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回 洞中奇人

首頁
    子依前輩吩咐就是。

    ”周伯通哭道:“你勉強被我逼迫,他日人家問起,你又推在我的身上,我知道你是不肯稱我為義兄的了。

    ”郭靖心中暗暗好笑,怎麼此人如此為老不尊,他卻不知周伯通在武林中人稱“老頑童”,脾氣甚是奇特,雖然年紀已高,輩份又尊,但說話行事,無不與孩童相似,隻見他拿起菜碟,向外擲去,賭氣不肯吃飯了。

    那老仆連忙撿起,不知為了何事,甚是惶恐。

     郭靖無奈,隻得笑道:“兄長既然有此美意,小弟如何不遵,咱倆就在此處攝土為香,義結兄弟便是。

    ”周伯通破涕為笑,道:“我洞口有這些絲線攔住,不能出來,我在洞裡磕頭,你在洞外磕頭吧。

    ”郭靖向那幾根絲線望了幾眼,外表看來,也隻是尋常之物,不知如何卻能攔住這位身負絕世武功的奇俠,當下跪了下去。

     周伯通與他并肩而跪,朗然說道:“弟子周伯通,今日與郭靖義結金蘭,日後有福共享,有難共當。

    若是違此盟誓,天厭之,天厭之。

    ”郭靖跟著也念了一遍,兩人以酒瀝地,郭靖再行拜見兄長。

    周伯通哈哈大笑,大叫:“罷了罷了。

    ”斟酒自飲,說道:“黃老邪小氣得緊,給人這樣淡的酒喝。

    隻有那一天一個小姑娘送來的美酒,那才是上品,可惜從此她又不來了。

    ”郭靖想起黃蓉說過,她因偷送美酒給周伯通被黃藥師知道了責罵,一怒而離桃花島,看來周伯通尚不知此事呢。

     郭靖已餓了一天,不想飲酒,端起碗,一口氣吃了五大碗白飯,肚中這才舒服。

    那老仆等兩人吃完,收拾了殘肴回去。

    周伯通道:“兄弟,你因何得罪了黃老邪,說給作哥哥的聽聽。

    ”郭靖于是将自己年幼時怎樣無意中刺死陳玄風,怎樣在歸雲莊大戰梅超風、怎樣黃藥師生氣要和江南六怪為難,自己怎樣答應在一月之中到桃花島領死等情由,說了一遍。

    “老頑童”周伯通最愛聽旁人述說故事,側過了頭,眯著眼,聽得津津有味,隻要郭靖說得稍為簡略,他必尋根究底的追問不休。

     待得郭靖說完,周伯通還問:“以後怎樣?”郭靖道:“以後就到了這裡。

    ”周伯通沉吟片刻道:“嗯,原來那個美貌小ㄚ頭和你好。

    怎麼她回島之後忽然影蹤不見?其中必有綠由,定是被黃老邪關了起來。

    ”郭靖憂形于色,說道:“弟子也這樣想……”周伯通臉一闆道:“你說什麼?”郭靖知道說錯了話,忙道:“做兄弟的言語不周,大哥不要介意。

    ”周伯通笑道:“這稱呼是萬萬弄錯不得的。

    若是你我假扮戲文,那麼你叫我娘子也好,媽媽也好,女兒也好,更是錯不得一點。

    ”郭靖連聲稱是。

     周伯通側過了頭,問道:“你猜我怎麼會在這裡?”郭靖道:“兄弟正要請問。

    ”周伯通道:“說來話長,待我慢慢對你說,你知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在華山絕頂論劍較藝的事吧?”郭靖點頭道:“兄弟曾聽人說過。

    ”周伯通道:“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劍,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于拜服我師兄王重陽的武功是第下第一。

    你可否知道五人因何在華山論劍?”郭靖道:“這個兄弟倒不曾聽說過。

    ”周伯通道:“那是為了一部經文……”郭靖接口道:“九陰真經。

    ” 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紀雖小,武林中的掌故倒知道得不少。

    那九陰真經是武學中第一奇書,相傳是達摩祖師東來,與中土武士較技,互有勝負,面壁九年,這才參透了武學的精奧,寫下這部書來。

    那一來不知怎樣,此書忽在世間出現,天下武學之士,無一不欲得之而甘心,紛争不已,據我師兄說,為了争奪這部經文而喪生的成名豪傑,前前後後已逾百人。

    凡是到了手的,都想依著經中所載習練武功,但練不到一年半載,總是被人發覺,追蹤而來劫奪。

    循環往複,殺人無算,得書者千方百計的躲避,但搜尋者耳目衆多,總是放不過他。

    那陰謀詭策,妙取豪奪的花招,也不知為這部經文使了多少。

    ” (葉洪生評述:凡武俠迷,無不知《九陰真經》之名;即作者本人亦沾沾自喜,視為得意之傑作。

    我們不否認其才智卓絕,當世少有;由經中慘雜一段梵語音譯“怪文”,藉以愚弄“西毒”歐陽鋒等情,即可見其慧思妙悟于一斑。

    但除此“一班”外,問題實多,不勝枚舉。

    今據新、舊版《射雕》之有關情事,擇要糾謬于次:一、原著中說,《九陰真經》本是黃藥師“賴以成藝”的武學奇書《舊19回》。

    其來曆“相傳是達摩祖師東來,與中土武十較技,互有勝負;面壁九年,這才參透了武學精奧,寫下這部書來”《舊34回》。

    此一說法完全站不住腳,與後文無從呼應,矛盾百出!因有今本大事修改之舉。

    二、今本由《道藏源流考》中找到一個“半路出家”的黃裳;以其養生有術,乃将《九陰真經》換了書生,取代天竺神僧《新16回》。

    這自是作者之杜撰;但隻要“造反有理”,亦未嘗不可。

    執料問題因而叢生;試想以黃裳刊印《萬壽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