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經常把他比做參謀長這點跟上面那點類似那他是參謀長荀彧、荀攸等人往哪擺畢竟參謀長和智囊團成員是不同的再來看一段記載
5嘉料之曰:“策新并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
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衆,無異於獨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
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又本傳稱(自)嘉料孫策輕佻,必死於匹夫之手,誠為明於見事。
然自非上智,無以知其死在何年也。
今正以襲許年死,此蓋事之偶合(郭嘉傳)這是何等的迷信之言擁郭派拿出此等言語來證明郭嘉的料人之智未免也太——
還是來看看别人怎麼做的吧
6三年,太祖既破張繡,東禽呂布,定徐州,遂與袁紹相拒。
孔融謂彧曰:“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顔良、文醜,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彧曰:“紹兵雖多而法不整。
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
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
顔良、文醜,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審配以許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紹;顔良、文醜臨陣授首;田豐以谏見誅:皆如彧所策(荀彧傳)同樣是料人然而看看荀彧的與郭嘉便很不相同荀彧是以理以情說的字字在理句句入情反觀郭嘉還是那句話極盡阿谀奉承之能事為什麼說郭嘉品行不端呢
7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
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郭嘉傳)郭嘉從來就是一個遊手好閑放蕩不羁之人陳群為其指出他居然未有悔改之意反而意自若也就是越說越來了的意思何等無聊也是曹操當時正是用人之時還沒空搭理他或者大家又會舉曹操在郭嘉死後說的一些話來反駁我那就先看看這段8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
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
自在軍旅,十有馀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衆,逾越險塞,蕩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枭袁尚。
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兇逆克殄,勳實由嘉。
方将表顯,短命早終。
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
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郭嘉傳)我并不否認郭嘉的才智然而此類抓典型的話未可當真9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
然與共論計,雲當先定荊。
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
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郭嘉傳)也就是敢往南方跑不怕死為啥别人不去南方因為别人不僅為自身計也為國家計不象郭嘉就想掙個表現打腫臉充胖子最後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所謂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
看看跟郭嘉同列一傳的人都是些何等樣人吧程昱——世語曰: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程昱傳)
董昭——徵拜侍中,與董昭同寮。
昭嘗枕則膝卧,則推下之,曰:“蘇則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蘇則傳)
劉晔——或惡晔于帝曰:“晔不盡忠,善伺上意所趨而合之。
陛下試與晔言,皆反意而問之,若皆與所問反者,是晔常與聖意合也。
複每問皆同者,晔之情必無所逃矣。
”帝如言以驗之,果得其情,從此疏焉。
晔遂發狂,出為大鴻胪,以憂死。
諺曰“巧詐不如拙誠”,少子陶,亦高才而薄行,官至平原太守(注意這個亦字)(劉晔傳)
以上諸人皆高才薄行之輩郭嘉與其同列亦未失其倫也所以縱觀此人一生實為溜須拍馬長于獻媚腦袋削尖有空便鑽之輩也.
綜上所述我方觀點認為郭嘉的才幹還是有的但并不象有些人所想像的那樣不能把他偶像化近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