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去世的地方。
直到劉備稱漢中王後才被調到中央當了個小秘。
我嚴重懷疑劉備可能是故意折騰蔣琬的。
像劉備這樣的枭雄不可能對蔣琬這一級别的人才視而不見的。
劉備目的可能是要磨練一下蔣琬,去去他身上持才自視甚高的傲氣,。
後來蔣琬目中無人,自視甚高的疏狂性格收斂了很多。
自身的修養也提高了不少。
劉備死後諸葛亮就開始重點培養他了。
先到丞相府當人事一把手,後來就接手諸葛亮以前的工作後勤供給。
蔣琬做的非常不錯,諸葛亮很滿意每言:“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
”對其評價是:背親舍德(就是六親不認,不怕得罪人)。
蔣琬執政後應該說是非常的勤政忠于國家,個人修養很高,胸襟很大。
比如主管農業的楊敏說他做事糊塗,不如諸葛丞相,他也隻是一笑置之。
還給别人解釋說自己确實不如諸葛丞相。
蔣琬執政13年,隻有前五年待在成都,其後八年直到他死後一直在漢中綿陽鎮守邊疆。
蔣琬還是有點戰略眼光的他看出涪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綿陽是個很重要的戰略要地。
即使是現在綿陽也是四川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市,我國彩電業的龍頭長虹集團就在綿陽。
但是畢竟他和諸葛丞相相比還有有很大的差距。
綿陽雖然重要但是漢中才是蜀國的根本。
蔣琬在綿陽駐紮了十萬重兵,而漢中隻有三萬人。
而且綿陽距離漢中比較遠不利于相互支援。
就在此時224年魏國的大将軍曹爽欲立威名于天下,采用鄧飏等人的建議,與大将夏侯玄一同舉兵16萬人伐蜀進攻漢中。
此時漢中的主将,愛兵如子的皇親國戚,後主劉阿鬥的舅舅行車騎将軍吳懿已經病死在任上。
漢中由文盲将軍王平接任太守之職。
王平,字子均,魏國降将,巴西人(也可能是徐州沛人)。
王平最初為曹操帳下一員戰将,通曉漢中地理,在漢中之戰時被任命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擠而投降于劉備。
官至:鎮北大将軍,漢中太守,安漢侯。
其識字不滿十,與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謹嚴,訓練苛刻,很少說話。
三國志中陳壽評價:“王平忠勇而嚴整”。
蜀國後期,原有的著名将領先後去世。
當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王平在北,這三員蜀将名聲都很大。
王平還是蜀國三大精銳部隊之一。
諸葛丞相由南中少數民族組建的無當飛軍第一任指揮官。
魏國大将軍曹爽率十六萬大軍,與大将夏侯玄一起從駱口直逼漢中。
而漢中蜀軍不足三萬。
漢中大震,絕大多數将領認為應該放棄所有關隘退到漢中,樂城死守。
王平力排衆議,認為“漢中距此垂千裡,賊若得關,便為禍也。
”提出分兵據興勢。
在漢中以北各據點逐級防守。
當時隻有蔣琬的表弟劉敏堅決支持他。
劉敏,左護軍、揚威将軍。
湖南泉陵人。
與其表兄蔣琬都是當地的名人。
于是這兩個人虛虛實實,劉敏分兵居興勢山,多張旗幟,彌亘百餘裡。
故部疑陣。
王平在後接應。
一直堅持到蔣琬從綿陽發來的援軍。
曹爽這次不爽了~!被這兩個人搞的蒙頭轉向,不知所措。
這時費祎也從成都帶兵趕來。
截了曹爽的後路。
曹爽大軍損傷頗重。
蔣琬執政13年中唯一的一次軍事作戰行動。
就是這次的漢中保衛戰中,蜀國三大丞相一起出馬。
但是亮點卻是文盲将軍王平和蔣琬的表弟劉敏。
王平和劉敏在興勢山之戰基本上就把曹爽搞定了。
蔣琬執政當中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魏國。
除了這次漢中保衛戰。
而這期間,蜀國的同盟吳國卻對魏國三次戰役。
其中兩次規模較大,但是蜀國卻一點配合也沒有。
結果吳國對魏國的進攻都以失敗告終。
氣的吳國大将朱然,步骘大罵蔣琬說蜀國不夠意思。
兩人分别上書孫權,大說特說蔣琬的壞話,說蔣琬有私通魏國的嫌疑出賣吳國。
也難怪他們發牢騷,以前諸葛丞相在時每次都是蜀國主動聯系吳國對魏國作戰。
合着蔣琬呢~!作壁上觀在着看熱鬧啊。
但是孫權卻對蔣琬好像格外有好感,安撫大家說,不會的我對蜀國不錯呀~!他們應該不會的。
最有意思的是孫權當着衆位大臣的面說的一句話:“朕為諸君破家保之”。
意思是我用俺老孫全家人的性命來保蔣琬不會私通魏國出賣吳國的。
呵呵~!古往今來衆多帝王中孫權可是第一個用君主全家的性命來保全别國大臣的清白。
古今中外也找不出第二個了。
孫權有時候也蠻可愛的,真是個可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