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兩陣,心中自是高興,便點頭讓魏延出陣。
魏延一揮手中大刀,高喝道:“對面來将,可識得魏延魏文長麼!”秦明早已等的不耐煩了,哪裡聽魏延羅嗦,二話不說,兜頭就是一狼牙棒,魏延不料對方說打就打,連忙舞刀招架。
秦明一棒正打在刀杆上,把個魏延震的雙臂發麻。
魏延不敢大意,抖擻精神,跟秦明戰在一處。
黃忠在陣後觀戰,見秦明棒法純熟,魏延堪堪抵住,便對劉備說道:“主公,不如我暗助文長一箭,再勝了此陣,我們今日便是勝局了。
”劉備點頭稱是,道:“老将軍點到為止,隻分勝敗即可,且莫傷了兩家和氣。
”黃忠點頭應允。
便踅馬上前,目不轉睛的觀陣,等待機會。
那梁山衆将在後觀陣,見秦明漸占上風,都是心頭高興。
其中小李廣花榮因為秦明是他妹夫,更是關心,他忽然見對面陣上一匹馬上端坐一位老将,背後一張雕弓,肋下一壺箭矢,手中一柄金背大砍刀,須發皆白,威風凜凜。
他心中一動,連忙擎下背後的泥金鵲畫細弓,眼睛不看秦魏二人,而是緊緊盯着對面的黃忠。
卻說魏延咬緊牙關,跟秦明又戰了數合,隻覺得刀法漸漸施展不開。
再看秦明卻是越戰越勇,他萬般無奈之下,兜轉馬頭,便要敗回本陣。
黃忠見魏延敗回,伸手到走獸壺中拽出三支箭矢,飕飕飕三支連珠箭發,朝着秦明射來。
花榮早已準備多時,當下高叫一聲:“休放冷箭。
”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唰唰唰也是三箭連發。
隻見三支箭都對準了黃忠射出的三箭而去,六支箭在空中一一相碰,落于塵埃。
兩旁的軍士看的一個個呆若木雞,就連鼓手都忘了敲鼓。
秦明見狀,也不去追趕魏延,勒馬回歸本陣。
黃忠見自己的三箭都被花榮射掉,頗為不服。
便開口對花榮道:“前面五場,除去第一場平手,剩下四場雙方都是兩勝兩敗。
你我再比一場,三箭定輸赢,如何?”花榮年少氣盛,又自負弓箭天下無雙,自是來者不拒。
當下點頭答應。
兩人各留了三支箭在壺中。
渾身上下收拾利索。
兩匹馬相距大概三百餘步。
雙方軍士都是凝神屏氣,看這一場比箭。
隻見花榮化落落一馬跑來,左手如端泰山,右手如抱嬰兒,瞄準了黃忠一箭射來,黃忠在馬上一扭身子,将這一箭避了開去。
二馬一錯镫,花榮扭轉身子,擡手就是一箭。
黃忠卻恰似身後長了眼睛,在鞍上一伏身子,又避了開去。
不料他剛剛起身,花榮的第三箭又已射到。
原來花榮早已料到前兩箭都射不中黃忠,是以這第三箭才用足了全力。
眼見黃忠避無可避,不料黃忠擎出弓來,看準弓箭來勢,在那箭上一撥,那箭滴溜溜的掉下地去。
這三箭好似電光火石一般,直到第三箭落地,旁觀衆人這一聲“好”才叫了出來。
黃忠兜回馬來,見此時花榮已是手無寸鐵,便等花榮的馬也兜轉回來,三箭連珠箭發,卻是瞄準了花榮的上中下三路射去。
隻見得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墜地,三支箭幾無先後,分射花榮。
好花榮,不慌不忙,叫聲:“來得好。
”一個蹬裡藏身,右腳離镫,整個身體便如挂在馬側一般。
黃忠的第三箭取勢甚低,幾乎是貼着馬背飛了過去。
衆軍士又是一身震天價的喝彩。
贊這三箭射的漂亮,躲的精彩。
兩馬交錯而過,花榮一個翻身,躍上馬背,手中卻多了一箭。
原來他剛才蹬裡藏身之際,借機将地上之箭揀了起來。
這箭正是适才他射黃忠的第三箭,被黃忠撥到地上。
花榮心想如此便沒有違了三箭之約,他一箭在手,回身觑的分明,恰逢黃忠的馬将轉未轉之際,一箭射了出去。
那箭去的好快,轉眼便到了黃忠近前。
黃忠身子猛的後仰,平躺在馬背上,隻靠雙腿的力量夾住馬,空出的右手一把将箭杆抓住,然後腰上一用力,坐起身來。
瞄準花榮後心,一箭射來。
花榮要顯本事,見那箭來的力道不勁,竟是不躲不閃,反而在馬上微微站起,用後心去迎那來箭,隻聽的當啷一聲,那支箭正射到護心寶鏡上,斜飛了開去。
待得花榮再次兜轉馬頭,兩人相視大笑,英雄惜英雄,好漢識好漢,各自都起了惺惺之心。
當下兩人各歸本隊。
宋江和劉備見雙方不分勝負,也樂得不傷和氣,一番客氣之後,各自收隊。
這番大戰就此收場,成了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