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法戒錄

首頁
    (詳唐、宋史),此外不多見也。

    賈公行履,古人所難,而魏夫人能克配其賢,更足景仰。

     史堂(《感應篇圖說》) 史堂微時已娶,及登第,自恨不得富家女為妻,漸至睽隔〖睽(kuí),不合〗,不與同寝。

    其妻抑郁成疾,卧病數年,堂不一顧。

    臨終隔壁呼曰:“我今死矣,爾忍不一視耶?”堂竟不顧。

    妻死,心不自安,乃從邪說,以土器蓋面,兼用枷索束其屍。

    是夕見夢于父曰:“女托非人,生遭楚毒,死受厭勝〖厭勝,以詛咒制人的巫術〗。

    然彼亦以女故,壽祿俱削盡矣。

    ”明年堂果死。

     [按]天順中,都指揮馬良,最為上愛,妻亡,上每慰問。

    适數日不出,上怪之,左右以新娶對。

    上怒曰:“這厮夫婦之道尚薄,豈能事我?”杖而疏之。

    若史堂夫婦,非宿生之怨對乎?“觑破怨家,各自尋門走”,不覺有味于蓮大師之言。

     裴章(《科名勸戒錄》) 河東裴章,父鎮荊州時,有神僧昙照,言章位望過于其父。

    弱冠,娶李氏,後從職太原,棄妻洛中,别有所挈。

    李氏自感薄命,布衣蔬食,日誦佛經。

    又十年,複遇昙照。

    照驚訝曰:“吾十年前,嘗語郎君必貴,今皆削盡。

    何也?”章不能諱。

    照曰:“夫人生魂訴上帝,恐有大難。

    ”後旬日,為其下剖腹于浴釜中,五髒盡出。

     [按]李氏可謂觑破怨家,各自尋門走矣。

     陳公子(其友曾向家君說) 嘉定陳公子某,為徐文學婿,寵媵婢月蘭,伉俪不和。

    适有算命婆至,知之,索徐重價,出一小木人付徐,身帶七針,囑其密縫夫枕内,過三夜,婢當失寵。

    徐如其言,夜半,夫忽狂叫,口吐血沫。

    徐驚悔,取出斷之。

    未幾,徐亦狂叫,自稱杭州萬卷書,旬日而死。

    家遂凋落。

     [按]夫固無良,婦亦自取。

    主婢業報,均所難免。

     婆羅門婦(詳《雜譬喻經》) 佛世有婆羅門,其妻無子,妾生一男,夫甚愛之。

    妻懷嫉妒,佯為憐惜,私取小針刺兒囟上,沒入于頂,舉家不知,兒遂哭死。

    妾悲悼幾絕,後微知之,問一僧曰:“欲求心中所願,當修何功德?”僧曰:“受八關齋,所求如意。

    ”妾遂受八戒,七日命終。

    轉生即為其女,容貌端正,一歲而死。

    妻哭之哀,過于妾之哭子。

    複生一女,倍勝于前,未幾又死。

    如是七返。

    最後一女,生十四歲,垂嫁而死。

    晝夜悲恸,不能飲食,停屍棺中,不忍蓋之,日視其屍,顔色益好,經二十餘日。

    有一羅漢,化作沙門,詣門求見,直言示之。

    妻始覺悟,旋複視屍,臭不可近。

    遂求沙門授戒。

    明日欲往寺中,忽有毒蛇當道。

    沙門知其為妾,代之忏悔,解其怨結。

    蛇後命過,便生人中。

     [按]薄行之夫,前既詳言之矣。

    妒悍之婦,其惡豈可恕哉?《正法念處經》雲:“女人之性,心多嫉妒。

    以是因緣,女人死後,多堕餓鬼中。

    ”故略舉内典一條,以為炯戒。

     勸求嗣者(共五則,皆法) 子息一端,人知操之自我,而不知主之者天也。

    人知主之者天,而不知操之者我也。

    何謂主之者天?世有姬妾滿室,兒孫絕響,孑然一婦,子女盈前者,比比皆是。

    更有多方滋補而無效,而未沽藥餌者先得矣。

    百計嘗試而無功,而暫共衾裯者偏遇矣。

    此天也,非人也。

    何謂操之自我?蓋斬焉無後者,非今生所造之因,即前世所招之果。

    豈有明明上天,于我獨行其刻乎?然作惡既已招殃,則修善自應獲福。

    譬如虎項之鈴,自系者還從自解。

    亦如寒潭之内,積水可以成冰,化冰還能為水。

    此人也,非天也。

    善求子者,往往于不求中得之,于方便中得之,于慈悲平等中得之。

    現見前人獲是報,何不依他樣子修? 靳瑜(《懿行錄》) 鎮江靳瑜,五十無子,訓蒙金壇。

    夫人出赀買鄰女為妾,翁歸,因置酒于房,以鄰女侍,且告之故。

    公面赤,夫人以為己在也,出而反扃其戶。

    公遂逾窗出,告夫人曰:“汝意固厚,但此女幼時,我嘗提抱之,恒願其嫁而得所。

    吾老又多病,不可以辱。

    ”遂還之。

    次年夫人生子文僖公,十七歲發解〖鄉試中舉〗,位至宰相。

     [按]因無子故置妾,既還妾反生子,使不還妾,未必生子也。

    今人無子,便思娶妾。

    豈知欲火愈熾,福德愈輕,是猶渴飲鹽湯,彌增其渴。

    惜乎世人不悟也。

     馬封翁(《迪吉錄》) 馬封翁〖封翁,指因子孫貴顯而受到朝廷的封贈〗,中年無子。

    娶一妾甚豔,每栉發〖栉(zhì),梳發〗,見公必避。

    叩之,乃曰:“父死于任,骸骨難歸,故鬻妾耳。

    妾未經卒哭,約發以素。

    是以相避。

    ”公恻然,即日還其母,不索原錢,并助路費,母子拜泣而别。

    是夕夢神告曰:“天賜汝子,慶流涓涓。

    ”明年果生一子,因名曰涓,即狀元公也。

     [按]嶽州馮狀元父,無子買妾,得一宦女,還之。

    未幾,妻娠,裡中皆夢鼓樂送狀元。

    與此同。

     高封翁(《感應篇瀹注》) 揚州高某,初無子。

    販貨京口,寓中時聞安息香。

    一日壁中忽伸進一枝,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