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按到了他的腦門,正是洪教主,隻聽他說道:「小兄弟,這位總爺一番好心。
他剛從京城出來,知道皇上的心思,你别胡思亂想。
」孫思克大聲道:「不錯,我們快追反賊去。
」韋小寶知道此刻已命懸洪教主之手,他隻須内勁一吐,自己立時腦漿進裂,但此時不死,過不多久總之還是非死不可,大聲叫道:「你們快拿我去,我就是韋小寶!」
衆人一聽,都是呆了。
孫思克哈哈大笑,說道:「韋小寶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你這位老公公快八十歲了,尖起了嗓子開玩笑,豈不笑歪人的嘴?」一扯王進寶的衣袖,兩人大踏步的出去。
隻聽吆喝傳令之聲響起:「留下十三匹馬在這裡,好給後面的追兵通消息。
把兩間茅屋燒了,以免反賊躲藏。
」衆軍士應道:「得令!」便有人放火燒屋,跟着蹄聲響超,大除人馬向北奔馳。
韋小寶歎了口氣,心道:「這一番可死定了。
王三哥、孫四哥怕我逗留不走,再有追兵到來,就不會給情面了。
」隻見屋角的茅草巳着火焚燒,火焰慢慢逼近。
洪教主冷笑道:「你的朋友可挺有義氣哪,給了銀子,又給馬匹。
大家走吧。
」曾柔扶起了公主,一行人從後門出來,繞到屋前,果見大樹下系着十三匹駿馬。
其中兩匹鞍辔鮮明,顯然是王進寶、孫思克二人的坐騎。
洪教主左手一揮,嗤嗤嗤嗤四聲響,射出四柄短劍,跟着喀喇、喀喇連響,大樹上四根枝幹被短劍削斷,先後倒了下來。
黃龍使陳伯剛道:「教主神劍,天下無敵。
你們這四個娃娃若是想逃,這四根樹枝就是你們的榜樣。
」縱身過去拾起四柄短劍,恭恭敬敬的雙手捧了,還給洪教主。
一行人分坐了十三匹馬。
陸高軒一馬當先,十三匹馬排成一綫,向東南方馳去。
韋小寶隻盼有追兵趕來,将自己擒回,小皇帝對自己情義深厚,這次雖然得罪了他,未必便非砍頭不可,這洪教主陰險毒辣,落入他的手中,那可不知有多少苦頭吃了。
但一路行去,再也不聽到追兵的馬蹄之聲。
衆人所乘的坐騎都是王進寶所選時超特良駒,奔馳如飛,後面就有追兵,也是無法趕及,何況趙、王、孫三總兵早将追兵引得向北而行。
一路上除了公主的叫罵之外,誰也默不作聲,後來陳伯剛點了公主的啞穴,她雖有滿腔怒氣,卻也罵不出聲了。
洪教主率領衆人盡在荒野中向東南奔行,晚間也在荒野歇宿。
韋小寶幾番使計想要脫逃,但洪教主的狡猾機智殊不下於他,每次都不過是讓他身上多挨了幾拳,那裏能脫卻掌握?數月之後來到了海邊,陸高軒從韋小寶身邊掏出幾張銀票,去雇了一艘大海船。
韋小寶心中隻是叫苦,想到雇海船的錢也要自己出,更是不忿。
上船之後,海船張帆向東行駛。
韋小寶心想:「這一次自然又去神龍島了,老烏龜定是要把老子拿去喂蛇。
」想到島上一條條毒蛇繞上身來張口齊咬的慘狀,不由得全身發抖,尋思:「怎地想法子在船底鑿個大洞,大家同歸於盡。
」
可是神龍教諸人知他詭計多端,看得極緊,那裏有機可乘?韋小寶想起以前去過神龍島兩次,第一次和方怡在船中卿卿我我,享盡溫柔;第二次率領大軍,威風八面;這一次卻給人拳打足踢,命在旦夕,其間的苦樂當真是不可以道裡計了。
自從在北京郊外農舍中和方怡相會,陸行并騎,海上同舟,她始終無喜無怒,木然無語,雖不來折磨自己,但一直不向自己瞧上一眼,有時心想她在洪教主淫威之下,盡管心中對自己一片深情,卻是不敢稍假辭色;有時又想多次上了這女人的當,陰險狡猾,天下女子以她為最,卻又不禁恨得牙癢癢地。
舟行多日,果然是到了神龍島。
陸高軒和矮尊者押着韋小寶、公主、沐劍屏,曾柔四人上岸。
陳伯剛脅迫衆舟子一齊離船。
一名舟子稍表異議,陳伯剛立即一刀将他殺了。
其餘衆舟子隻吓得魂飛天外,那裏還敢作聲,隻好乖乖跟随。
但見島上樹木枯焦,瓦碟遍地,到處是當日炮轟的遺迹。
樹林間腐臭沖鼻,路上一條條都是死蛇骸骨。
來到大堂之前,隻見牆倒竹斷,原來數十座竹屋已蕩然無存。
洪教主凝立不語。
陳伯剛等均有憤怒之色。
張淡月突然縱聲大呼:「洪教主回島來啦!各路教衆,快快出來參拜教主!」他中氣充沛,如此提氣大叫,聲聞數裡。
過了片刻,他又叫了兩遍。
但聽得山谷間回聲隐隐傳來:「回島來啦!參拜教主!回島來啦!參拜教主!」
可是過了良久,四下裡寂靜無聲,不但沒有教衆蜂湧而至,連一個人的回音也是沒有。
洪教主轉過頭來,狠狠的瞪着韋小寶,冷冷的道:「你炮轟本島,打得偌大一個神龍教瓦解冰銷,這可稱心滿意了嗎?」韋小寶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