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婊子和矮冬瓜都抓了來,千刀萬剮,好給太後出這一口氣。
」
康熙拍拍韋小寶的肩膀,微笑道:「你如能再立此大功,給太後出了這口氣,嘿嘿,你年紀太小,官兒太大,我倒有些為難了。
不過咱們小皇帝、小大臣,一塊兒幹些大事出來,讓那批老官兒們吓得目瞪口呆,倒也有趣得緊。
」韋小寶道:「皇上年紀雖小,英明遠見,早已叫那批老東西打從心眼兒裏佩服出來。
待咱們再料理了吳三桂,那更是前無來者,後無古人了。
」康熙哈哈大笑,道:「他媽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你這家夥聰明伶俐,就是不學無術,不肯讀書。
」韋小寶笑道:「是,是。
奴才幾時有空,得好好讀他幾天書。
」其實韋小實粗鄙無文,康熙倒反而歡喜,他身邊文學侍從的臣子要多少有多少,整日價詩雲子曰聽得多了,和韋小寶說些市井俗語,頗感心神暢快。
韋小寶辭了出來,剛出書房門,便有一名侍衛迎了上來,請了個安,低聲說道:「韋總管,康親王想見一見您,不知韋總管有沒有空?」韋小寶道:「他在那裏?」那侍衛道:「王爺在侍衛房等候回音。
」韋小寶道:「他親自來了?」那侍衛道:「是,是。
他說想請韋總管去喝酒聽戲,就是擔心皇上有要緊大事差韋總管去辦,您老人家分不了身。
」韋小寶笑道:「他媽的,我是什麽老人家了?」
來到侍衛房中,隻見康親王一手拿着茶碗,坐着呆呆出神,眉頭皺起,深有憂色。
他一見韋小寶進來,忙放下茶碗,搶上來拉住他手,說道:「兄弟,多日不見,可想殺我了。
」韋小寶明知他為了失卻經書之事有求於己,但見他如此親熱,心下也自歡喜,說道:「王爺有事,派人吩咐一聲就行了,賞酒賞飯,我還不巴巴的趕來麼?你這樣給面子,自己來找我。
」康親王道:「我家裏已預備了戲班子,就怕兄弟沒空。
這會兒能過去坐坐嗎?」韋小寶笑道:「好啊,王爺賞飯,隻要不是皇上吩咐我去辦甚麽急事,就是我親生老子死了,咱們也不當他一回事。
」
兩人攜手出宮,乘馬來到王府中。
康親王隆重欵待,極盡禮敬,這一次卻無外客。
飯罷,康親王邀他到書房之中,說些閑話,贊他代皇上在少林寺出家,積下無數功德善果,又贊他年紀輕輕,精明幹練,竟然做到禦前侍衛副總管、骁騎營副都統,前程實是不可限量。
韋小寶謙遜一番,說以後全仗王爺提攜栽培。
康親王歎了一口氣,說道:「兄弟,你我是自己人,什麼不用瞞你,做老哥的眼前大禍臨頭,隻怕身家性命都難保了。
」韋小寶假裝大為驚奇,道:「王爺是宗室近親,皇上可信任得很哪,有什麽大禍臨頭了?」
康親王道:「兄弟,你有所不知。
當年咱們滿清進關之後,先皇每一旗的旗主都賜了一部佛經。
我是正紅旗的旗主,也蒙賜一部。
今日皇上召見,要我将先皇賜經呈繳。
可是………可是我這部經書,卻不知如何竟給人盜去了。
」韋小寶道:「真是希奇,金子銀子不妨偷偷,書有什麼好偷?這書是金子打的麼?還是鑲滿了翡翠珠寶,值錢得很?」康親王道:「那倒不是,也不過是尋常的經書。
可是我沒能好好保管先皇的賜物,實在是大不敬。
皇上忽然要我呈繳,隻怕是已經知道我失去賜經,所以要追究此事。
兄弟,你可得救我一救。
」說着站起身來,請下安去。
韋小寶急忙還禮,道:「王爺這等客氣,可不拆殺小人?」康親王道:「兄弟,你若不給我想個法子,我………我今日隻好自殺了。
」韋小寶道:「王爺也未免把事情看得太重。
我明日将這件事奏知皇上,最多也不過罰幾個月俸銀,或者交宗人府申斥一番,那有性命交關之理?」康親王搖頭道:「隻要保得性命,就算把我這親王的王爵革去,貶作庶人,我已是謝天謝地,心滿意足。
」
韋小寶道:「這部經書真是如此要緊?啊,是了,那日抄鳌拜的家,太後命我到他家裏去找兩部甚麼三十二章經、四十三章經甚麽的,王爺不見了的,就是這個東西麽?」康親王道:「正是,是四十二章經。
一抄鳌拜的家,太後甚麼都不要,單是要經書,可見這東西非同小可。
兄弟可找得了沒有?」韋小寶道:「找是找到了。
鳌拜那厮把經書放在他卧房的地闆洞裏,找得我出了一身大汗。
這經書有甚麼希奇?我給你到和尚廟裏去要他十部八部來,繳給皇上就是。
」康親王道:「先皇欽賜的經書,跟和尚廟裏的尋常佛經大不相同,可混冒不來。
」韋小寶道:「如此說來,倒當正有點兒麻煩。
不知王爺要我幫個甚麼忙?」
康親王歎了口氣,道:「這件事我實在說不出口,怎………怎能要兄弟去做欺君之事?」韋小寶一拍胸膛,道:「王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