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樂進

首頁
一個名将的身後,總有無數光環和大的業績,單說魏五子良将,張遼北征南戰,于禁智平青洲兵亂,張郃守漢中、破街亭,徐晃破馬超、救樊城,而樂進,更多的時侯隻是充當一個默默的配角,也被當代人定位在“二、三流”的行列。

    縱觀樂進的一生,前半生随曹操征戰北方,“以膽烈從太祖,為帳下吏。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馀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是樂進戎馬生涯的開始,“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廣昌亭侯。從征張繡於安衆,圍呂布於下邳,破别将,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說了樂進前期參于的一些戰鬥,樂進所參于的戰鬥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樂進也隻是配合别人做戰,并未做發号施令的一軍統帥,反觀樂進在戰鬥中所起到的作用“皆先登有功”,看得出樂進總是沖殺在戰鬥的第一線,是攻城拔寨身先士卒的勇将。在曹魏最重大的勝利官渡之戰裡,樂進力斬紹将淳于瓊,三國志裡用了力斬一詞,可見淳于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淳于瓊被樂進斬殺,試問三國史上戰場上親斬敵将的又有幾人?“從擊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将嚴敬,行遊擊将軍。别擊黃巾,破之,定樂安郡。從圍邺,邺定,從擊袁譚於南皮,先登,入譚東門。譚敗,别攻雍奴,破之”。樂進更像一個先鋒的角色,對戰術安排上沒有決定權,但在追擊甚至僵持之下,樂進以其膽略和武勇總能尋找到突破點,從而給對方緻命的打擊,造成改變戰略局勢的影響,而其勇猛的戰鬥作風和身先士卒的戰鬥精神,從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部隊的士氣,加強了部隊戰鬥力,而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為之探讨的話題,樂進做到了,盡管他默默無聞。當時張遼是這麼評價他的:“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統禦師旅,撫衆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後期樂進的任務是配合張遼把守戰略要地消遙津,在此期間樂進盡忠職守,并參于了消遙津之戰,令孫權刹羽而歸,但這次,他依然是個配角,主要的功勞并沒有記給他。

    曹操的用人體制上在三國諸侯中是最健全的,樂進始終未當過一軍主帥卻位列五子良将之列,可見曹操對他能力的一種委婉的認可,做為樂進而言,從功績的方面考慮,隻能将他定格在将才的行列中,但我們不要忘記,那個箭矢如雨的戰場上身先士卒的猛将、那個第一位沖上敵城殺紅了眼的猛将、那個永遠盡忠職守總能出色完成任務的猛将、那個陣前督戰親自擂鼓的猛将,他永遠激勵着身邊的人前進,我們可以否定一個人的地位和功績,甚至能力,但不能否定的,是這份熱血,這份精神,這份魅力。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