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總舵主出城,可要一匹坐騎?”陳家洛道:“好吧!”那清兵歡天喜地的去了,不一刻牽了一匹馬來,後面跟着兩名小官,齊向陳家洛彎腰緻敬。
他們有機會向總舵主效勞,都覺萬分光榮。
陳家洛上馬奔馳,八十多裡快馬兩個多時辰也就到了,巳牌時分已到達海甯西門。
陳家洛離家十年,此番重來,隻見景色依舊,自己幼時在上面嬉遊的城牆也毫無變動。
他怕撞見熟人,掉過馬頭向北郊走了五六裡路,找一家農家歇了,吃過中飯,索性放頭便睡。
他折騰了一夜,此時睡得十分香甜。
那農家夫婦見他是公子打扮,說的又是本鄉土話,所以招呼得十分殷勤,晚上殺了一隻雞請他。
陳家洛問起近年情形,那農人說:“皇上不知為了什麼,連免了海甯全縣三年錢糧,大概都是瞧着陳閣老的面子。
”陳家洛想父親陳相國逝世已經多年,實在猜不透皇帝何以對他家近年忽然别加恩寵起來,吃過晚飯,拿十兩銀子謝了農家,縱馬入城。
他先到南門,坐在海塘上望海,回憶兒時母親多次攜了他的手在此觀潮,眼眶又不禁濕潤起來。
他在回疆十年,每日見的盡是無垠黃沙,現在重見海波,心胸爽朗無比,披襟當風,望着大海看得呆了。
眼見天色漸黑,海中白色泡沫都已變成模糊一片,陳家洛把馬系在海塘的柳樹上,施展輕身功夫,向城西北自己家裡奔去。
到得家門,忽然一呆,原來自己相國府宅第本大,這時舊宅之旁又蓋了一大片新屋,月光下隻見亭台樓閣,氣派雄偉,宅前一個大區,寫著“安瀾園”三字,竟是乾隆的禦筆親題。
陳家洛心中一怔,向舊宅門裡跳了進去,直撲母親舊居,他輕輕上樓,閃在樓台邊向房裡一張,隻見房内夭無一人,房内布置宛如母親生時,紅木家私、大床、衣箱,仍舊放在他看了十多年的地方。
桌上明晃晃的點着一枝紅燭。
忽然隔防腳步響,一個人走進房來。
陳家洛身子一縮,躲在一隅,隻見進來的是一位老媽媽。
他一見背影,忍不住就要呼叫出聲,原來那是他母親的贈嫁丫環瑞英。
她把陳家洛從小撫育帶領直到十五歲,是下人中最親最近之人。
瑞芳進房後,拿一塊布把各件家具逐一抹得幹幹淨淨,坐在椅上發了一陣呆,在床上枕頭底下摸出一頂小孩帽子來不住撫摸歎氣。
那是一頂大紅緞子的繡花帽,上面釘着一塊綠玉,綠玉四周是八顆精光耀眼的大珠子,那正是陳家洛兒時所戴的帽子。
他一見這情形,再也忍耐不住,一個箭步縱進房去,抱住了她。
瑞英大吃一驚,張嘴想叫,陳家洛伸手按住她的嘴,低聲道:“别嚷,是我。
”她望着陳家洛的臉,吓得說不出話來。
原來陳家洛十五歲離家,十年之後,相貌神情都已大變,而五十多歲的老婆婆,增加十歲卻并無多大變化,所以一個認得而另一個卻全然怔住了。
陳家洛道:“瑞姑姑,我是三官,你不識了嗎?”瑞英這時才透了一口,說道:“你……你是三官,你回……回來啦?”陳家洛微笑點頭。
瑞芳神智漸定,依稀在陳家洛臉上看出了那小名三官的淘氣孩子的容貌,不由得抱住了他,放聲哭了出來。
陳家洛連忙搖手,說道:“别讓人知道我回來了,快别哭。
”瑞英道:“不礙事,他們都到新園子裡去啦,這裡沒人。
”陳家洛道:“那新園子是怎麼回事?”瑞英道:“今年上半年才造的,不知用了幾十萬兩銀子哪,也不知道有什麼用。
”陳家洛知她年紀老了,這種事情不大明白,于是問道:“我姆媽去世時的情形是怎麼的?她生的是什麼病?”瑞英掏出手帕來擦眼淚,說道:“小姐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很不開心,一連三天沒好好吃飯,就得了病。
拖了十多天就過去啦。
小姐過去的時候老惦記你,說:“我的三官呢?他還沒來嗎?我要三官來呀!”這樣叫了兩天才死。
”陳家洛嗚咽道:“我真是不孝的兒子,姆媽臨死時要見我一面也見不着。
”
江南世家小姐出嫁時,例有幾名丫頭陪嫁過去,小姐雖然做了太太奶奶,可是這幾名陪嫁丫頭到老仍舊叫她小姐。
瑞英所以稱陳家洛的母親做小姐,就是這個原因。
陳家洛又問:“姆媽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瑞英道:“最後一天小姐回光返照,精神很好,她知道見你不着,所以寫了一封信給你。
”陳家洛急問:“信呢?在那裡?快給我。
”瑞英道:“後來她不知怎麼一想,歎了一口氣,說“還是别讓他知道的好”,叫我把蠟燭拿過去,她自把信在燭火上燒掉,信快燒完,小姐氣力也完啦,手一松,就過麼過去啦。
”
陳家洛聽得滿目含淚,問道:“那麼我姆媽沒燒完的信呢?”瑞英道:“這個我收着。
”陳家洛道:“拿給我看。
”瑞英道:“小姐總是為不願給你看到,所以臨死時要燒掉,你又何必要看。
”陳家洛一臉哀苦之色,自傷自歎:“不知姆媽要對我說些什麼,唉,我見不到姆媽一面,連最後的遺書也看不到。
”瑞英聽得心酸,揭開箱子,翻開上面的衣物,掏出一個小盒子來,她用鑰匙開了,取出一個紙包,交給陳家洛道:“我不知道小姐寫了些什麼,這封信我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