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楊溢之,說道:「馮師傅,你真好本事,一下子就将鄭公子救了轉來。
那蠻子的頭腦可殺了嗎?」馮錫範道:「甚麽蠻子?假扮的。
」韋小寶心中一驚,道:「假扮?怎麼他們會說蠻子話?」馮錫範道:「假的。
」不屑跟這孩子多說,向鄭克爽道:「公子,你累了,到那邊祠堂去休息一忽兒吧。
」
阿珂記挂着師父,道:「就怕師父醒來不見了我着急。
」韋小寶道:「我們快趕同去吧。
」阿珂瞧着鄭克爽,隻盼他同去。
鄭克爽道:「師父,大夥兒去客店吃些東西,再好好睡上一覺。
」
路上韋小寶向鄭克爽詢問脫險經過。
鄭克爽大吹師父如何了得,數招之間就将衆蠻子殺散。
韋小寶問明「蠻子頭腦」并未喪命,這才放心。
衆人到得客店,天色已明,九難早已起身。
她料到阿珂會拉着韋小寶去救鄭克爽,不見了二人,也不以為奇。
待得鄭克爽等到來,替馮錫範向她引見了,九難見他一副沒精打朵的模樣,但偶然一雙眼睛睜大了,卻是神光烱烱,心想:「此人号稱「一劍無血」,看來名不虛傳,武功着實了得。
」
用過早飯後,九難說道:「鄭公子,我師徒有些事情要辦,咱們可得分手了。
」鄭克爽一怔,好生失望,道:「難得有緣拜見師太,正想多多請教。
不知師太要去何處,晚輩反正左右無事,就結伴同行好了。
」九難搖頭道:「出家人多有不便。
」帶着阿珂和韋小寶迳行上車。
這一下阿珂紅了雙眼,差點沒哭出聲來,韋小寶努力闆起了臉,心中暗暗禱祝:「師父長命百歲,多福多壽,阿彌陀佛,菩薩保佑。
」問道:「師父,咱們上那裏去?」九難道:「上北京去。
」過了半響,冷冷的道:「那姓鄭的若是跟來,誰也不許理他。
那一個不聽話,我就把那姓鄭的殺了!」
阿珂驚道:「師父,為甚麽?」九難道:「不為甚麽。
我愛冷靜,不喜歡人家羅嗦。
」阿坷不敢再問,過了一會,忽然想到一事,說道:「要是師弟跟他們說話呢?」九難道:「我一樣把鄭公子殺了。
」韋小寶聽到這裏,再也忍耐不住,咯的一聲,笑了起來。
阿珂道:「師父,這不公平。
師弟會故意去跟人家說話的。
」九難瞪了她一眼,道:「這姓鄭的若不跟來,小寶怎能跟他說話?他向我糾纏不清,便是死有餘辜。
」韋小寶心花怒放,真覺世上之好人,更無逾於師父者,突然間拉過九難的手來,在她掌心中親了一吻。
九難将手甩開,喝道:「胡鬧!」但二十多年來從未有人跟她如此親熱過,這弟子雖然放肆,卻顯示出真情,口中呼叱,嘴角邊卻帶着微笑。
阿珂心想師父偏心,和鄭克爽這一别,不知何日再得聚會,越想越是傷心,淚珠簌簌而下。
數日後三人又回北京,在東城一處極僻靜的小客店中住下。
九難走到韋小寶房中,闩上了門,低聲道:「小寶,你猜我們又來北京,為了何事?」
韋小寶道:「我想不是為了陶姑姑,就是為了那餘下的幾部經書。
」九難點頭道:「不錯,是為了那幾部經書。
」她頓了一頓,緩緩說道:「我這次身受重傷,心中很有感觸。
一個人不論武功練到甚麼境界,力量總有時而窮,天下大事,終須群策群力,衆志方能成城。
群雄在河間府開『殺龜大會』,我仔細想想,就算殺了吳三桂奸賊一人,江山還是在鞑子手中,大家不過洩得一時之憤,又濟得何事?若是取齊了經書,斷了鞑子龍脈,号召普天下仁人志士共舉義旗,那時還我大明江山才有指望。
」韋小寶道:「是,是,師父說得不錯。
」九難道:「我再靜養半月,傷勢就可全愈,那時再到宮中探聽确訊,總要設法找到餘下的七部經書,才是關鍵的所在。
」
韋小寶道:「待弟子先行混進宮去,豎起了耳朶用心探聽,說不定老天爺保佑,會聽到某些甚曆綫綫。
」九難點頭道:「你聰明機靈,或能辦成這件大件。
這一樁大功勞………」說到這裏,歎了口長氣,眼光中盡是激勵之意。
韋小寶一陣沖動,登時便想吐露真情:「另外六部經書,都在弟子手中。
」但随即轉念:「小玄子跟我是過命的交情,我若是幫着師父,毀了他的江山,教他做不成皇帝,那不是太也沒有義氣嗎?」
九難見他有遲疑之色,隻道他擔心不能成功,說道:「這件事本來難期必成。
大家盡心竭力,也就是了。
這叫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唉,也不知朱家是家數已盡呢,還是興複有望?這二十年來,我早已萬念俱灰,塵心已斷,想不到遇見了你和紅英之後,我本不想理會國家大事,國家大事卻理到我頭上來。
」韋小寶道:「師父,你是公主,這江山本來是你家的,給人強占了去,非得搶它回來不可。
」九難歎道:「那也不單是我一家之事。
我家裏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
」伸手撫摸他頭,說道:「小寶,這些事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