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九回 妙計脫困

首頁
    澄通搖頭道:「五台山上各青廟中的僧人十之八九不會武功,就是會武的,功夫也都平平,沒聽說有甚麽好手。

    」韋小寶道:「那麽他們是不肯來加援手的了?」澄通道:「赴援的也不會沒有,隻怕是徒然送了性命而已。

    」韋小寶道:「難道咱們投降?」他鬥志不堅,打不過就想投降。

    澄通道:「咱們投降不打緊,行癡大師勢必給他擄刦了去。

    這些喇嘛大舉而來,志不在小,必有重大圖謀。

    」 韋小寶心想:「這位行癡大師的身份,不知少林群僧是否知悉。

    」問道:「他們大舉前來擄刦行癡大師,到底是何用意?數月之前就曾來過一次,幸得衆位将他們吓退。

    這一次來的人數卻多得多了。

    」澄通沉吟道:「這位行癡大師定是大有來曆之人,不是牽涉到中原武林的興衰,便與釋氏青廟黃廟之争有重大關連。

    此中原由澄心師兄沒說起過。

    師叔既是不知,我們更加不知道了。

    」 韋小寶想起身上懷有皇帝親筆禦劄,可以調遣文武官員,說道:「眼下事情緊急,我們少林僧武功雖高,可是寡不敵衆,三十七個和尚,怎敵得過他四千多名喇嘛?我須得立刻下山求救。

    」澄通道:「隻怕遠水救不着近火。

    」韋小寶道:「那麽咱們護送行癡大師,沖了出去。

    」澄通點頭道:「看來隻有這個法子。

    咱們三十七名少林僧,再加上師叔的僮兒,要抵擋四千名喇嘛的進攻那是萬萬不能,但要從空隙中沖出,卻也不是甚麽難事。

    」韋小寶道:「就隻怕行癡大師和他師父玉林大師不肯,他們說生死都是一般,逃不逃出沒甚麽分别。

    」澄通皺眉道:「這就須請師叔勸上一勸。

    」 韋小寶道:「要勸服行癡大師,還有法子,要勸得動那玉林老和尚,老子可是服輸啦,這叫做老鼠拉龜,沒下嘴的地方。

    」一眼向下望去,隻見一群群喇嘛散坐各處,似乎雜亂無章,卻又是分布得十分均勻,所有上下山的通道之上,更是人數衆多,眼見天色一黑,這四千多喇嘛一湧而上,清涼寺中的和尚隻有大叫「我佛慈悲」的份兒,心想:「他媽的,老子做什麼和尚,若是做了喇嘛,這當兒豈不是得意洋洋,用不着擔半點心事?」 突然之間,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一條計策,不由得心中一喜,當下不動聲色,說道:「我回禅房去睡他媽的一覺。

    」澄通一愕,心想:「事情如此緊急,怎地你去睡覺?」韋小寶不再理他,迳自回寺入房。

     過不到半個時辰,果然澄心、澄觀、澄光、澄通四僧一齊前來求見。

    韋小寶讓四人入房,眼見各人臉有驚惶之色,料想澄心等也都見到了喇嘛大集的情景,他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懶洋洋的道:「各位來此何事?」澄心道:「山下喇嘛聚集,顯将不利本寺。

    願聞方丈師叔應付之策。

    」韋小寶道:「我想了半天,想不出甚麽好主意,隻好睡覺了。

    那個玉林老和尚曾經說道:『出家人與世無争,逆來順受。

    清涼寺倘若真有禍殃,那也是在刦難逃。

    』大夥兒在刦難逃,隻好逆來順受,刀來頸受,人家一刀砍來,用脖子去頂他一頂,且看那刀子是否鋒利,砍不砍得進去。

    」澄心等三僧知道他是信口胡扯,澄觀卻信以為真,說道:「這些刀子看來甚是鋒利,我們的脖子是抵不住的。

    出家人與世無争,逆來順受,倒是不錯。

    可是刀來頸受,未免過份。

    當年達摩祖師,也沒教人隻挨刀子不反抗,否則的話,大家也不用學武了。

    」韋小寶點頭道:「依澄觀師侄之見,刀來頸受是不行的?」澄觀道:「不行,若是拳來胸受,腳來腹受,倒還可以。

    」原來他内功深湛,對方向他拳打足踢。

    隻須運起内功,自可将人拳腳反彈出去。

    韋小寶道:「那些喇嘛好像都帶了戒刀禅杖,不知有何法子,說得他們不用兵刃?」 澄觀一呆,道:「這些喇嘛隻怕不可理喻,要他們放下屠刀,似乎非一朝一夕之功。

    」韋小寶道:「這就難了,不知四位師侄,有何妙策?」澄心道:「為今之計,隻有大夥兒保了玉林、行癡、行癫三位,乘隙沖出。

    他們旨在擄刦行癡大師,寺中其餘僧侶不會武功,諒這些喇嘛也不會加害。

    」韋小寶道:「好,咱們去跟那三位老和尚說去。

    」 當下率領了四僧,來到後山小廟。

    小沙彌通報進去,玉林等聽得住持到來,當即出門迎迓。

    一見之下,玉林、行癡、行癫都是大為錯愕,三僧隻知新住持是一位年紀甚輕的少林寺高僧,不料竟然是他。

    玉林和行癡登時便即明白,那是出於皇帝的安排,用意是在保護父親,但釋家規矩甚嚴,住持是一廟之主,玉林等以禮參見。

    韋小寶恭謹還禮,一同進了禅房。

    玉林講他在中間的蒲團坐下,餘人兩旁侍立。

    韋小寶心中大樂:「老子中間安坐,老皇帝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