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讀“亂世——女性的悲哀”有感

首頁
作者:莫楚雲

    這個題目取得好,但不全面。亂世對于如何世人的都是不幸的,但不幸中的大幸就是有的更多的機會使人展現自己的能力而不負所學。所以說亂世是英雄的時代。

    覆巢之下無完卵,豈隻女性而已。相比那些躺在戰場上的無名屍體而言,貂蟬夠幸運了——以一個歌女千古流芳的有幾個?以一腔熱血滿腹才學兼具鴻圖遠志的枉死鬼又有多少?

    一個人身處什麼世界不是自己能左右的,那麼身處亂世又能怎樣?消沉?自殺?如果是熱血男兒當盡展所學,為世所用,成不世之勳,流千秋之名,為萬人謀福址。

    曹操所說的英雄——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吞吐天地之志,包納宇宙之機者是為英雄。這也是男兒本色,更是男兒應做的事情。

    連環計是王允的作品,貂蟬則是主角。貂蟬是知道這個計謀對于自己意味着什麼,但她還是去做了,而且根據自己的長處很好的完成了這個計謀,這種精神是值得人們敬佩的。雖然生前不幸,但身後卻是大幸。她雖一介弱女子卻可算為大丈夫了。比起不識大體的袁氏兄弟強了很多。

    至于蔡琰,其父的冤死使她直接受到連累,被擄至匈奴後嫁與左賢王,後曹操将其贖回嫁于董祀,身世悲慘。但她又能怎樣,一個弱女子在這種亂世裡能有什麼選擇?自殺殉夫作個烈女?但她沒有消沉下去,沒有作個怨婦,反而以自己所長作出胡笳十八拍。她是一個無力與身世抗争但又不輕棄有用之身的典範。

    她們所展現的有不幸的一面,但自己一念之下,成就不世之業。人們因此沒有忘記她們,本身就說明不世之業并不是男兒的專利。

    我們後人所要做的不是“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心”,而是要從中學到什麼。“前事不忘,後世之師”,這才是我們看曆史時所應持的态度。前人已矣,但他們留下的是經驗,是教訓,是精神,是啟示,并不是茶餘飯後閑聊的談資,或是笑柄,更不是揶揄的對象。

    現在是太平時代,但身為男兒的我們應該如何?耽于聲色?安于享受?或是玩笑古今,對一些早有定論的人評頭論足,發表自己不成熟的觀點?我們也許成不了英雄,但英雄就在我們中間,而英雄不是這麼産生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