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時運不濟的野心家——陶謙

首頁
    對攻打陶謙有所顧忌陶謙就這樣赢得了寶貴的時間徐州也赢得了短暫和平“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甚豐,流民多歸之”多少也起了一定積極作用。

    同時陶謙加入公孫瓒、張燕集團與袁曹集團抗衡。

     陶謙能長期稱霸一方,并圖謀天下,靠的是手中一支精銳的軍事力量——丹楊兵。

    (記得曾經在以前的論壇上發過丹楊兵的帖子……丢了……)三國中除了北方騎兵,戰鬥力最強的就是丹楊兵,孫策下江南,袁術據淮南,曹操起家,都是靠它。

    陶謙丹楊人,以丹楊出身的曹豹,許耽兩中郎将為統帥的丹楊兵是徐州武裝的中堅力量,也算是天下精銳。

     至于曹操父親被陶謙兵所殺曆來認為是偶然可問閑有不同看法認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曹操何人如此亂世能不派兵衛父?又豈能為亂兵所殺?想必是陶謙誘而殺之因而孟德狂怒殃及徐州百姓,否則斷不至此。

    至于動機……陶謙和董卓集團是同盟嘛! 後來就是著名的徐州之戰 曹兵進犯陶謙雖有同盟者公孫瓒手下田楷領兵來助仍然大敗陶謙悟出了一個道理:“一隻獅子帶的一百隻羊遠勝于一隻羊帶的一百隻獅子。

    ”自己手下的這兩個豬頭實在是衰。

    于是他策劃了自己一生中最失敗的陰謀——招攬劉備。

    劉備當時不過青州一平原相,手下幽州雜胡騎兵千餘,又掠得饑民數千。

    (問閑怎麼想怎麼覺得象是一黑社會組織)軍事力量十分薄弱,但劉備本人是“親當矢石”的悍将。

    手下又有關羽張飛兩位“萬人敵”自然成為最好的招攬對象。

    陶謙當即以丹楊兵四千補劉備,劉備也當即投靠陶謙,從此不再理會恩人公孫瓒,完成了光輝背叛史的第一章。

     當然二者隻是相互利用的關系陶謙不敢讓劉備放手領兵總是讓曹豹作監軍同行,劉備被搞得無法放手用兵,大敗于曹操。

     “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

    謙退守郯。

    太祖以糧少引軍還。

    興平元年,複東征,略定琅邪、東海諸縣。

    謙恐,欲走歸丹楊。

    會張邈叛迎呂布,太祖還擊布。

    ” 天下精銳的丹楊兵與兩位“萬人敵”結合居然被當時羽翼未豐的曹操如此大敗,自然是指揮不一的緣故。

    問閑認為難怪張飛看曹豹那麼不爽。

     正巧呂布偷襲陶謙得免一劫不久病逝老賊享年六十三歲4.生前身後 陶謙不屬于豪強地主其出身與公孫瓒類似因而也與董卓等人臭味相投。

    他統治徐州,完全是靠自己家鄉的武裝力量,是标準的軍閥。

    因而得不到當地豪強糜氏,陳氏,趙氏的支持。

    因而死後政治遺囑被篡改,劉備寫下了光榮的反噬史的第一章。

     昭烈帝為了顯示自己繼承的合法性,并未對陶謙遺族下手。

    陶謙二子因此終生未仕平安度過一生在亂世裡也許是一種幸福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