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取郭靖小腹。
郭靖閃身進招,兩人又搭上了手。
那王妃連聲喝止,小王爺對母親似乎并不畏懼,頗有點兒恃寵而驕,回頭叫道:“媽,我今日非好好揍他一頓不可。
”
兩人拆了數十招,小王爺賣弄精神,存心要在母親面前顯示手段,隻見他身形飄忽,掌法靈動,郭靖果然抵擋不住,又被他連摔兩交。
穆易這時再也顧不到别處,凝神注視轎子,隻見繡簾一角微微掀起,露出一隻秀眼,幾縷鬓發,那眼光中滿是柔情關慮,瞧著小王爺與郭靖相鬥。
穆易望著這隻眼睛,身子猶如泥塑木雕般釘在地下,再也動彈不得。
郭靖雖是接連輸招,卻是愈戰愈勇。
小王爺連下殺手,隻想傷得他無力再打,但郭靖皮堅肉厚,又練有内功,身上吃幾拳并在乎,兼之小王爺招術雖然巧妙,功力卻因限于年齡,未見狠辣,所以一時也不能摧傷對方。
鬥了一陣,黃蓉與侯通海又逃逃追追的奔來。
這次侯通海頭發上插了老大一個草标,這本是物件出賣的記号,插在頭上,那就是出賣人頭的意思,當然是受了黃蓉的戲弄,但他茫然不覺,隻是奮力疾追,後面的黃河二鬼竟自不知去向,想必是被黃蓉打倒在那裡了。
梁子翁等心中無不暗暗納罕,猜想不透黃蓉這孩子是何等人物。
圈子中兩個少年拳風虎虎,掌影飄飄,各自快速搶攻,突然間郭靖臂上中了一掌,過一會小王爺腿旁被打了一拳,兩人愈鬥愈近,呼吸相聞。
郭靖連使分筋錯骨的絕招,百忙中左手還抽空乘隙的點穴打穴,小王爺這時用的是七十二路擒拿手,掌出時骨節中格格發響。
旁觀衆人中不會武藝的固然是看得神馳目眩,就是内行的會家子,也覺兩人拼鬥越來越險,稍一疏神,不是有性命之憂,就是身受重傷。
靈智上人和梁子翁手裡都扣了暗器,以備在小王爺遇險時相救。
他們自恃功夫遠勝郭靖,緊急時一定能夠制他。
郭靖鬥發了性,他自小生在大漠之中,橫勁十足,那小王爺究竟嬌生慣養,似這樣硬打硬拼,竟然有點不支起來。
他見郭靖一掌劈到,閃身避過,回了一拳,極為狠捷,郭靖乘他這拳将到未到之際,出右手在他右肘上一撥,搶身上步,左臂已自他右腋下穿入,左手反鈎上來,同時右手拿向小王爺頸頭。
小王爺料不到他如此大膽進襲,左掌急翻,刁住對方手腕,一隻右手也已抓住郭靖的後領。
兩人胸口相貼,各自運勁,一個要叉住對方喉頭,一個要掃斷敵人的手腕,正是勝負懸于一息,生死決于俄傾。
衆人齊聲驚叫,那王妃露在繡簾外的半邊臉登時變得全無血色,穆易的女兒本來坐在地下,這時也一躍而起,臉有驚惶之色。
隻聽得拍的一聲,郭靖面上中了一掌,原來小王爺忽然變招,右手一松,快如閃電般的擊了一掌。
郭靖被打得頭暈眼花,大喝一聲,雙手抓住小王爺的衣襟,把他身子舉了起來,用力往地下擲去。
這一招既非分筋錯骨的招數,也不是擒拿短打的功夫,卻是蒙古人最擅長的摔跤之技,是郭靖跟著神箭手哲别學來的。
但那小王爺武功也确有過人之處,眼見落敗,忽地向前一撲,不再是撞向地上,而是一把抱住郭靖雙腿,兩人同時跌倒,小王爺壓在上面。
他立時躍起,回身從軍漢手裡搶過一柄大槍,一槍往郭靖小腹上刺來。
郭靖一滾逃開,小王爺刷刷刷連環三槍,急跟而至,槍法竟是純熟之極。
郭靖大駭,身子一時無法躍起,仰卧在地下施展空手奪刀刃之技想奪他大槍,幾次出手都抓奪不到。
小王爺一抖槍杆,朱纓亂擺,槍頭嗖嗖嗖的顫成一個大紅圈子,郭靖隻覺耀眼生花,情急之下手臂一格,把槍杆硬生格開,順手拖過穆易那面“比武招親”的錦旗,橫過旗杆,一招“撥雲見日”,槍杆直刺,隻見他身随杆起,往上一長身,一面錦旗呼的一聲,直撲出去,罩向小王爺面門。
小王爺斜身移步,槍杆起處,圓圓一團紅影,夾著槍尖上一點寒光,向郭靖刺來。
郭靖揮旗擋開。
兩人這時動了兵刃,郭靖用的是大師父飛天蝙蝠柯鎮惡所授的降魔杖法,雖然旗杆長大,使來極不順手,但這套杖法變化奧妙,原是柯鎮惡苦心練來對付鐵屍梅超風之用,招中蘊招,變中藏變,詭異之極。
小王爺不識他的杖法,挺槍進招,那旗杆忽然倒翻上來,如不是閃避得快,小腹已被挑中,隻得暫取守勢。
穆易初見那小王爺掄動大槍的身形步法,已是訝異,後來愈看愈奇,隻見小王爺刺、紮、鎖、拿、盤、打、坐、崩、招招是正宗的“楊家槍法”。
須知楊家槍法雖分為南北二宗,每宗各分支,但每一支所傳的槍點均不完備,這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