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店之中,翻來覆去的難以安枕,心情激蕩,悄悄爬起,來到方怡和沐劍屏所住店房的窗下,果然聽得二人在低聲說話:
沐劍屏道:「你這樣待他,那不是讓他好生傷心?」方怡道:「那有甚麽法子?他早些傷心,早些忘了我,就早些不傷心了。
」
沐劍屏道:「你真的決意要嫁……嫁給韋小寶這小孩子?他這麼小,你做他老婆?」方怡道:「你自己想嫁給這小猴兒,所以勸我對方師哥好,是不是?」沐劍屏急道:「不,不是的!那麼你去嫁給那隻小猴兒好了。
」方怡歎了口氣,道:「我發過誓,賭過咒的,難道你忘記了。
那天我說道:『皇天在上,後土在下,桂公公若能相救劉一舟平安脫險,小女子方怡便嫁桂公公為妻,一生對丈夫忠貞不貳,若有二心,教我萬刦不得超生。
』我又說過:『小郡主便是見證。
』我不會忘記,你也不會忘記。
」沐劍屏道:「這話當然是說過的,不過我看那小猴兒隻是鬧着玩的,并不當真。
」方怡道:「他當真也好,當假也好。
可是咱們做女子的,既然親口将終身許了給他,那便決無反悔,自須從一而終。
何況……何況……」沐劍屏道:「何況什麽?」方怡道:「我仔仔細細想過了,就算說過的話可以抵賴,可是他…他曾跟我們二人同床而卧,同被而眠………」沐劍屏咭的一聲笑道:「這小猴子真是頑皮得緊,他還說『英烈傳』上有這樣一回書的,叫什麽『沐王爺三箭定雲南,桂公公雙手抱佳人』,師姊,他可真抱了你哪。
」方怡歎了口氣,不再說話。
劉一舟在窗外隻覺五内如焚,天旋地轉,立足不定。
隻聽得方怡又道:「其實,他年紀雖小,說話油腔油調,待咱們二人倒也當真不壞。
這次分手之後,不知什麽時候能再相會。
」沐劍屏又是咭的一聲笑,低聲道:「師姊,你在想念他啦!」方怡道:「想他便想他,又怎麼了?」沐劍屏道:「是啊,我也想着他。
我幾次邀他,要他跟咱們同去石家莊,他總是說身有要事。
師姊,你說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方怡道:「在飯館中打尖之時,我曾聽得他跟車夫閑談,問起到山西的路程。
看來他是去西山。
」沐劍屏道:「他年紀這樣小,一個人到西山,路上若是遇到壞人,那可怎麽辦?」方怡歎了口氣:「我本想跟徐老爺子說,不用護送我們,還是護送他的好,可是徐老爺子一定不會肯的。
」沐屏劍道:「師姊。
」方怡道:「怎麼?」沐劍屏道:「沒有什麼。
」方怡道:「可惜咱二人身上都是有傷,否則便陪他一起去山西。
現下跟吳師叔,劉師哥他們遇上了,咱們更不能去找他了。
」
劉一舟聽到這裏,頭腦中一陣暈眩,砰的-聲,額頭撞上了窗格。
方怡和沐劍屏齊聲驚問:「什麼?」
劉一舟這一撞,額頭雖然不痛,妬火中燒,便如發狂了一般,心中隻是想:「我去殺了這小子,我去殺了這小子!」搶到前院,牽了一匹馬,打開客店大門,便向外疾奔了出去。
他想韋小寶既去山西,便向西奔馳。
奔到天明,問明了去山西的路程,沿大道追将下來,每見到有單行的大車,便問:「車裏坐的是不是個小孩?」
韋小寶聽他說此中情由,是他聽得小郡主跟方怡二人說話而知,料想他是偷聽得來,所知必定有限,當即笑道:「劉大哥,你可上了你師妹的一個大當啦。
」劉一舟道:「上了甚麽當?」韋小寶道:「方姑娘在皇宮之時,曾跟我說,她盡心竭力的救你,可是你半點也不将她放在心上。
」劉一舟道:「那……那有此事?我怎麼不将她放在心上?」韋小寶道:「你送過她一枝銀钗,是不是?銀钗頭上有一朶梅花的。
」劉一舟道:「是,是,你怎麼知道?」韋小寶道:「她在宮中混戰之時,将銀钗掉了,急得甚麽似的,說道這是她心上人給她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能掉了,就是拚了性命不要,也要去找回來。
」劉一舟呆了一呆,道:「她…她待我這樣好?」韋小寶這:「當然啦,那難道還有假的?」劉一舟問:「後來怎樣?」
韋小寶道:「你這樣扭住了,我痛得要命,怎麼說話?」劉一舟道:「好吧!」他聽說方怡對待自己如此深情,怒火已消了大半,又想反正這孩子逃不掉自己手掌心,他松開了手,又問:「後來怎樣?」·
韋小寶給他握得一條胳臂又痛又麻,慢慢将匕首插入靴桶,見手腕上紅紅的腫起了一圈手指印,說道:「沐王府的人就愛抓人手腕,你是這樣,白寒楓也是這樣,沐家拳中這一招『龜抓手』倒是了得。
」他将「龜抓手」這個「龜」字說得甚是含糊,劉一舟沒明白,也不加理會,又問:「方師妹失了我給她的那枝銀钗,後來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