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一回 妙語解厄

首頁
    韋小寶聽到「有勇有謀的英雄好漢」這九個字評語,不由得大為歡喜,連連點頭。

    布政司道:「韓魏公封為魏國公,那不用說了。

    王安石封荊國公,王珪封歧國公。

    四個人不但做宰相,而且都封國公,個個既富貴,又壽考。

    韋大人少年早達,眼下又封了伯爵,再升一級,便是侯爵,再升上去,就是公爵了。

    就算封王、封親王,那也是指日間的事。

    」韋小寶哈哈大笑,道:「但願如大人金口,這裏人人也都升官發财。

    」衆官一齊站起身來,端起酒杯,說道:「恭祝韋大人加官晉爵,公侯萬代。

    」 韋小寶站起身來,和衆官乾了一杯,心想:「這官兒會說故事,讨人歡喜。

    他叫甚麽名字,我可忘了,回頭問個清楚,日後不妨給他點好處。

    若是叫他到北京辦事,時時聽他說說故事,不強似說書先生嗎?」布政司又道:「那韓魏公後來帶兵,鎮守西疆。

    西夏國人見了他怕得要死,不敢興兵犯界。

    西夏人當時怕了宋朝兩位大臣,一位就是韓魏公韓琦,另一位是範文正公範仲淹。

    當時天下有兩句話道:『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

    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将來韋大人帶兵鎮守西疆,那是『軍中有一韋,西賊見之忙下跪』!」 韋小寶大樂,說道:「『西賊』兩字妙得很,平西王這西……」忽然心想:「吳三桂還沒起兵,可不能叫『西賊』,」忙改口道:「平西王鎮守西疆,倒也太平無事,很有功勞。

    」吳之榮道:「平西王智勇雙全,勞苦功高,爵封親王,兒子做了額驸,将來韋大人大富大貴,壽比南山,定然也跟平西王一般無異。

    」韋小寶心中大罵:「辣塊媽媽,你要我跟吳三桂這大漢奸一般無異。

    這老烏龜指日就要腦袋搬家,你叫我跟他一樣!」 那布政司平日揣摩朝廷動向,日前見到邸報,皇上下了撤藩的旨意,便料到吳三桂要倒大黴,這時見韋小寶臉色略變,更是心中雪亮,說道:「韋大人是皇上親手提拔的大臣,乃是聖上心腹之寄,朝廷柱石,國家棟梁。

    平西王目前雖然官爵高,終究是不能跟韋大人此的。

    吳府尊這個比喻,有點不大對。

    韋大人祖上,唐朝的忠武王韋臯,曾大破吐蕃兵四十八萬,威震西陲。

    當年朱泚造反,派人邀韋忠武王一同起兵。

    忠武王對皇帝忠心不貳,那肯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立刻将反賊的使者斬了,還發兵助朝廷打平反賊,立下大功。

    我看韋大人相貌堂堂,福氣之大,無與倫比,想必是韋忠武王傳下來的福澤。

    」 韋小寶微笑點頭。

    其實他連自己姓甚麼也不知道,隻因母親叫作韋春芳,這就跟了娘姓,想不到姓韋的還有這樣一位大來頭的人物,這布政司硬說是自己的祖先,實在光采之至。

    聽他言中之意,居然揣摩到吳三桂要造反,這人的才智,也很了不起了。

     吳之榮給布政司這麽一駁,心中不忿,但不敢公然和上司頂撞,說道:「聽說韋大人是正黃旗人。

    」言下之意自然是說:「他是滿洲人,又怎能跟唐朝的韋臯拉得上幹系?」布政司笑道:「吳府尊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方今聖天子在位,對天下萬民一視同仁,滿漢一家,又何必有畛域之見?」 這幾句話實在有些強辭奪理,吳之榮卻不敢再辯,心想再多說得幾句,說不定更會得罪欽差,當下連聲稱是。

    布政司道:「平西王是咱們揚州的高郵人,他姓吳,吳府尊跟平西王可是一家嗎?」吳之榮不是高郵人,本來跟吳三桂沒什麼幹系,但其時吳三桂權勢薰天,他趨焰附勢,頗以姓吳為榮,說道:「照族譜的排行,卑職比平西王矮了兩輩,該稱王爺為族祖了。

    」布政司點了點頭,不再理他,向韋小寶道:「韋大人,這金帶圍芍藥,雖然已不如宋時少見,如此盛開,卻也罕見。

    今日恰好在韋大人到來賞花時開放,這不是巧合,定是有天意的,卑職有一點小小意見,請大人定奪。

    」 韋小寶道:「請老兄指教。

    」布政司道:「指教二字,如何敢當?那芍藥花根,藥材行中是有的,大人要用來飼馬,想來藥材鋪中制煉過時更有效力。

    卑職吩咐大量采購,運去京師備用。

    至於這裏的芍藥花,念着它們對大人報喜有功,是否可以暫且留下?他日韋大人挂帥破賊,拜相封王,就如韓魏公、韋忠武王一般,再到這裏來賞花,那時金帶圍必又盛開,迎接貴人,豈不是一樁美事?據卑職想來,将來一定是戲文都有得做的。

    」韋小寶興高采烈,道:「你說戲子扮了我唱戲?」 市政司道:「是啊,那自然要一個俊雅漂亮的小生來扮韋大人了,還有些白胡子、黑胡子、大花臉、白鼻子小醜,就扮我們這些官兒。

    」衆官都是哈哈大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