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孽多,洗手之後,這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勾當算是從此不幹了,那一來是改過從善,給兒孫們留個好名聲;二來地方上若有大案發生,也好洗脫了自己嫌疑。
劉三爺家财富厚,衡山劉家已發了幾代,這一節當然跟他沒有幹系。
”
另一人道:“是啊,那是全不相幹。
”那王二叔道:“學武的人,一輩子動刀動槍,不免殺傷人命,多結冤家。
一個人臨到老來,想到江湖上仇家衆多,不免有點兒寝食不安,像劉三爺這般廣邀賓客,揚言天下,說道從今而後再也不動刀劍了,那意思是說,他的仇家不必擔心他再去報複,卻也盼他們别再來找他麻煩。
”那年輕人道:“王二叔,我瞧這樣幹很是吃虧。
”那王二叔道:“為什麼吃虧?”那年輕人道:“劉三爺是不去找人家了,人家卻随時可來找他。
如果有人要害他性命、劉三爺不動刀動劍,豈不是任人宰割,無法還手麼?”
那王二叔笑道:“你這後生家當真沒見識。
人家真要殺你,可還有不還手的?再說,像衡山派那樣的聲勢,劉三爺那樣高的武功,他不去找人家麻煩,别人早已拜神還願,上上大吉了,那真有人吃了獅子心,豹子膽,敢去找他老人家的麻煩,就算劉三爺他自己不動手,劉門的公子、弟子,又有那一個是好惹的?你這可杞人憂天了。
”
坐在林平之對面的花白胡子自言自語:“強中更有強中手,能人之上有能人。
又有誰敢自稱天下無敵?”他說的聲音甚低,後面二人沒有聽見。
隻聽那王二叔又道:“還有些開镖局子的,如果賺得夠了,急流勇退,乘早收業,金盆洗手,不再在刀頭上找這賣命錢,也算得是聰明見機之舉,不過劉三爺子不保镖,二不作賊,自然又作别論。
”
這幾句話鑽入林平之耳中,當真令他驚心動魄,心道:“他說的是不是我爹爹?我爹爹倘若早幾年便急流勇退,金盆洗手,卻又如何?”隻聽得那花白胡子又在自言自語:“瓦罐不離井上破,将軍難免陣上亡,可是當局者迷,這‘急流勇退’四個字,卻是談何容易?”那瞎子道:“是啊,所以這幾天我老是聽人家說:‘劉三爺的聲名正當如日中天,突然急流勇退,實在了不起,令人好生欽佩’。
”
突然間左首桌上有個身穿綢袍的中年漢子說道:“兄弟日前在武漢三鎮,聽得武林中的同道說道,劉三爺金盆洗手,退出武林,實有不得已的苦衷。
”那瞎子轉身道:“武漢的朋友們卻怎樣說,這位朋友可否見告?”那人笑了笑,道:“是非隻為多開口,這種話在武漢說說不打緊,到得衡山城中,那可不能随便亂說的。
”另一個矮胖子粗聲粗氣的道:“這件事知道的人着實不少,你又何必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來?大家都在說,劉三爺隻因為武功太高,人緣太好,所以不得不金盆洗手。
”
他說話聲音很大,茶館中登時有許多眼光都射向他的臉上,好幾個人齊聲問道:“為什麼武藝太高,人緣太好,便須退出武林,這豈不奇怪?”那矮胖漢子得意洋洋的道:“不知内情的人自然覺得奇怪,知道了卻毫不希奇了。
”有人便問:“那是什麼内情?”那矮胖子隻是微笑不語。
隔着幾張桌子的一個瘦子冷冷的道:“你們多問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隻是信口胡吹。
”那矮胖漢子受激不過,大聲道:“誰說我不知道了?劉三爺金盆洗手,那是為了顧全大局,免得衡山派中發生門戶之争。
”好幾個人七張八嘴的道:“什麼顧全大局?”“什麼門戶之争?”“難道他們師兄弟之間有意見麼?”
那矮胖子道:“外邊的人雖說劉三爺是衡山派的第二把高手,可是衡山派上上下下卻都知道劉三爺在這三十六路‘回風落雁劍’上的造詣,早已高出掌門人莫大先生很多。
莫大先生一劍能剌落三頭大雁,劉三爺一劍卻能剌落五頭。
劉三爺門下的弟子,個個又勝過莫大先生門下的。
眼下形勢已越來越不對,再過幾年莫大先生的聲勢一定會被劉三爺壓将下去,聽說雙方在暗中已沖突過好幾次。
劉三爺家當很大,不願和師兄争這虛名,所以要金盆洗手,以後安安隐隐做他的富家翁了。
”好幾個人點頭道:“原來如此。
劉三爺深明大義,很是難得啊。
”又有人道:“這個莫大先生可就不對了,他逼得劉三爺退出武林,豈不是自己削弱了衡山派的聲勢?”那身穿綢袍的中年漢子冷笑道:“天下事情,那有面面都顧得周全的?我隻要坐穩掌門人的位子,本派的力量增強也好,削弱也好,那是管他娘的了。
”
那矮胖子喝了幾口茶,将茶壺蓋敲得當當直響,叫道:“沖茶,沖茶!”又道:“所以啊,這明明是衡山派中的大事。
各門各派中都有賀客到來,衡山派自己——”他說到這裡,忽然間門口伊伊呀呀的響起了胡琴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