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白門樓
人物:勝利者甲失敗者乙
對話:
甲:以前你老兄總是說自己智計有餘,怎麼今天會落到如此田地呀?
乙:都是呂布這個孬種沒用,給他出了那麼多好主意,他就是不聽,要不然誰勝誰負還兩說呢。
如果呂布要能聽我的,那現在沒準我能把你活捉了甲:事已至此,你看我怎麼處理你好呢?(看在大家這麼多年的交情上,我看你幹脆投降吧。
)
乙:好處理呀,我為人臣而不忠,為人子而不孝,你應該把我拉下去和呂布一樣斬首。
甲:如果我真的把你殺了,那你母親怎麼辦?(給你一次機會)
乙: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會殺害别人的父母,,我母親能不能活下來,要看你的了。
甲:那你的老婆孩子又該怎麼辦?(再給你一次機會)
乙:我聽說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會殺害别人的後代,她們能不能活,也要看你的。
甲:。
。
。
。
。
。
(怎麼你就不明白呢?又是孝又是仁的,别捧我,放了你是不可能的,你說投降就行了。
)
乙:老弟,你就别猶豫了,快點把我拉出去殺了,以明軍法。
以上場景發生在公元198年,主人公分别為曹操和陳宮。
事情的起因還是在公元194年,張邈、陳宮聯合呂布在兖州叛亂,曹操經過四年的浴血奮戰,才徹底消滅了呂布集團,取得這場戰争的最後勝利。
也才出現了上面提到的場景。
要說陳宮這個人,還是有點能力的,也曾經幫過曹操的大忙。
兖州刺史劉岱被殺後,陳宮為了讓曹操能當上兖州牧可沒少出力。
又是找曹操提建議,又是說服兖州的大小官員。
可見能力、名望都有。
從上面白門樓的一幕看,曹操和陳宮以前的交情也是不錯的。
可曹操卻怎麼也沒有想到陳宮會反叛,而且這一打還打了四年,可謂損失慘重。
陳宮更是沒撈着什麼好,連腦袋都搬了家。
總結起來,給他的評價隻有兩個字:窩囊。
公元194年,名士邊讓被殺,引起兖州士族階層的恐慌。
邊讓之死,據說是因為“譏議”曹操,說的是什麼?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說的很過分。
以曹操占據兖州僅僅一年多時間,根基未穩,如非言語惡毒、流傳甚廣、影響極壞,曹操應該能忍住。
不過不管是什麼理由,曹操把邊讓給殺了,這事做的的确不怎麼樣,而且負面影響極大,“由是兗州士大夫皆恐懼”。
後來張邈、陳宮反叛,“諸縣皆應”,都是明證。
不過這和陳宮的關系應該是不大的。
如果說僅僅是因為“自疑”,怕有一天自己也落得個邊讓的下場,實在是沒有道理。
想那邊讓名聲雖有,但也不過是一個鄉紳,而陳宮此時卻是曹操的部将,完全不是一個陣營的,邊讓出事和陳宮八杆子打不着。
再者說,曹營裡象邊讓這樣的名士也有好幾個,怎麼就不見他們叛亂,偏偏是陳宮?我看問題還是出在陳宮自己身上。
史書上說陳宮本來就是東郡人,年輕是就喜歡和知名人士交往,象邊讓這樣鼎鼎大名又近在咫尺的名士,想必陳宮一定不會錯過交往的機會。
陳宮“自疑”的原因很可能是邊讓這種名士們在一起“譏議”曹操的時候,陳宮在場卻事後沒有向曹操打小報告。
等