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對于中國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唐朝、滿清以及共産主義中國三個時期,結果就忽略掉中國其它時期所隐藏的有趣曆史。
所以,當我們第一次見到《三國無雙》裡那些手持巨大武器的英雄們時,很難把他們跟龍與肯或者其他日本武士區别開來,也不能理解整個亞洲——也許在東亞這種興趣更為明顯—對三國時代的興趣有多麼狂熱。
這種狂熱是如此的持久,以至于我的一位華裔朋友說:一個不知道三國的中國人就好像一個不知道曼尼·拉米雷斯與奧堤茲的波士頓紅襪隊球迷一樣不可思議。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對三國的了解,卻恰好和大部分中國人對拉米雷斯的熟悉程度相當。
我的很多朋友喜歡打三國無雙,當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隻是回答:“這很酷”、“這很爽”或者更糟:“我喜歡胡亂砍人。
”(後者實在不該玩遊戲,他應該去看德州電鋸狂人)。
這是一件讓人感到尴尬的事情,我們很喜歡一個東西,卻壓根不知道那是什麼。
這總讓人聯想到現在坐在白宮裡的那個共和黨的傻瓜,他很喜歡伊拉克,但卻壓根不知道那裡藏着些什麼武器,結果他的理由隻是“喜歡胡亂砍人”。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作一些研究來避免這種尴尬局面,并與你們分享。
這樣一來,下一次當中國人問我們“你覺得呂布怎麼樣?”時,我們不至于隻是回答“哦耶,他是個不賴的家夥”。
為此,我搜集了一些相關的英文資料,并且很幸運地找到了Dr.MoosRoberts翻譯的《三國演義》。
雖然我沒時間讀完它,但作為一本帶有人名索引的工具書,它對于我的研究很有幫助。
本文并非要象塔西陀或者吉本一樣把三國寫成一部規模宏大的通史,而是通過對其中一些英雄——他們絕大多數都出現在三國無雙中——的介紹來對那一個偉大時代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這樣一來,下次在朋友聚會時聊起三國無雙,你就可以裝做不經意地對他們說:“嘿,邁迪,你錯了,要不要賭十塊錢?”
曹操
毫無疑問,曹操并不好用,但這僅限于在遊戲裡。
實際上曹操是一位毀譽參半的強大君主,他有着和拿破侖一樣的個頭,統治着将近二分之一的中國領土,并曾經有機會占領另外二分之一。
人們往往折服于這位君王的個人魅力和野心,也對他喜怒無常的個性感到膽戰心驚。
他的敵人甚至稱呼他為“東方的尼祿”(。
。
。
。
。
。
-_-b)
做為最典型的一次事例,他曾經提醒他的侍衛們:“我在夢中喜歡殺人,請不要靠近我。
”結果當一位侍衛想走近替他拉好被子時候,就被這位裝睡的君主殺掉了。
據說無論是曹操本人還是刺客們都天真地認為這種手段能夠有效地遏制暗殺,從此沒有人敢冒生命危險靠近他。
這種暴戾傳統在曹操的軍隊裡得到了繼承,在魏國發生人質劫持事件是件高風險的事,因為軍隊們都得到了曹操的直接命令,要求他們把劫持者與人質一同殺死。
這種嗜殺偶爾也會波及到他的大臣們,比如一位叫荀彧的大臣就因為反對他謀殺漢朝最後一位皇帝而被迫自殺;另外一位大臣楊修僅僅因為使用“雞腿”做為通用口令而被處死——大概曹操本人覺得受到了愚弄,或者他單純不喜歡吃雞腿。
甚至連他的主治大夫——三國時代最有名的醫生華陀——也難逃一死;因為他提出了過于大膽的開顱手術方案,以至于曹操認為這等同于謀殺。
這一點倒可以理解,畢竟那是在公元三世紀,曹操有權說不。
(Y的。
。
。
。
。
。
。
)
而這位暴君的另外一面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和他的兩個兒子并稱為“三位最偉大的曹姓詩人”。
他的許多詩作流傳到現在,人們在他的詩歌中看到的是一位充滿人文精神的反戰主義者——不過這位詩人偶爾也會對詩歌批評家痛下殺手,這一點在現代紐約已經變成了一項傳統。
盡管曹操的殘暴為人所共知,但還是有許多英雄聚集在他的麾下,因為他畢竟是一位不可否認的領袖人物,而且在軍事上很有天分。
曹操的崛起是一個曲折而艱苦的過程,他最早是以讨伐董卓的十八位地方領主之一的身份出現,并趁機擴充自己的勢力。
他在經濟領域的一項屯田政策最終幫助他解決了緻命的後勤問題;而“挾天子以令諸侯“,讓其他領主因顧忌皇帝的安危都不敢輕舉妄動。
經過漫長征戰,他逐漸消滅了中國北部的絕大部分領主比如袁紹張秀和陶謙,并将軍隊布置在長江北岸,企圖擊敗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