳房裡※   從前有一個人要在一個月以後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在事先預備起來,使臨時不緻缺少供應。他心裡想∶『如果把牛奶從牛身上取下來積儲,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也應該考慮到把牛奶放在木桶裡日子久了容易壞。不如把它放在午腹裡,到宴客那天一并來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鮮的牛奶,不是再好沒有了嗎?』因此,他就把他所養的那一頭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開,也不每天去擠奶了。一個月以後,宴客日子到了,他就把奶牛牽來,正要取牛奶,使客人們嗜到新鮮的牛奶,可是不論怎樣用功,一滴牛奶也取不下來,當場給客人們譏笑了一頓。   這故事比喻∶修布施的人,想等待到錢多時再來救濟窮困的人是錯誤的,應該把握時間,及時來作,否則不就和那個把牛奶積儲在牛的乳房裡的愚人一樣嗎?

最新章節
正文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