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在看這貼前需要先從對郭嘉的盲目好感中解脫出來要以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問題我這篇文章并無貶低郭嘉的意思我隻是想說說他的一些人品問題順便再提一下他的才能我的重點在人品請大家反駁時不要以才能駁之下面我就談談我的看法郭嘉投靠曹操時是在198年前後此時曹操召見群臣論以天下事此時郭嘉便發表了他的那篇十勝十敗說先不說他那段話的正确性與否此時郭嘉才投向曹操試問他對曹操了解多少充其量隻不過是隐居時或多或少聽過點關于曹操的傳聞罷了然而他那十勝十敗說的大意曹操自己說過荀彧說過賈诩也說過,然他們所說皆言到既止不似郭嘉般摻雜過多的個人感情色彩1紹貌外寬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
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
紹禦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寡,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争緻死,此武勝也。
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原為用,此德勝也(荀彧傳)2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将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适足以為吾奉也(武帝紀)3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
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賈诩傳)當然天下有此想法者多矣為何他們卻不象郭嘉般大搞阿谀奉承之能事上此三人所言實為看透表面說本質的好言呀反觀郭嘉将上面三人的話揉捏整合後添油加醋的這麼說上一通專挑曹操愛聽的講極盡诋毀袁紹之能事所以袁紹也就因為他的那一段話被遺臭萬年以至于陳壽在給袁紹寫評語時也深受其荼毒堂堂一個四世三公的袁紹竟被郭嘉诋毀于斯再就讨呂滅劉方面說說
大家一提到郭嘉或多或少會說滅袁譚與三郡烏丸的事認為這是郭嘉的最大功績其實不然請看3随軍次無終。
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滞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
太祖患之,以問疇。
疇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
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于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
今虜将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
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之首可不戰而禽也。
”太祖曰:“善。
”乃引軍還,而署大木表于水側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
”虜候騎見之,誠以為大軍去也。
太祖令疇将其衆為鄉導,上徐無山,出盧龍,曆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馀裡,虜乃驚覺。
單于身自臨陳,太祖與交戰,遂大斬獲,追奔逐北,至柳城。
軍還入塞,論功行封,封疇亭侯,邑五百戶(田疇傳)4臣松之案武紀,決計征備,量紹不出,皆出自太祖。
此雲用嘉計,則為不同(武帝紀)這把獻攻劉備計也否定了本來擁郭派就本着這兩條叫嚣現在都被否定了呀現觀之郭嘉在此二點上一無是處不過隻能贊歎羅貫中的春秋筆法之妙罷了再就他的官職說說
曹操的座右銘是為才是宜這點大家都清楚然而他在曹營幹了十有一年從最初的司空軍祭酒到死了還是司空軍祭酒而與他同時進曹營的人大多早已飛黃騰達封侯的封侯将軍的将軍為何奉孝遲遲不動?然而世人大多把郭嘉比做軍師大家一看到給君主出過些點子的人總要為其冠名軍師其實不是誰都能當軍師也不是誰出過些點子就能當軍師軍師有正式的名稱比如軍師将軍前後左右中軍師之類的郭嘉隻不過是一個司空軍祭酒還輪不到當軍師你沒看毛玠之流都能當軍師若郭嘉真那麼行早當軍師了還當個啥祭酒的還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