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近南解開關安基衣衫,隻見他胸口上印着一個血紅的手印,失聲叫道:「是施琅!」再一檢視,果然在關安基衣袋中找到一張字條,寫着一行字:「愚弟施琅拜上故人。
」陳近南大怒,左手在棺材蓋上重重一擊,登時木屑紛飛,喝道:「不殺這奸賊,陳某誓不為人。
」衆人怒道:「這姓施的奸賊投降鞑子,今日又害死了關二哥,咱們跟他不共戴天。
」
韋小寶扯了扯馬彥超的袖子,問道:「施琅是甚麽東西?」馬彥超道:「這賊子,本是國姓爺手下的大将,卻賣主求榮,投降了清廷。
」韋小寶道:「原來如此。
那麼鄭二公子恐怕是給拿去了。
」陳近南道:「正是,咱們可得趕快設法去相救。
」韋小寶道:「這二公子也不是好人,讓他們以毒攻毒,自相殘殺。
」陳近南道:「胡說。
二公子是王爺的愛子,落入奸賊之手,如何可以不救?」馬彥超道:「總舵主,屬下多口。
二公子受了馮錫範的挑撥,意欲不利於你,若是救了他出來,隻怕後患無窮。
」
陳近南歎了口氣,道:「話是不錯。
剛才若不是小寶機智,咱們大夥兒都巳死於非命,可是………可是………」玄貞道人道:「他咬定我們天地會不服台灣号令,在中原已是如此,到得台灣,更有什麼分辯的餘地?總舵主,咱們秦桧固然不做,卻也不做嶽飛。
」錢老本道:「總舵主忠心耿耿,為鄭家効力,卻險些兒給二公子害死,這一口氣無論如何咽不下。
」陳近南又歎了口氣,道:「大丈夫行事無愧於天地,旁人要說三長兩短,那也隻好由他。
咱們一來要救二公子,二來要殺了施琅給關二哥報仇雪恨,須得想個善策。
」
韋小寶道:「第一件事是得趕快搬家。
」陳近南道:「正是,我心神恍惚,競沒想到此節。
施琅這厮隻怕轉眼便會調兵前來拿人。
」當下衆人怱怱在花園中掘地埋葬了關安基的屍身,生怕清兵發掘,不敢堆土作墳。
衆人灑淚跪拜,攜了随身物件,便即分批離去。
好在天地會群雄在京中時時搬遷,換一個住所乃是家常便飯。
韋小寶生怕師父考問武功,乘機辭别,回入宮中。
他來到自己住處,闩了房門,将六部經書逐一拆開,果然每一部經書函套的夾縫之中,均有許多羊皮碎片。
他将碎片包成一包,貼身藏好,再細心将書函縫起還原,隻縫得兩部,康熙便派了小太監來傳。
韋小寶跟着小太監來到皇帝的寝殿。
康熙說道:「明日便有朝旨,派你送建甯公主去去南,賜婚給那姓吳的小王八蛋。
」韋小寶道:「是。
隻可惜沒服侍得皇上幾天,又要遠離。
」
康熙低聲道:「太後跟我說了一件大事,這次你去雲南,可乘機辦一辦。
」韋小寶應了。
康熙道:「太後說道,那惡婢假冒太後,原來有個重大陰謀,她想查知我們滿州龍脈的所在,要設法破了。
太後含辛茹苦,甯死不說,令那惡婢奸計不逞。
上天保佑,太後所以得保平安至今,卻也全仗了不肯吐露這個大秘密。
」
那日韋小寶躲在床後,已聽假太後向九難提及此事,知道不假,說道:「皇上,這個天大的秘密,你最好别跟我說。
多一人知道,多一分洩漏的危險。
」康熙贊道:「你越來越長進啦,懂得諸事須當謹慎。
不過你跟我辦事以來,從來沒洩漏過甚麽。
倘若連你都信不過,我是沒人可以信得過的了。
」韋小寶周身輕松,跪下磕頭,道:「皇上如此信任,奴才就是把自己舌頭割了,也不敢洩漏半句皇上交代的話。
」
康熙點點頭,說道:「我大清龍脈的秘密,原來藏在八部四十二章經之中。
」韋小寶早知其事,仍是假作驚異。
康熙續道:「當年攝政王爺多爾衮進關之後,将這八部經書分賜八旗旗主。
八旗精兵之中,上三旗是天子自将,所以其中三部經書是留在皇宮中的。
」韋小寶道:「奴才記得了,那日皇上下旨抄鼈拜的家,老婊子要奴才去鳌拜府中取兩部經書,隻怕就是這東西了。
」康熙道:「正是。
宮裏本有三部,鳌拜家裏抄到兩部,父皇賜了一部,是你從五台山帶回來的,一共六部,都落入了老婊子手中。
唉,我做夢也想不到,幾部佛經競有如此重大幹系,老婊子開口要,自然就給了她。
」韋小寶道:「咱們快去慈甯宮搜查。
老婊子光着身子逃出宮去,甚麼也沒有帶。
」說到這裏,心中怦怦而跳:「此刻皇上若是到我屋中一查,小桂子便有一百個腦袋,也都砍了。
」
康熙搖頭道:「我早細細搜過了,甚麽也查不到。
隻查到一套僧袍,老婊子那個相好,原來是個和尚。
」韋小寶哈哈大笑,但笑得兩聲,覺得甚為無禮,忙忍住了笑。
康熙卻是忍俊不禁,笑道:「他這相好又矮又胖,老婊子甚麽漢子不奸偷,卻去找這樣一個矮冬瓜。
」韋小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