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法戒錄

首頁
    慎其獨。

     楊希仲(《科名勸戒錄》) 成都楊希仲,未第時,在外讀書,有豔婦就之,不納。

    其妻在鄉,是夕夢神曰:“汝夫勵操客齋〖在客居處能操守嚴明〗,當令魁多士。

    ”寤而莫解其故,及歲暮歸,乃知。

    明年舉蜀中第一。

     [按]《優填王經》雲:“女人最為惡,難與為因緣,恩愛一縛著,牽人入罪門。

    ”楊公可謂牽之不動矣。

     曹某(《不可不可錄》) 松江曹某,應試南都,寓中有婦奔之,曹趨出。

    行至中途,見燈火喝道,入古廟中。

    竊聽之,乃唱新科榜名。

    至第六,吏禀雲:“此人有短行,已削去,應何人補?”神曰:“曹某不淫寓婦,貞節可嘉,當補之。

    ”及揭曉,果第六。

     [按]好色之人,有女相就,不啻惡耀臨門。

    積德之士,有女來奔,乃是福星光照。

    故曰:禍福無不自己求者。

     劉堯舉(《廣仁錄》) 龍舒劉堯舉,僦舟應試〖僦(jiù),租賃〗,調舟人女,舟子防之密。

    既入試,舟人以重扃棘闱〖古時科舉考場重門關閉,棘枝插牆,防範嚴密〗,必無慮,入市良久。

    而試題皆堯舉私課,出院甚早,遂與之通。

    劉父母夢黃衣人持榜至,報劉首薦,适欲視榜,忽一人掣去,曰:“劉某近作欺心事,殿一舉矣〖科舉考試因劣等而被取消下屆應試資格,稱為殿舉〗。

    ”覺言其夢而憂。

    俄拆卷,劉以雜犯見黜,主司皆歎惜其文。

    既歸,父母以夢诘之,匿不敢言。

    次舉乃獲薦,然竟以不第終。

     [按]舟次倉猝之歡,竟以一省元博之,何如彼其愚也! 鳳陽某生(其友面述) 鳳陽諸生某,家有小池植荷,年久未得花。

    康熙己酉,某生将往句曲錄遺,忽放一并蒂蓮,父母悅甚,謂是秋闱〖鄉試〗捷兆,诘朝将置酒賞焉。

    〖清制,生員參加科考、錄科,取中後即獲參加鄉試資格。

    其他落選者可參加名為錄遺的補考,取中亦可參加鄉試。

    〗是夕,某生夫婦歡聚,有侍婢趨過,夫欲調之,婦弗禁,遂私焉。

    明晨視花,則已折矣。

    詢之,即此婢也。

    父母怅甚。

    折花之夜,某生夢谒帝君,己名已登天榜,帝君忽勾去。

    涕泣拜禱,三度麾下。

    及醒,自知不祥,怏怏登道。

    府學遺才,舊額三名,時往句曲者僅有三人,而某生獨黜。

    三次大收〖科舉考試的最後選用〗,亦複如是,垂涕而歸。

     [按]向使其婦毅然不容,夫必以為妒矣,豈知冥冥之中保全科第耶。

    昔叔向之母,因子之谏,欲避妒名,而羊舌氏之族及于難(詳《左傳》)。

    則妒亦安可概論哉? 直隸兩士(《戒淫彙說》) 明有一士,應試南京。

    寓對某指揮第,有女窺之,屬意于生。

    試畢,使婢授意,期于是夜相會。

    生懼累陰德,卻之。

    同寓一友,素輕挑,乃僞為生赴約。

    婢暗中莫辨,引之入。

    相與就寝,偶忘閉門。

    适父晨歸,突入見之,大怒,奮劍俱斬,首〖自首〗于有司。

    明日榜發,在寓者居首列。

     [按]一登舉子錄,一登鬼子錄,榮辱苦樂,皆天淵矣。

    念别于幾微之界,而報分于旦夕之間,良可畏哉! 南昌兄弟(《感應篇廣疏》) 南昌有兄弟二人,系雙生,容貌音聲,父母亦難猝辨,至各以衣色别之。

    及長,同時婚娶,同時入泮,以及榮枯得失,無不皆同。

    一日應試,同寓一舍,有鄰女挑其兄,兄拒之,并戒其弟。

    弟佯應,竟僞稱兄而往,且約中後來娶。

    及榜發,兄獲售〖售,科舉考試得中〗,而弟名竟黜。

    女以貌同莫辨,猶謂中式者,即所私之人也,大喜,助其行赀。

    及來春,兄複登第。

    女聞之,私治行裝,意必來榮娶,望之杳然,遂怨恨死。

    其後兄享高壽,子孫榮盛。

    弟早夭無嗣。

     [按]命相吉兇,皆宿世之心所造。

    宿生若行善事,則在胎自具貴相,出胎自值良時。

    宿生若造惡業,則二者俱反。

    此命相所以不可不信也。

    然命相有定,心則無定。

    禍福之機,乃心所造,非命相所造,是命相不可盡信也。

    觀南昌兄弟,可以悟已。

     勸塾師(共二則,一法一戒) 敗名喪節之事,尚不可行于市井,況俨然自命為先生,範生徒于禮義者哉?甯失之闆,毋失之圓。

    甯使人指為樸讷書生,不使人目為風流才士。

    則庶幾矣。

     浙士某(《戒淫彙說》) 明季浙有一士,為某指揮西賓,病寒,令徒入内取被,誤卷母鞋出,堕床下,師徒皆不知。

    指揮見之,疑妻與通,訊焉,不服。

    令婢詭以妻命邀師,己持刀伺候,俟門啟,兩殺之。

    師聞扣門,問何事。

    婢曰:“主母奉屈。

    ”師怒,斥之去。

    複強其妻往,師曰:“某位忝西席,敢以冥冥堕行哉?請速回步。

    ”主人怒稍解。

    明日師辭去,始釋然謝罪,備述其故。

    師随登第,位至通顯。

     [按]紅顔扣戶,白刃臨門,稍一依回,冤殺多人矣。

     張德先(餘髫年時親見其訃) 昆山張德先,訓蒙〖教書〗于鄉村,與一鄰女通,夫覺之。

    遂棄館去。

    康熙壬寅,過其地,欲修舊好,乘夜叩其門。

    夫又覺之,竟擒毒毆,鄰裡交助,立斃。

    共棄其屍,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