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法戒錄

首頁
    潛窺,見一少女獨坐。

    訪之主人,即其女也。

    問何以不字〖古時稱女子許嫁為字〗?曰:“擇婿難耳。

    ”數日,公于鄰中訪一婿以告。

    主人微嫌其貧,公曰:“吾當借赀與之。

    ”是日即為作伐〖做媒〗,贈數十金。

    歸夢神曰:“汝本無子,今當賜汝,可名铨。

    ”逾年果生一子,後登第,仕至尚書。

     [按]不起邪心,難矣;為之擇婿,更難。

    擇婿,難矣;捐赀助其營生,更難。

    仁人用心,固如此哉。

     錢長者(《懿行錄》) 毗陵錢某,赀甲一郡,行善乏嗣。

    裡有喻老,為勢家所逼,求貸于公。

    公不計券,如數給與。

    事平,喻挈妻女踵謝。

    夫人見女有姿色,欲翁娶之,喻氏甚喜。

    公曰:“乘人之危,不仁。

    本欲行善,複雜愛欲于其間,不智。

    ”急還之。

    是夕婦夢神曰:“汝夫厚德,當賜汝貴子。

    ”逾年果生子,名天錫,年十八,鄉、會連捷。

    〖明清科舉制度,鄉試取中稱舉人,獲參加會試資格。

    會試取中稱貢士,獲參加殿試資格。

    殿試取中稱為進士。

    〗 [按]經雲:“淫人婦女者,得絕嗣報。

    ”可以返觀而悟矣。

     富翁某(《迪吉錄》) 閩富人某,無子,多美妾,皆不育。

    時有官赴任,中道妻亡,行李告竭。

    女泣曰:“母将腐矣!不若鬻我以葬,餘為行赀,父任滿贖可也。

    ”父曰:“我止有汝,安忍為此?”女曰:“舍此無策。

    ”于是涕泣鬻之富人,得錢三百千,而富人不知也。

    見其幽閑貞靜,行止非常,約發雖以素,略不示憂戚之容。

    問之不告,叩介紹者,乃知其詳,遂送還其父。

    父慮錢散無償,翁曰:“不必償矣。

    ”又助路費二百千。

    未幾,正妻生二子,皆少年登第。

     [按]馬公所買之妾,是鬻身葬父。

    富翁所買之妾,是鬻身葬母。

    若不遇此善人,無以為孝女勸。

    若不生此貴子,無以為義士勸。

     勸求壽者(共三則,一法一戒一法戒) 人之有精液也,如樹之有脂也,燈之有膏也,滋之則茂,竭之則枯。

    《解脫要門》雲:“修行之人,若數十年欲心不動,則精髓凝結,漸成舍利。

    ”《道書》曰:“欲念不生,則精氣發于三焦,榮華百脈。

    ”蘇子曰:“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無如世人,淫欲關頭,至老不悟。

    當淫火動時,便起欲念。

    欲念起時,精氣益耗。

    精氣既耗,淫火愈動。

    互相引發,死亡立至。

    更有服餌熱藥,助火導淫,煎灼五髒,其禍尤慘。

    至于虧損陰德,削奪壽算,更不必言矣。

    有志長年者,豈可蹈此覆轍哉? 範縣尹(《迪吉錄》) 唐範某,精于曆數,自算來秋,壽祿俱盡。

    時欲就職江西,訪之日者〖日者,古時根據天象變化預測吉兇的人〗。

    日者曰:“君大限在來年七月矣,何以遠官為?”範曰:“某亦自知,但欲得微俸以嫁女耳。

    ”及之任,買得一婢,诘之姓張,父嘗為某堰官,乃故友也。

    歎曰:“吾女不愁不嫁!”擇一賢婿,先以女妝嫁焉。

    秩滿歸京〖秩滿,官吏任職期滿〗,仍遇日者。

    見而駭之,問故,以直告。

    歎曰:“子今福壽未可量也。

    ”後曆官數任而卒。

     [按]人若康健時,常想死日,則何善不為,何惡不戒?惜乎不念歸期耳。

    菩薩八念中,有一“念死”,其義深哉。

     王某(思仁目擊) 昆山庠生子王某,弱冠時,與一鄰女有約,往來不絕。

    其父時用夏楚〖夏(jiǎ)楚,一種體罰用具〗,卒不戒。

    一日傷于胸,得嘔血症,百藥不效。

    畢姻甫三載,遂身故。

    其婦哀毀數年,亦卒。

     [按]昔有宮人,多懷春疾。

    醫者曰:“須敕數十少年藥之。

    ”帝如其言。

    閱月,宮人皆肥澤,拜帝謝恩。

    諸少年俯伏于後,枯瘠無複人狀。

    帝問是何物,對曰:“此是藥渣。

    ”王某既自身為藥渣矣,又欲服藥,将焉用之? 王沈二公(《感應篇集解》) 宋開禧初,簡州進士王行庵,弱而寡欲。

    其表弟沈某色力強壯,肆情花柳。

    王屢規之,不聽。

    一日沈自外歸,目擊其妻與人苟合,正欲取器擊之,手臂忽不能舉。

    浩歎而卒,時年三十一。

    丁卯冬,王偶患疾,設醮〖道教用于祈福禳災的一種儀式〗。

    道士拜疏,伏地良久,起雲:“查公壽算,止得五旬。

    以兩次不淫人女,延壽三紀。

    ”後果至八十有六。

     [按]野草閑花,固宜永斷,即夫婦之際,亦當相敬如賓。

    唐薛昌緒,與妻會,必有禮容,先命女仆,通語再四,然後秉燭造室,高談雅論,茶果而退。

    或欲就宿,必請曰:“昌緒以繼嗣事重,欲蔔一嘉會。

    ”此雖近迂,然欲矯枉,必先過正,故錄之,以備韋弦〖韋弦,原為随身佩帶以誡勉自己的飾物,後常用指有益的規勸〗。

     勸遇難者(共三則,二法一戒) 颠沛流離之際,完一婦女節,功必倍之。

    損一婦女節,過亦倍之。

    得失天淵,尤宜謹守,是在強為善而已矣。

     汪一清(《續筆乘》) 嘉靖末,漳庠汪一清,遇亂被獲。

    見賊執一婦至,乃同學友妻也,竟認為妹,許其贖出。

    賊乃同閉一室,相對月餘,不起邪念。

    後得贖歸,友泣拜謝之。

    汪随登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