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的名将好似現在娛樂圈的明星,數不勝數。
正因為這些名将的沙場征伐,才使得曹操、劉備、孫權這些主子們能占據一方、争霸天下(當然,謀臣也很重要)。
到底誰算得上三國裡的傑出名将呢?當然不能按《三國演義》裡将領的武功高底為标準,因為武将不是武俠。
決定他們成為傑出名将的是戰績影響力和軍事指揮才能。
孫子曰:“将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老百姓說:“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
”所以,一員出色的将領對國家是非常的重要,而戰火遍地的三國時代,将領的作用就更突出了,小可關系戰役勝負,大能影響曆史進程。
下面,從軍事指揮才能和曆史影響力來說說個人心目中九位出色的三國名将。
二
先說說曹魏的将領們,三個國家中,曹魏名将最多,個人認為最牛者當屬張遼、張郃、徐晃和鄧艾,算是曹魏将林中的四大天王吧。
張遼絕對是曹操将林中的頭号巨星。
在《三國演義》裡,他是一位智勇兼備的大将,最經典的表現是威震逍遙津,差點活捉孫權,吓得江東的少年兒童們聽到張遼大名,連哭都不敢哭。
張遼與關羽還是好哥們,所以尊蜀派對他還是有好感的。
曆史上,張遼比《演義》裡還要厲害。
他曾一個人跑到敵軍大營,硬把敵軍将領給說投降了;他曾在白狼山扛着軍旗,突襲陣列不整的烏丸軍,殺了烏丸單于;他曾不怕兵少道險,強攻天柱山,全殲敵軍;尤其是合肥一戰,以數千兵馬把孫權十萬大軍殺得人仰馬翻,給東吳廣大群衆帶來噩夢。
機智果敢是他最大特點,“自古用兵,未曾有過”是對他的最大褒獎。
張郃在曹魏陣營中以用兵機智靈活、熟悉戰術變化而著稱。
《三國演義》裡,他大戰張飛,威震西蜀。
他原來是袁紹的屬下,袁曹大戰時,他向袁紹出了一個很不錯的計謀,可惜根本不是雄主材料的袁紹就是不聽,導緻袁軍失敗,而可憐的張郃将軍反被誣陷。
郁悶憤怒中,張郃毅然決然,投奔了曹操,從此在曹魏軍中大顯身手,屢立戰功。
三國後期,張郃幾乎是曹魏抵擋蜀漢諸葛亮的唯一名将。
他披堅執銳,所向披靡,他的軍隊被譽為如猛虎一樣。
尤其是街亭之戰,重創蜀軍,使孔明大丢面子。
以諸葛亮為首的蜀漢将帥們,提起張郃名字,就大為頭疼。
不過張郃結局極悲。
在木門遭遇了諸葛亮的埋伏,中箭而亡,壯烈疆場。
徐晃在《三國演義》裡是位善耍大斧頭的猛男,曾與自認天下無敵的關羽大戰80回合不分勝負,可惜後來被小人孟達給射死了。
曆史上,徐晃是一位極其出色的軍事指揮官,也是一位治軍嚴整的典範,曹操經常誇贊他。
如果徐晃是一位現代将領,那他一定是滿身挂滿功勳獎章。
官渡之戰中,袁紹的糧草被他燒了不少,渭南之戰中,馬超、韓遂的士兵被他滅了不少,沔水之戰時,關羽的兵卒被他淹死不少。
生活中的徐晃将軍,生性節儉謹慎,從不結交親貴,還是個從不追求個人榮譽的人,雖然他獲得了很多榮譽。
鄧艾是三國末期曹魏最出色的将領。
他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
家境貧寒,曾當過放牛小子,但胸懷大志,自學成材。
雖說話結巴,但不影響他成為一代名将。
他打仗猛,點子多,與蜀漢名将姜維對抗數年,使姜維占不到半點便宜。
後來他陰平出奇兵,直搗成都,滅亡蜀漢,使無數蜀漢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做了亡國者。
鄧艾用兵嚴于律己,與士兵同甘共苦,出奇制勝是他最大的絕招。
隻不過可憐這位名将功績太大,讓好多人受不了,最後被告謀反,慘遭殺害。
三
提起蜀漢将領,熟悉《三國演義》的人們肯定會想到五虎大将關張趙馬黃。
他們确實都是武力絕倫、勇冠三軍的将領,加上尊劉貶曹的羅老對他們費勁心血的極力吹噓擡舉,使他們個性突出,功勳顯赫。
下面就從曆史和軍事角度說說五虎将的前三位。
好多人心中,關羽是個偉大的人,甚至可以說不是人,是神仙。
三國時期,唯有這員大将被後世供奉景仰,千秋萬代。
打掉“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單刀赴會”等胡編亂造的故事,人們會發現曆史上的真實關羽不過如此,但也還是員不錯的将領。
暫降曹操的時候,他作為先鋒,于袁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