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輕敵。
"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
操便回馬而走。
于是諸軍衆将一齊望西奔走。
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
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湧,馬似山崩,自相踐踏。
後人有詩贊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
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張飛的勇猛,三國中也許緊有呂布能位其右。
但是,作者着力描寫張飛的絕殺,似乎也就是這次算是筆墨較重。
然而也就是這次描寫,就讓飛登上了絕殺榜的探花的位置。
張飛的厲害,書中一直就渲染着,但是這裡卻更一次地把張飛的勇猛的渲染推向高潮。
一人擋住曹操這麼多軍隊不說,單單大吼三聲,便讓夏侯家的倒黴蛋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讓人如潮湧,馬似山崩,自相踐踏。
雖說有些人發明了獅子吼這樣的絕學,但我想老羅那個時候就有這樣的概念來作為殺人的絕招,不知比現在的一些人領先了多少。
飛的勇猛,飛的怒吼,讓飛的此次絕殺,永遠流傳下來了。
第二斬顔良
原文:關公領諾而出,提青龍刀,上赤兔馬,引從者數人,直至白馬來見曹操。
操叙說:"顔良連誅二将,勇不可當,特請雲長商議。
"關公曰:"容某觀之。
"操置酒相待。
忽報顔良搦戰。
操引關公上土山觀看。
操與關公坐,諸将環立。
曹操指山下顔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乃謂關公曰:"河北人馬,如此雄壯!"關公曰:"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操又指曰:"麾蓋之下,繡袍金甲,持刀立馬者,乃顔良也。
"關公舉目一望,謂操曰:"吾觀顔良,如插标賣首耳!"操曰:"未可輕視。
"關公起身曰:"某雖不才,願去萬軍中取其首級,來獻丞相。
"張遼曰:"軍中無戲言,雲長不可忽也。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沖彼陣。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顔良。
顔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顔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
忽地下馬,割了顔良首級,拴于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河北兵将大驚,不戰自亂。
曹軍乘勢攻擊,死者不可勝數;馬匹器械,搶奪極多。
關公縱馬上山,衆将盡皆稱賀。
公獻首級于操前。
操曰:"将軍真神人也!"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将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操大驚,回顧左右曰:"今後如遇張翼德,不可輕敵。
"令寫于衣袍襟底以記之。
第一遍看三國,就深深地被這段文字所吸引;第一百遍看三國,依然為這段文字如癡如醉。
本來應該排列第一的,但是此次看三國發現還有一招比他更絕,所以,關羽這次隻能得榜眼了。
作者對關羽的描寫就是有些神化的,所以,關羽才能有這樣的美麗的絕殺,讓大家陶醉其間。
對于關羽這次的絕殺,引用曹操的原話最好不過“将軍真神人也!!!”。
第一:武鄉侯
原文: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
黃巾之後,董卓、□、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顔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以緻社稷丘墟,蒼生塗炭。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讨賊。
汝既為谄谀之臣,隻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将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于馬下。
後人有詩贊孔明曰: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
輕搖三寸舌,罵死老*臣。
孔明這次居然占了榜首的位置,主要居功于這段文字實在寫的太好了。
孔明不是武将,卻一樣地殺人,用的就是這麼一番話。
而這段文字,又說的如此之好,讓人讀了朗朗上口。
以文殺人,孔明不止一次,但惟有此次,兩軍陣前,直接将對方的王郎罵于馬下,真可謂高于一切武将的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