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要緊,再過幾年,就能勝過他了。
姑姑,咱們古墓派的武功确比全真教要厲害些,是不是?”
小龍女仰頭望着室頂石闆,道:“這句話世上隻有你我二人相信。
上次我和全真教姓丘的老道動手,武功我不及他,然而這并非古墓派不及全真教,隻是我還沒練成我派最精奧的功夫而已。
”楊過一直以小龍女難勝丘處機為憂,聽了此言,不由得喜上眉梢,道:“姑姑,那是甚麼功夫?很難練麼?你就起始練,好不好?”
小龍女道:“我跟你說個故事,你才知道我派的來曆。
你拜我為師之前,曾拜過袒師婆婆。
她姓林,名字叫做朝英,數十年前,武林中以祖師婆婆與王重陽二人武功最高。
本來兩人難分上下,後來王重陽因組義師反抗金兵,日夜忙碌,祖師婆婆卻潛心練武,終于高出他一籌,但祖師婆婆向來不問武林中的俗事,不喜炫耀,因此江湖上知道她名頭的人卻是絕少。
後來王重陽舉義失敗,憤而隐居在這活死人墓中,日夜無事,以鑽研武學自遣,袒師婆婆那時卻心情不佳,接連生了兩場大病,因此待得王重陽二次出山,祖師婆婆卻又不及他了。
最後兩人不知如何比武打賭,王重陽竟輸給了祖師婆婆,這古墓就讓給她居住。
來,我帶你去看看這兩位先輩留下來的遺迹。
”
楊過拍手道:“原來這座石墓是祖師婆婆從王重陽手裡硬搶來的。
早知如此,我住在這裡可又加倍開心了。
”小龍女微微一笑,領着他來到一間石室。
楊過見這座石室形狀甚是奇特,前窄後寬,成為梯形,東邊半圓,西邊卻作三角形狀,問道:“姑姑,這間屋子為何建成這個怪模樣?”小龍女道:“這是王重陽鑽研武學的所在,前窄練掌,後寬使拳,東圓研劍,西角發镖。
”
楊過在屋室中走來走去,隻覺莫測高深。
小龍女伸手向上一指,說道:“王重陽武功的精奧,盡在于此。
”楊過擡頭看時,但見室頂石闆上刻滿了諸般花紋符号,均是以利器刻成,或深或淺,殊無規則,一時之間,哪能領略得出其中的奧妙?
小龍女走到東邊,伸手到半圓的弧底推了幾下,一塊大石緩緩移開,現出一扇洞門。
她手持蠟燭,領楊過進去。
裡面又是一室,卻和先一間處處對稱,而又處處相反,乃是後窄前寬,西圓東角。
楊過擡頭仰望,見室頂也是刻滿了無數符号。
小龍女道:“這是祖師婆婆的武功之秘。
她赢得古墓,乃是用智,若論真實功夫,确是未及王重陽。
她移居古墓之後,先參透了王重陽所遺下的這些武功,更潛心苦思,創出了克制他諸般武功的法子。
那就都刻在這裡了。
”
楊過喜道:“這可妙極了。
丘處機、郝大通他們武功再高,總也強不過王重陽去,你隻消将祖師婆婆的武功學會了,自然勝過了這些臭道士。
”小龍女道:“話是不錯,隻可惜沒人助我。
”楊過昂然道:“我助你。
”小龍女橫了他一眼,道:“隻可惜你本事不夠。
”楊過滿臉通紅,甚感羞傀。
小龍女道:“祖師婆婆這套功夫叫作‘玉女心經’,須得二人同練,互為臂助。
當時祖師婆婆是和我師父一起練的。
祖師婆婆練成不久,便即去世,我師父卻還沒練成。
”楊過轉愧為喜,道:“我是你徒兒,也能與你同練。
”
小龍女沉吟道:“好!咱們走着瞧罷。
第一步,你先得練成本門各項武功。
第二步是學全真派武功。
第三步再練克制全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經。
我師父去世之時,我還隻十四歲,本門功夫是學全了,全真派武功卻隻練了個開頭,更不用說玉女心經了。
第一步我可教你,第二步、第三步咱倆須得一起琢磨着練。
”
從那日起,小龍女将古墓派的内功所傳,拳法掌法,兵刃暗器,一項項的傳授。
如此過得兩年,楊過已盡得所傳,借着寒玉床之助,進境奇速,隻功力尚淺而已。
古墓派武功創自女子,帥徒三代又都是女人,不免柔靈有餘,沉厚不足。
但楊過生性浮躁輕動,這武功的路子倒也合于他的本性。
小龍女年紀漸長,越來越是出落得清麗無倫。
這年楊過已十六歲了,身材漸高,喉音漸粗,已是個俊秀少年,非複初入古墓時的孩童模樣,但小龍女和他相處慣了,仍當他孩童看待。
楊過對師父越來越是敬重,兩年之間,竟無一事違逆師意。
小龍女剛想到要做甚麼,他不等師父開口,早就搶先辦好。
但小龍女冷冰冰的性兒仍與往時無異,對他不苟言笑,神色冷漠,似沒半點親人情份。
楊過卻也不以為意。
小龍女有時撫琴一曲,琴韻也是平和沖淡。
楊過便在一旁靜靜聆聽。
這一日小龍女說道:“我古墓派的武功,你已學全啦,明兒咱們就練全真派的武功。
這些全真老道的功夫,練起來可着實不容易,當年師父也不十分明白,我更加沒能領會多少。
咱們一起從頭來練。
我苦是解得不對,你盡管說好了。
”次日師徒倆到了第一間奇形石室之中,依着王重陽當年刻在室頂的文字符号修習。
楊過練了幾日,這時他武學的根柢已自不淺,許多處所一點即透,初時進展極快。
但十餘日後,突然接連數日不進反退,愈練愈是别扭。
小龍女和他拆解研讨,卻也感到疑難重重。
楊過心下煩躁,大發自己脾氣。
小龍女道:“我與師父學練全真武功,練不多久,便難進展一步,其時祖師婆婆已不在世,無處可請教益。
明知由于未得門徑口訣,卻也無法可想。
我曾說要到全真教去偷口訣,給師父重重訓斥了一頓。
這門功夫就此擱下了,反正是全真派武功,不練也不打緊。
你也不用生氣,此事不難,咱們隻消去捉個全真道士來,逼他傳授入門口訣,那就行了。
跟我走罷。
”這一言提醒了楊過,忽然想起趙志敬傳過他的“全真大道歌”中有雲:“大道初修通九竅,九竅原在尾闾穴。
先從湧泉腳底沖,湧泉沖起漸至膝。
過膝徐徐至尾闾,泥丸頂上回旋急。
金鎖關穿下鵲橋,重樓十二降宮室。
”于是将這幾句話背了出來。
小龍女細辨歌意,說道:“聽來這确是全真派武功的要訣。
你既知道,那再好也沒有了。
”當下楊過将趙志敬所傳的口訣,逐一背誦出來。
當日趙志敬所傳,确是全真派上乘内功的基本秘訣,隻是未授其用法,至于甚麼“湧泉”、“十二重樓”、“泥丸”等等名稱更是毫不解說,楊過隻是熟記在心,自是毫無用處。
此時小龍女一加推究,指出其中關鍵,楊過立時便明白了。
數月之間,兩人已将王重陽在室頂所留的武功精要大緻參究領悟。
這一日兩人在石室中對劍已畢,小龍女歎道:“初時我小觑全真派的武功,隻知它雖号稱天下武學正宗,其實也不過如此,但到今日,始知此道實是深不可測。
咱們雖盡知其法門秘要,但要練到得心應手,勁力自然而至,卻不知何年何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