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一定和張松一樣享受到了人生最高規模的一次招待,加上劉備一貫的禮賢下士,法正内心的指針肯定一下子偏向了劉備.(劉備籠絡人心确有一套)法正此時在内心裡面已經投靠了劉備,估計在聽說劉備的諸多優點後劉障不敢再将劉備這個心腹大患迎接入成都,而法正此時也又一次對劉障失望了,自己羸弱還不能招賢自強,所以法正已經堅定了要投靠劉備的信心,再次到劉備處的時候居然大膽的遊說外人來圖謀自己的主子,此時的法正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投鼠忌器的書生了而是變成了任性妄為的遊俠一個.有自己的價值觀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此時的法正已經實現了人生的最大的改變,此後的法正注定使蜀漢輝煌.
在劉備奪得巴蜀之地的戰役中,法正填補了龐統留下的巨大軍師空白,法正擅長軍務而諸葛政務拿手所以法正一直占據二軍師的位置.在取漢中的問題上法正更是達到了其人生的最高峰,也宣告蜀漢最強時代的來臨.此時對法正而言劉備更像是江湖中的領袖,而自己是他最忠心的門徒.“先主與曹公争,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谏者。
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雲:“孝直避箭。
”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
”遂退。
”法正與劉備的關系不是普通的上下級關系而帶有明顯的江湖色彩.這裡體現的已經不單單是忠的問題而更多的是義!一種肝膽相照的義氣.法正的谏不是強谏而是出于對朋友強烈的義和愛.這一點在中國曆史上都是不多見的.故諸葛有雲:“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
”而劉備也對法正愛惜有加“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将軍,外統都畿,内為謀主。
一餐之德,睚眦之怨,無不報複,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将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翺翔,不可複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馀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
”法正終于憑借自己的力量立足于亂世,在巴蜀年輕的經曆是他永遠的痛,“一餐之德,睚眦之怨,無不報複”如此狠毒的做法可見當年對法正的傷害之深之重.而這也恰恰是江湖人推崇的“有恩必償,有仇必報”的做法.
綜觀法正一生其實是一部江湖人生的立志史,如此法正怎不遊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